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為使綠色產品認證促進商用廚具行業低碳轉型,本文結合商用燃氣燃燒器具的產品特點,從資源、能源、環境、品質等維度,依據“CQC綠色產品認證”實施規則和技術規范的要求分析開展綠色認證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根據規范要求,以鼓風預混式SZCT35型中餐燃氣炒菜灶為例,從供應商環節、制造商、客戶三個環節進行評價,采用按標準要求檢測、綠色產品質量特征值與標準值對比分析的方法,得出通過綠色產品認證對產業鏈進行管理,既能提升產品質量,又可從多個環節控制碳排放,加快碳達峰碳中和的技術創新。建議采用加大宣傳培訓、認證互認采信、強化政策引導、利用平臺資源等措施推動商用燃氣燃燒器具綠色產品認證,為我國“雙碳”目標貢獻力量。
關鍵詞:綠色產品認證,商用燃氣燃燒器具,全生命周期管理,碳排放
DOI編碼:10.3969/j.issn.1002-5944.2024.17.035
0 引 言
“綠色化”是各國經濟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后的必然選擇。全球綠色競爭和綠色新政得到越來越多國家的重視,包括歐盟在內的眾多國家提出使用統一的生命周期評價方法評估綠色產品,建立統一的綠色產品市場的要求[1]。
工業污染是環境污染的主要來源之一,是造成環境惡化的重要因素。綠色產品認證將環境保護貫穿到企業生產全過程,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有效保證[2]。推廣綠色產品認證,是引導產業轉型升級,引領綠色消費,提升中國制造競爭力,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重要手段。
綠色產品認證是指整合現有的環保、節能、節水、循環、低碳、再生、有機等領域的認證標準,依據綠色產品標準和綠色產品認證實施規則,對產品全生命周期內關鍵指標進行綜合性評價,允許獲證產品使用綠色產品標識的合格評定活動[3]。目前,綠色產品認證與標識體系不斷建設完善,在多個行業中積極發揮綠色示范引領作用,助力行業向綠色低碳轉型并高質量發展[4]。結合商用燃氣燃燒器具的產品特點,綠色產品認證是推動商用廚具生產企業轉型升級的有效途徑。
1 開展綠色產品認證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1.1 結合產品特點分析必要性
商用燃氣燃燒器具是以燃氣為能源的燃具,包括中餐燃氣炒菜灶、炊用燃氣大鍋灶、燃氣蒸箱等,因燃氣具有明火燃燒,火焰穩定,廚師能直觀地看見火候大小,滿足廚師拋炒的習慣等優點,廣泛應用于酒店、食堂、餐館等。據不完全統計,全國餐飲行業擁有和使用商用燃氣燃燒器具900萬個爐灶(頭),每年消耗天然氣約900億立方米。由于商用燃氣燃燒器具主要原材料是不銹鋼,生產過程中主要消耗電能,還會產生廢氣,使用過程中主要使用天然氣、液化石油氣、人工煤氣等化石能源,燃燒產物包括CO、CO2等。商用燃氣燃燒器具全生命周期都與涉綠指標息息相關。
《綠色產品評價通則》[5]不僅要求企業符合節能、環保法律法規的要求,在具體指標上也有明確要求。資源方面要求材料和資源節省優化,能源方面要求節約能源和提高效率,環境方面要求低排放和低污染,品質方面要求結實耐用和健康安全。對于商用燃氣燃燒器具以資源、能源、環境、品質等維度進行全生命周期的管理,既能提升產品質量,又可從多個環節控制碳排放,加快碳達峰碳中和技術創新。
1.2 開展綠色產品認證的可行性
在總局大力推行綠色產品評價背景下,對于未在國推目錄的產品,認證機構結合自身優勢開展了自愿性產品認證。中國質量認證中心參照國家統一的綠色產品認證制度對商用燃氣燃燒器具開展了CQC綠色產品認證,采用《家用和類似用途電器綠色產品認證通則》(以下簡稱“通則”)[6]和《綠色產品認證實施規則 商用燃氣燃燒器具》(以下簡稱“規則”)[7]結合的方式開展認證。CQC牽頭起草了綠色產品認證檢驗依據的標準《綠色產品認證技術規范 商用燃氣燃燒器具》[8](以下簡稱“規范”),對于申請綠色產品認證的商用燃氣燃燒器具提出了明確的要求。
對于商用燃氣燃燒器具開展綠色產品認證,通則和規則中明確規定了認證模式、認證單元劃分以及認證申請的提出、受理,需提交的材料、檢查要求、認證證書及標志的使用、管理等認證流程,為申請綠色認證提供了依據和指南。認證技術規范中明確了生產主體的基本要求、產品的基本要求和指標要求,產品檢測方法和評價方法,為商用燃氣燃燒器具生產企業和產品性能檢測提供了方法和要求。綜上,商用燃氣燃燒器具開展綠色產品認證是切實可行的。
1.3 開展綠色產品認證是順應綠色低碳理念的必然趨勢
2021年10月,國務院印發《2030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提出“鼓勵采用認證手段提升節能管理水平”“完善綠色產品認證與標識制度”,文件對綠色產品認證服務“雙碳”提出了明確要求。有研究認為,綠色供應鏈是由原材料供應商到制造商、客戶,最后由物流服務提供商在客戶的幫助下完成閉環(逆向物流)的管理網絡,因而應將生產全過程和逆向物流都納入認證范圍[9-11]。
根據規范要求,以鼓風預混式SZCT35型中餐燃氣炒菜灶為例進行全生命周期的評價。從供應商環節分析,鼓風預混式SZCT35型中餐燃氣炒菜灶是一臺帶離子感應式熄火保護、電點火的單頭灶,涉及的主要原材料和關鍵件有自動燃氣閥、點火器、燃燒器、燃燒器具電子控制器(含熄火保護功能)、風機、手動閥、304不銹鋼板等,根據綠色供應鏈管理要求,上述主要關鍵件和原材料供應方、協作方等要從環境、能源、安全等方面符合要求。從制造商環節分析,對于中餐燃氣炒菜灶的生產主體,在關鍵件的選擇上要考慮耐用性、可靠性、可重復使用性、智能化及易回收性等。在生產過程中要選擇先進的生產工藝和技術,不使用禁用的保溫材料、焊接材料、清潔溶劑等。生產主體按照GB/T24001—2016[12]、GB/T 19001—2016[13]要求運行,污染物排放符合環保要求,近三年內無重大安全事故和重大環境污染事件。按照附錄A的方法對鼓風預混式SZCT35型中餐燃氣炒菜灶進行拆分計算,產品可再生利用率為93.3%,與標準要求值65%相比提高了28.3%,可見該產品按照綠色設計理念生產,產品可再生利用率非常高,資源屬性非常好,能夠有效節約資源;從客戶環節分析,主要比較能源屬性、環境屬性、品質屬性等產品的使用性能,整機性能達到GB/T 36503—2018[14]A級要求,質量特征對比如表1所示。包裝/包裝材料中重金屬的總量應符合GB/T 16716.2—2018[15]的要求。
通過對比符合綠色產品和國標要求的質量特征參數可以看出:干煙氣中CO含量減少了85%,大大降低了CO的排放量,具有很好的環境屬性,熱效率提高了80%,有效地節約了資源,關鍵零部件的耐用性能均提高了50%,熱負荷準確度提高了50%,使用年限延長一倍,產品的品質屬性得到了很好的提升。
綜上,商用燃氣燃燒器具綠色產品認證全生命周期內降低碳排放,碳減排潛力較大。在當前國際貿易中,歐美等國家制定了大量綠色認證標準來規范國際貿易秩序。通過綠色認證對商用燃氣燃燒器具進行管理,是促進綠色低碳轉型,提升“中國制造”品牌知名度和國際競爭力的有效手段。
2 推進商用燃氣燃燒器具綠色產品認證的建議
2.1 加大宣傳培訓,提高認識
通過組織綠色產品“標準+認證”專題宣貫推進會,借用專欄、微信公眾號等渠道,擴大綠色產品認證的知曉度。對企業開展認證政策規則解讀、標準宣貫、流程介紹等相關培訓活動,進一步提高企業對綠色認證的認識和參與積極性。綠色產品認證機構參加政府主辦的綠色產品宣傳活動,介紹綠色認證產品優勢,推動綠色產品進入政企采購序列,促進獲證企業、認證機構合力宣傳綠色產品,擴大綠色產品普及率。
通過獲證企業的典型案例進行宣傳培訓,加深企業員工對綠色發展理念的認同感,了解綠色發展對企業的重要性,深刻領悟通過綠色認證可以提高產能,降低不合格品率,降低運營成本,提高核心競爭力。
2.2 通過認證互認采信,降低成本,加快進程
目前,國內涉及“綠色”屬性指標的認證種類較多,導致多頭管理,概念泛化。多種內涵相近的涉綠認證不利于企業和消費者辨識和區分。同時由于申請人沒有官方渠道,相關認證沒有統一的標準,申請人分別在不同的認證機構辦理,存在重復認證的問題。以商用燃氣燃燒器具為例,與綠色產品認證相關的認證和檢測有節能認證、環保認證、安全認證、食品接觸材料認證、RoSH認證、質量管理體系認證、環境管理體系認證和能效標識檢測等。以上認證中涉及的指標參數,如熱效率、熱負荷、干煙氣中CQ含量(α=1)、食品接觸材料和RoSH認證中重金屬的遷移等,分別為綠色產品認證中的能源屬性、環境屬性、品質屬性的重要指標要求。通過對以上認證結果的互認采信,既可以節約重復試驗的時間和成本,又可在工廠檢查中避免通用條款的重復檢查,減少了人日數,從兩個方面節約了時間和成本。通過認證標準統一化,避免企業重復認證,加快認證進程,有效降低企業的認證成本。
因此通過部門間協調,整合相關認證并形成統一的綠色產品認證標準,通過認證互認采信,有利于大范圍有效推廣綠色產品認證,并消除多種認證給申請人和消費者帶來的認知混淆,從而提高認證權威性,提升參與認證的積極性。
2.3 利用平臺資源,強化政策引導
通過政策幫扶,對參與綠色認證的企業提供足夠的支持。構建綠色產品認證一站式服務數字化平臺,將相關的政府部門、認證機構、企業、政府采購部門、第三方機構均納入平臺管理。在生產端,通過前期審核能夠入駐平臺的企業,可以爭取政府設立的專項資金,或申請綠色信貸、綠色債券等更多金融服務及獲得企業進一步發展的必要資源。在消費端,政府采購時采信綠色認證,優先采購綠色認證產品,為企業提供快速見效的轉化途徑。同時政府應以引導推廣綠色生活方式為契機,促使全社會形成積極接納綠色認證產品的濃厚氛圍。
3 結 語
標準起草部門、認證等技術機構、市場監管部門應積極引導,借助政采平臺加強綠色評價指標的采信力度,通過拓展線上渠道、加大政府補貼力度等方式倡導和鼓勵綠色消費,多維度推動,增強商用燃氣燃燒器開展綠色產品認證,助力行業綠色低碳轉型,為我國“雙碳”目標貢獻力量。
參考文獻
[1]葉芳.國外綠色產品發展[J].標準生活,2016(12):16-27.
[2]SARKIS J. A boundaries and flows perspective of green supply chain management[J]. Supply Chain Management:An InternationalJournal, 2012(2): 202-216.
[3]計東林.發揮認證優勢 助推建材企業綠色轉型發展[J].質量與認證,2022(12):82-83.
[4]寧小彬.綠色產品認證服務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思考與建議[J].學術研討,2023(8):53-56.
[5]中國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綠色產品評價通則:GB/ T 33761—2017[S].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17.
[6]中國質量認證中心.家用和類似用途電器 綠色產品認證通則:CQC53-448800—2022[S].
[7]中國質量認證中心.綠色產品認證實施規則 商用燃氣燃燒器具:CQC53-448221—2022[S].
[8]中國質量認證中心.綠色產品認證技術規范 商用燃氣燃燒器具:CQC5315—2022[S].
[9]SARKIS J, ZHU Q, LAI K.An organizational theoretic review of green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literature[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Economics, 2011(1):1-15.
[10]T SENG M L , CHI U A S F, L I A NG D. Sustaina ble consumption and production in business decision making models[J]. Resources, Conservation and Recycling,2018(128): 118-121.
[11]ZHU Q, SARKIS J, LAI K. Confirmation of a measurement model for green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practices implementation[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Economics, 2008(2): 261-273.
[12]中國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環境管理體系 要求及使用指南:GB/T 24001—2016[S].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17.
[13]中國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質量管理體系 要求:GB/T19001—2016[S].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17.
[14]中國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燃氣燃燒器具質量檢驗與等級評定:GB/T 36503—2018[S].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19.
[15]中國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包裝與環境 第2部分:包裝系統優化:GB/T 16716.2—2018[S].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19.
作者簡介
王傳玉,通信作者,碩士研究生,高級工程師,研究方向為廚具產品檢驗檢測及質量管理。
(責任編輯:袁文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