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10日,還召開了“超越玻璃天花板:女性的創業之路”研討會。會議探討了女企業家面臨的挑戰,明確了女性領導的企業對經濟增長和公平至關重要,數字解決方案在賦能女企業家方面發揮著關鍵作用,以及國際標準為女性克服障礙和擴大業務規模提供了基準。
ISO可持續發展部主任諾莉亞·加西亞·內布拉(Noelia Garcia Nebra)主持了此次會議,與會專家有Lo o p a共同創始人及首席執行官辛西婭·歐姆托尼瓦博(C y n t h i aUmutoniwabo)、Impact Hub Colombia共同創始人費德里科·雷斯特雷布(FedericoRestrepo)、中國標準化研究院國際合作部主任張彥,以及哥倫比亞全球創新管理研究院產品設計和創新潛力部主任拉莉莎·賈斯本·法杜爾(Larisa Jasbon Fadul)。
國際貿易中心執行董事帕梅拉·科克-漢密爾頓(Pamela Coke-Hamilton)在會上發表視頻致辭:“在三年前的國際婦女節上,國際貿易中心、國際標準化組織和瑞典標準協會共同推出了ISO IWA 34:2021《婦女創業 關鍵定義和一般標準》。參與制定該標準的300多名專家來自近70個國家,有著不同的背景,但他們有一個共同的目標,那就是找到女性創業的通用話語。如果沒有它,我們將很難堅持對全世界女性的承諾,她們永遠不會知道因性別而失去經濟機會是什么感覺。”
她指出,得益于ISO IWA 34:2021,我們現在對女性的經濟參與情況獲得了更多數據,更有能力建設項目,反映女企業家的真正需求。我們聽到了來自岡比亞、尼日利亞、贊比亞等國家的成功案例。這就是國際標準如此強大的原因,因為它們幫助我們了解世界,讓我們找到使世界更公平、更繁榮的措施。但推出這一標準只是改變現實的關鍵一步,我們需要更多的國家標準機構采用它,并改變其招標方式,讓女性在競標時獲得公平的機會。我們需要更多國家將其納入法律體系之中。這并不容易,但當我們看到ISO近80年來通過標準所取得的成就時,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它激勵我們為實現這一承諾而更加努力地奮斗。
主持人:女性創辦的企業為全球經濟貢獻了數萬億美元,然而,她們持續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比如有限的資金或持續存在的性別偏見。您能分享一下在盧旺達創業的經歷嗎?
辛西婭·歐姆托尼瓦博:我在2019年罹患癌癥回到盧旺達時,就有一個愿望,那就是為自己、其他女性和我的孩子做點什么。我加入了專門為女性開設的培訓項目,學習軟件工程。之后,又加入了人才投資項目,該項目旨在為企業家提供所需的技能和創業所需的資金。去年,我們贏得了盧旺達最大的技術競賽,這推動我們走到今天的位置。
我認為任何企業在成立之初都會面臨挑戰。我們公司主要開發的產品是將有機廢物轉化為有機肥料。我們知道自己在做正確的事,這使我們能堅持下去。我認為經營公司的第一要務是保持成長的心態,把問題視為機遇,就能從容應對挑戰。
如今,成為一名女性企業家意味著什么?這個領域是如何發展的?
拉莉莎·賈斯本·法杜爾:作為一名女性,企業家意味著推動業務和創造就業機會,意味著推動創新和市場影響,推動社會變革、可持續發展和環境變革。基于我與女性企業家合作的經驗,我想分享三個故事。
一位來自迪拜海灣的CEO,曾是一家面包店的低薪工人,她想自己創業。因此,她從朋友那里借了一筆錢,開始賣紙杯蛋糕和甜點。在3年時間里,她擴大規模,利用技術將流程標準化,建立起擁有90名工人的生產線,其中70%是女性。
第二個故事是一個創業團隊,她們來自哥倫比亞,但住在西班牙。該團隊發現哥倫比亞比索對歐元的匯率非常高。每次她們的父母或家人匯款時,都會產生很高的交易費用,許多在西班牙工作或生活的哥倫比亞人都遇到了這種情況。她們決定研究金融技術領域,創建一個更便利的交易平臺,實現哥倫比亞和西班牙之間的無縫交易。我很幸運成為該創業項目的導師之一,她們贏得了西班牙最高的創業獎之一。
第三個例子是哥倫比亞的一位企業家詹妮弗·科爾帕斯(Jennifer Colpas)。她是全球杰出青年,也是世界青年領袖峰會的成員。她建立了一個由世界頂級人士組成的顧問委員會來幫助發展業務,為哥倫比亞的農村地區提供基本的衛生設施、能源和水。她已經影響了哥倫比亞海岸超過2.1萬人。
除了動力、希冀和愿景,她們都有一個共同點,即利用技術、他人的網絡和平臺來打破障礙,從而獲得資金,被廣泛接受。我認為女性創業確實正在打破玻璃天花板。盡管仍然存在偏見和刻板印象,但這絕對是女性的好時代。
當我們想到女性領導的企業時,通常會想到一些小微企業。但實際上很多女性正在推動社會創新,為人們帶來很多東西。在拉丁美洲,女性企業家的情況如何?
費德里科·雷斯特雷布:很多社會和結構上的障礙仍然存在,這阻礙了我們的一些活動。用于女性創業的資金大約是風險投資的10%,這個比例非常低。這是因為我們的觀念為女性制造了障礙。在過去幾年里,我們圍繞投資做了很多工作。
為什么要有更多的女性企業家?如果有更多的女性成為企業家,就會有更多產出,經濟就能發展更好。我在世界銀行的第一個項目是與大公司合作建立更具包容性的價值鏈,我們尋求的是讓女性擁有自己的企業,并為大公司提供服務。
那么,大公司就要改變流程,彌補為女性設置的結構性障礙。大公司可以成為資金提供者,幫助女性企業家。舉個例子,在哥倫比亞,如果你是農村婦女,他們問你的第一件事就是為什么你從一開始就嫁給了這樣的人。他們完全扼殺了婦女獨立自主、創造自己的主動權和改變自我的機會。
我們總認為女性創業是生計創業或非正式創業,因為她們經營的是面包店等以食物或時尚為基礎的企業。但仔細想想,任何類型的業務規模都只是觀念的問題,當你能夠接入技術和網絡,就能擴展業務。我們在拉丁美洲已經完成的部分工作是讓更多女性能接觸到技術,并使用技術和網絡來擴展任何類型的業務。大多數情況下,跳出性別的桎梏來看,有更多的女性企業家對人類更有益。同時,我們也在拉丁美洲創造更多的經濟賦權。當這些組織聯合起來打破藩籬時,很多普惠成果得以實現,并使更多女性走上創業之路。
我們了解了非洲和拉丁美洲的實踐,那么在中國,女性創業的現狀如何?
張彥:在中國,女性是我們國家重要的建設者。中國制定了相關法律法規,充分保障婦女的經濟權益,特別是平等接受教育和就業的權利。
改革開放40多年來,中國決心消除就業中的性別歧視,婦女參與經濟和社會發展的能力大大提高,在政治、經濟、科技等各個領域都發揮了她們的才能,作出了巨大貢獻。例如,屠呦呦在中藥防治瘧疾的研究中作出了卓越的貢獻,是第一位中國女性諾貝爾獎得主,也是中國女性的非凡代表。
中國政府積極促進婦女就業創業,出臺了一系列優惠政策,如支持婦女參與新產業、新商業模式的技能培訓,鼓勵女性專家從事技術、創業、培育農村經濟,吸引婦女到農村自主創業,充分發揮婦女在工業、發展和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中的潛力。政府還鼓勵和支持婦女通過農村創業創新等平臺成立和領導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社會服務組織。中國農村人口約5.1億,其中女性約占48%,因此提高農村婦女的能力,促進其就業是我們政府的重要工作。
中華婦女聯合會在促進男女平等、維護婦女權益、促進婦女全面發展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全國婦聯在國家層面開展工作,并通過地方和基層組織延伸到社會的每一個角落,確保婦女的聲音和需求得到滿足。隨著標準化意識的提高和標準化工作的快速發展,全國婦聯已經成為中國國家標準發展的重要利益相關者。
中國農村人口非常多,實現鄉村振興和農業現代化是建設美麗中國、現代化中國的重要目標之一,這也是對實現2030年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的承諾。我們非常樂意與世界各國朋友分享我們的經驗,以一套規范的相關政策和行動來應對挑戰。
在您看來,男性在支持女性和企業家方面可以發揮什么作用?如何參與創造一個更具包容性的生態系統?
費德里科·雷斯特雷布:第一件事就是停止為自己找借口。我不喜歡有意識偏見這個詞,因為第一次偏見可能是無意識的,第二次就不是了,你已經意識到了它,但決定繼續這樣做。
假設你擁有一家公司,而其他公司可以查看你的價值鏈和供應商的數量。這些供應商中有多少是女性擁有的企業?你公司的員工有多少是女性?女性員工的薪水和男性一樣嗎?你給予她們和男性一樣的成長機會嗎?所有這些都是我們需要學習和采取行動的內容。
當我們談論女性創業時,并沒有把它當作一種經濟價值的來源,而是一種企業社會責任或社會責任。我認為我們需要改變這種敘事,把關注點從企業或社會責任轉變為如何為每個人創造經濟價值。因為在一個消極的社會里,沒有一個企業家會成功。如果社會上50%的人猶如驚弓之鳥,那么人類將很難真正進入歷史的下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