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一:什么是幽門螺桿菌?
幽門螺桿菌(Hp)是目前發現唯一一種能在胃酸中生存的細菌,其在1983年首次從慢性活動性胃炎患者的胃黏膜活檢組織中分離成功,之后迅速引起醫學界的關注。
Hp在全球范圍內廣泛存在,據統計感染率高達50%左右,主要通過口-口、胃-口、糞-口等途徑傳播。
問題二:感染Hp的癥狀和危害有哪些?
Hp感染后寄居在胃黏膜表面,通過產生多種有害酶、分泌細胞毒素、誘導炎癥反應等方式破壞胃黏膜。部分感染者沒有明顯的癥狀;而其他感染者可能會出現反酸、打嗝、食欲減退,腹脹、腹痛,以及原因不明的體重減輕等。
Hp感染與消化不良、胃炎、消化性潰瘍等多種消化道疾病的發生密切相關。值得注意的是,Hp已被WHO列為I類致癌因子,是導致胃癌的重要致病因素,長期感染者胃癌的發生風險增加。
問題三:如何檢測Hp?
最常用檢測Hp的方法為13C或14C-尿素呼氣試驗(UBT),具有操作簡便、準確性較高等優點;其他檢測方法包括測定血漿中的抗體、胃黏膜組織快速尿素酶試驗(RUT)、組織切片染色或細菌培養等。應根據醫生的判斷進行選擇,并由醫生對檢查結果進行專業的解讀。
問題四:如何根除Hp?
由于機體難以自行清除Hp,一旦感染,如果不進行規范的治療,可能會導致多種消化道疾病。目前,國內推薦的根除方法是含鉍劑的“四聯療法”:質子泵抑制劑(PPI)+鉍劑+兩種抗菌藥物,療程為14天。
(1)PPI通過抑制胃酸分泌、提高胃內pH值,可以增強抗菌藥物的作用。常用藥物如奧美拉唑、雷貝拉唑等。
(2)鉍劑不僅可以在潰瘍面上形成保護層,還可以殺滅Hp以達到根除的目的。常用藥物如枸櫞酸鉍鉀、膠體果膠鉍等。
(3)抗菌藥物是消滅Hp的主要藥物,臨床常用阿莫西林、克拉霉素、左氧氟沙星、四環素、甲硝唑等的兩兩組合—需要注意的是,用藥過程中需要考慮到細菌耐藥的問題。對于難以根除的Hp感染,可以考慮使用呋喃唑酮等藥物。
【提示】若出現藥物過敏或不耐受,可以適當調整治療方案,如換用抗菌藥物、使用大劑量二聯方案(PPI+抗菌藥物)、將PPI替換為鉀離子競爭性酸阻滯劑(伏諾拉生、替戈拉生)等。此外,還可以根據病情需要在治療過程中加用中藥、益生菌等。
【注意】具體的治療方案、用藥療程等需要醫生結合患者的實際情況來制訂,患者不可自行服藥。
問題五:兒童和老年人如何治療?
(1)兒童Hp感染者在臨床表現、治療方法等方面與成人不同。兒童感染Hp出現嚴重并發癥的概率較低,但根除治療后復發的概率較高,并且在根除治療后易出現抗菌藥物耐藥。同時,兒童可選擇的藥物有限,治療相較成人更具挑戰性。
(2)老年Hp感染者常同時患有心血管、腦血管、腎臟以及其他系統疾病,或長期服用非甾體抗炎藥,因此在進行Hp根除治療前應關注患者耐受情況及是否有藥物相互作用,進行風險-獲益評估。
總的來說,兒童和老年人感染Hp后是否需要治療,以及具體的治療方案應由專業的醫生制訂。
問題六:如何預防Hp?
(1)避免家庭感染:家庭內感染是Hp主要的傳播方式,家屬應當避免針對幼兒的不良喂食習慣,提倡分餐制以減少感染Hp的機會。餐具最好定期消毒,并對感染Hp的家庭成員進行根除治療。
(2)保持良好的個人習慣:經常刷牙、漱口,保持口腔健康;戒煙。
(3)注意飲食安全:避免喝生水、吃生的食物,同時飲食應多樣化,避免偏食,注意補充多種營養物質;不吃霉變食物;少吃熏制、腌制、富含硝酸鹽和亞硝酸鹽的食物,多吃新鮮食品;避免過于粗糙、濃烈、辛辣的食物及大量長期飲酒。
(4)健康的生活方式: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保證充足睡眠。
問題七:關于Hp有哪些最新認識?
近年來,隨著科學研究的不斷深入,我們對于Hp的認識也在不斷加深,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
(1)耐藥性問題:Hp的耐藥性問題日益嚴重,尤其是常用的抗菌藥物(如克拉霉素、左氧氟沙星等),并呈明顯的地區差異。目前,新的治療方案和藥物正在開發中,旨在克服耐藥性問題。
(2)微生態影響:研究表明,Hp感染不僅會導致多種胃部疾病,還會通過影響腸道微生態平衡,進一步影響宿人體的免疫系統和代謝功能。與此同時,這種細菌與多種全身性疾?。ㄈ缣悄虿『头逝郑┑年P聯,也在研究中被逐步揭示。
(3)疫苗開發:盡管截至目前尚無上市的Hp疫苗,但科學家們正在積極研發,試圖通過疫苗來預防這種廣泛傳播的細菌感染。
未來,疫苗的開發、耐藥性的新對策以及微生態療法,可能會為Hp的預防和治療帶來新的希望。不過,關注自身健康,定期體檢,及時就醫,永遠是應對Hp感染的有效措施。
保護好您的胃,從了解幽門螺桿菌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