摘 要:隨著我國科學技術和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與進步,農業也實現了現代化的發展。在實際種植的過程中,不再一味注重玉米等糧食作物的種植,還比較注重油茶等經濟效益較高的作物種植。這就為油茶的豐產奠定了一定的基礎。通過注重油茶豐產栽培技術及相應的撫育管理策略,能夠有效推動油茶種植工作的大力發展。在這一過程中,還需結合具體的種植現狀進行分析,以便于確保能夠通過這兩方面提高油茶的產量。本文對油茶的種植現狀和油茶豐產栽培技術進行了深入的分析,并從多方面概括了油茶撫育管理的有效措施。
關鍵詞:油茶;栽培技術;撫育管理
在新時代的背景下,油茶的種植受到了越來越多人的關注。通過實現油茶的豐產,能夠有效提高農民參與到油茶的種植工作當中,從而促進自身經濟效益的大幅度提升。油茶屬于經濟效益較高的作物,具有較強的生態價值和經濟價值。但是由于目前我國大部分地區并未實現油茶的普遍種植,所以農民對于油茶種植栽培技術和撫育管理措施的認識不夠充足。基于這一現狀,本文進行了深入的調查,以便于為增加油茶的產量提供基礎理論依據。
1 油茶種植現狀
油茶屬于茶科,常綠小喬木。油茶不僅能夠作為優質的食用油,還能夠作為工業原料,生產出適用于工作的防銹油、潤滑油等。正是由于油茶的用途比較廣泛,我國目前十分重視油茶的種植,所以油茶的種植現狀發生了變化。想要對油茶的種植現狀進行分析,還需從以下優勢和問題兩個不同的角度進行分析,從而了解油茶的實際種植情況。
1.1優勢
油茶的種植優勢較大,不僅能夠作為肥料,還能夠作為日用品的原料之一。并且油茶的坐果壽命較長,一般在60年左右,能夠收獲可觀的經濟收益。若想要真正明確油茶的種植優勢,可以從其食用價值、經濟價值、藥用價值和環境價值四個角度進行分析。食用價值方面,油茶比普通的花生油和豆油含有的維生素更高,具有豐富的營養價值,并且由油茶制成的皂還具有抗氧化的作用。經濟價值方面,油茶的含油量較高,能夠制成各種日常用品或代用品,是具有廣闊經濟市場的高級材料。藥用價值方面主要是油茶能夠起到有效殺菌的作用,油茶的根還能夠用于治療急性咽喉炎。環境價值則是指油茶屬于抗污染能力較強的樹種,通過種植油茶,可以獲得涵養水源、調節氣候等生態效益[1]。
1.2問題
在實際種植油茶的過程中,仍存在一些問題。具體可以總結為以下五點:(1)種植區域比較分散。由于油茶的種植不太普遍,所以種植區域比較分散,難以進行統一的管理和規劃,最終就會影響到實際的種植效果。(2)種植產量不容樂觀。油茶的種植產量較低,難以取得可觀的經濟效益,最終就會對油茶行業產生持續的負面影響。(3)種植技術不夠科學。在種植油茶的過程中,肥料的配比不合理或缺乏專業指導很容易導致最終的種植不夠科學,影響到油茶的實際種植情況。(4)種植資源比較匱乏。生態環境的不斷惡化也會導致油茶種植面積縮小等,最終不利于油茶的生產與經營。(5)種植配置不夠完善。種植前不僅要做好種子選擇工作,還需要做好相關設施的配置工作,確保能夠實現油茶的茁壯成長。
2 油茶豐產栽培技術
2.1品種選擇
油茶品種的選擇十分關鍵,在選擇種子時,需要優先選擇高產且優質的新品種。同時還可以結合當地的種植條件和氣候情況,確保種子的選擇滿足市場的實際需求。
2.2土壤管理
油茶土壤的管理工作也十分重要。通過改良土壤,能夠為油茶的生長創建良好的環境條件。對于油茶來說,最適宜的土壤環境為pH值在6左右,土層比較松動,排水性能良好。
2.3肥料的施用
適當施加肥料能夠促進油茶的生長,確保為其生長提供充足的養分。但是基于油茶的特殊性,在向油茶施加肥料時不能施加過多。因為油茶不適合富養,所以肥料施加過多會導致其生長受到影響。在施加肥料時,應注重磷、鉀等微量元素的施加。
2.4適當修剪
對油茶進行適當的修剪,也能夠有效促進其產量和質量得到提高。因為通過修剪,能夠將油茶樹出現的枯萎或帶有病蟲害的樹枝清理掉,不僅能夠避免多余的枝葉與其他枝葉爭奪養分,還能有效提高樹冠的通風性和透光性。對于油茶來說,其修剪的時間主要集中在春季和夏季[2]。
2.5田間管理
對于油茶來說,田間管理工作主要包括對水分和養分的管理,結合油茶所處土壤的濕度進行灌溉管理,確保利于油茶生長。養分管理的內容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對雜草的管理,需要定期清理土壤中存在的雜草,避免其與油茶樹爭奪養分。另一方面是對病蟲害的管理,通過做好有效的病蟲害防治工作,有效保證種植環境的健康。
2.6適時收獲
收獲時間也會對油茶最終的產量造成影響。若能夠及時收獲油茶,就能夠有效提高油茶的產量。這就有利于提高油茶的脂肪含量和產量,從而提高油茶果實的成熟度。
3 油茶撫育管理的有效措施
3.1除草和松土
種植油茶樹后,首先開展的撫育管理工作就是除草和松土。除草和松土工作可以同時進行,除草能夠起到松動土層的效果。一般情況下,一年需要對種植區域進行三四次的除草,確保苗木健康。在除草的過程中,需要做到不傷根、不傷皮、不傷枝、蔸邊淺、冠外深,逐年深。并結合扶苗培蔸,將除下的雜草放在蔸下,用土覆蓋,既作肥料,又可抗旱。目前我國針對油茶的除草,有多種方法,可以結合實際情況進行適當的選擇。第一種是物理除草法。這種方法屬于最直接的除草方法,通過使用鋤頭和鐮刀將雜草清除,提高土壤的透氣性和濕度。第二種是化學除草法。對于油茶樹來說,可以采用有效成分為草甘膦的化學除草劑,既不會對樹體本身造成傷害,還能夠迅速將雜草清除。第三種是生物除草法。使用以生物為基礎研發出的殺草劑進行除草,能夠在消除雜草的同時,不會對油茶樹的生長產生危害。但是與化學除草法相比,這種除草方式的成本較高,但是危害性更小[3]。
3.2補植
一般在春季或秋季,就可以開展油茶的補植工作,因為這兩個季節更適合油茶苗的生長。補植的密度需結合油茶的生長特性,一般情況下會將補植的數量控制在五十株左右,在保證充分利用土地資源的同時,為油茶的生長提供充足的空間。油茶補植的方式主要有兩種,分別是移栽和直接栽植。移栽比較適用于小規模的種植,可以直接將油茶苗移植到別的地方。直接栽植則是直接將油茶的種子撒入土壤中,更適合大規模種植。在成功補植后,需要做好水肥管理工作。通過采用定期除草等措施,保證油茶苗正常生長。想要實現科學的油茶補植,可以先對油茶進行全面調查,通過確定哪些區域需要補植,再選擇合適的補植時間和方法。通常油茶林中的林窗或空地面積超過邊長為三米的林間空地(非裸石巖地)時都要進行補植。在補植的過程中,要嚴格按照規范的補植步驟進行補植,避免人為因素導致的油茶苗成活率降低。
3.3澆水和施肥
水分和養分的控制對于油茶的生長來說十分關鍵,通過運用合理的措施控制水分和養分,就能夠達到良好的撫育管理效果。針對水分的管理,應結合油茶樹的不同生長階段,為其提供生長所需的量。同時可以通過對土壤濕度的監測,來判斷油茶樹是否存在缺水狀態。之后便可以秉持著節約水資源的原則,結合油茶樹的具體情況,采用噴灌或滴灌等灌溉方式。這就需要結合實際情況進行選擇,確保能夠提高水資源的利用效率。針對養分的管理,則需結合土壤的肥力情況和茶樹自身的生長情況,選擇是否需要施加復合肥或有機肥。這兩種肥料能夠有效促進油茶樹的生長,使其養分得到充分供應。總之,應以腐熟的有機肥為主,速效肥為輔。施肥的原則是薄肥勤施,一年應施肥2~4次。第一次施肥是在早春,每株施100~300克速效肥,第二次施肥是在生長季節,根外追施0.5%~1%的尿素與0.1%~0.3%的磷酸二氫鉀,第三次施肥是在冬季,每株施農家肥10~15千克[4]。
3.4間作種植
油茶若采用間作種植的方式,能夠有效提高其種植效益。這一方面也屬于撫育管理的重要階段,關系著油茶樹最終的生長情況。目前最適合油茶的間作種植方式是將其與茶樹進行間作。這樣不僅能夠充分提高土地資源的利用率,還能夠有效發揮油茶和茶樹的優勢,在保護生態環境的同時,讓農民的收入得到提高。通常情況下,可采用的間作種植方式有兩種:(1)在油茶林外面種植茶樹。通過利用不同的時間和空間的分配,在油茶地的周邊種植一些茶樹,同時也要保證茶樹的種植不會影響到油茶林的生長。同時要注重對油茶樹休眠期間的管理,確保茶樹健康生長。(2)在油茶林里面種植茶樹。這種方法就需要結合油茶林的間隔距離,按照一定的比例進行種植。為了避免茶樹的種植對油茶林生長產生負面影響,在選擇茶樹的品種時,應優先選擇一年生或者多年生的品種。并且還要結合當地的種植特點,選擇更加合適的品種。無論采用哪種種植方式,都需要注意相應的施肥工作,為油茶樹和茶樹的生長提供充分的養分。
3.5修剪整形與更新
修剪整形屬于油茶撫育管理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步,只有做好這一方面的工作,才能夠讓油茶樹更加健康地生長。第一次修剪油茶樹的時間是油茶樹生長成幼苗的時期,需要把枝干比較密集的地方進行修剪,讓樹木具有一個矮化的樹形狀態。因為幼林以整形為主,修剪應輕度修剪,盡量多留枝,使主干盡量萌發新梢,擴大樹冠。等到樹木長到一米以上時,就可以對主干進行適當的修剪。之后隨著樹木的生長,對樹木的病枝、斷枝進行修剪。修剪過程中,只要秉持“去密留稀、去弱留強、去劣留優、輕重得當”的原則,就能夠實現科學的修剪。更新則是隨著修剪整形工作一起開展的,一般在小樹逐漸長成之后,就可以適當砍掉一些老樹,從而有效優化油茶樹的種植結構。為了達到科學的更新,可以結合油茶的不同情況,采取直播更新或者萌芽更新的方式。上述砍掉老樹的方法就是最常見的直播更新的方式,能夠有效提高油茶樹的生長速度。萌芽更新則需要在冬季將老樹砍倒,用泥土將其包裹住,再在其表面壓上一層草皮[5]。
3.6病蟲害防治
病蟲害防治工作十分重要,只有做好病蟲害防治工作,才能避免油茶遭受病蟲害而導致生長情況受到影響。油茶遭受的病蟲害及防治措施如下。
(1)軟腐病。油茶軟腐病是由油茶黑黏座孢霉引起的。受害初期在葉尖、葉緣或葉片部出現圓形或半圓形水漬狀斑點,接著迅速擴大為土黃色大斑,葉肉腐爛變軟,僅剩表皮,病葉可在2~3天內紛紛脫落。想要防治這一病害,還需注重施肥工作。通過施肥,能夠有效增加樹體的營養,其自身性能得到優化,有利于提高抗病能力,降低遭受病蟲害的概率。
(2)炭疽病。油茶炭疽病主要是由膠孢炭疽菌引起的。該病可為害果、葉、枝梢和花蕾等部位,引起落果、落蕾、落葉、枝梢枯死、枝干潰瘍,甚至整株衰亡。想要有效防治這一病害,應先注重油茶樹的修剪工作。通過將發病的枝葉清除,避免病害進一步蔓延。之后可以向油茶樹噴灑濃度為1%的波爾多液,具有明顯的防治效果。
(3)茶毒蛾。茶毒蛾幼蟲以食葉為主,一、二齡幼蟲有群集習性,多群集在茶樹葉片背面,吃食下表皮和葉肉,而僅留上表皮與葉脈,使被害的油茶樹葉片成為半透明網狀膜,不久即枯黃。針對這類害蟲,主要可以采取的方法有生物防治和化學防治手段。生物防治是指通過利用白僵菌來達到以菌治蟲的效果,可以將菌粉稀釋成溶液,對油茶樹進行噴灑。化學防治則可以通過向油茶樹噴灑濃度為50%的殺螟松或馬拉硫磷,能夠起到良好的防治效果。
(4)藍翅天牛。油茶樹若遭到藍翅天牛這一蟲害的侵襲,被害處的組織就會因刺激而出現樹皮膨脹成節結狀,結節以上的枝葉褪綠發黃后枯死,容易折斷。由于這類害蟲的特殊性,在防治的過程中需要將其分為兩方面的防治:一方面是針對藍翅天牛幼蟲的防治,可以采用化學防治的手段,使用濃度為80%的敵敵畏。另一方面是針對藍翅天牛成蟲的防治,可以采用濃度為8%的綠雷二代300倍液,將其均勻噴灑到樹干或藍翅天牛成蟲愛出沒的地方。這種防治方法比較適合大范圍使用,還可以使用無人機進行噴灑。
(5)煤污病。油茶煤污病是由煤炱目和小煤炱目中的多種真菌引起的。該病癥狀是病原菌在枝葉表面生長產生菌落。其營養菌絲、繁殖結構和孢子等大多是暗色的,故菌落呈黑色煙塵狀斑點。針對煤污病,經常采用的防治方法是農業防治方法。通過先選擇品種優良的油茶進行種植,再通過適當地加強水肥管理,讓林木生長得更加健壯,從而有效預防病蟲害的發生。還可以采用生物防治手段,利用其天敵黑緣紅瓢蟲進行防治。這種防治手段更適合在越冬期開展,此時的防治效果最佳。
綜上所述,基于油茶的研究背景,了解油茶豐產栽培技術和撫育管理措施,能夠有效促進油茶產量的提升,使其獲得更大范圍的種植。油茶不僅能夠用于制作食品,還能作為工業原料之一。油茶的大規模種植有利于推動我國整體的經濟發展,同時還能使其具有更加廣闊的發展前景。
參考文獻:
[1]黃寶勇.那坡縣油茶豐產栽培技術與病蟲害防治技術研究[J].農村實用技術,2023(12):91-92.
[2]潘相宇.油茶種植優勢及豐產栽培技術分析[J].黑龍江糧食,2023(10):36-38.
[3]陳永忠.我國油茶科技進展與未來核心技術[J].中南林業科技大學學報,2023,43(7):1-22.
[4]王麗珍,祝劍峰,李芬,等.油茶北緣產區高產栽培與管理技術[J].農業與技術,2023,43(11):55-58.
[5]章勝利.油茶高產栽培技術要點分析[J].特種經濟動植物,2022,25(12):123-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