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安全生產工作,始終把安全生產擺在重要位置。華潤(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潤集團)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安全生產重要論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認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踐行“我要安全”理念,推動各級人員“強思想、重擔當、防風險、除隱患、會應急、善改進”,努力實現“人人講安全、個個會應急”,為企業持續安全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我要安全強思想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牢固樹立安全發展理念,始終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牢牢樹立發展不能以犧牲人的生命為代價這個觀念?!卑踩a事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事關改革發展穩定大局。華潤集團時刻緊繃安全生產這根弦,不斷強化思想認識,筑牢安全發展根基。
強化思想政治引領。將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安全生產重要論述作為專題任務,各級企業黨委、管理班子通過黨委會、辦公會等方式,常態化學習宣貫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安全生產重要論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確保入腦入心、見行見效,把忠誠擁護“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落實到行動上。
強化安全發展理念。成立安全生產委員會,定期會商安全生產形勢,研究解決安全生產面臨的突出問題和重要事項,確保企業安全發展。開展“總經理講安全課”活動,集團總經理帶頭為優秀年輕干部和業務骨干講授安全課程,充分發揮安全生產第一責任人示范引領作用。組織開展事故警示教育,全員觀看學習《安全生產 責任在肩》《生命重于泰山》等安全教育片,深刻汲取重特大事故教訓,牢固樹立安全發展理念。
強化安全文化宣傳。大力推進“我要安全”文化建設,不斷創新豐富活動形式,引導全體員工樹立正確的安全理念和自覺規范的安全行為。建立安全文化宣傳平臺,通過內部網站、微信公眾號等平臺,大力宣傳安全文化理念,定期發布安全活動海報、安全知識、警示案例等內容。首創“我要安全潤萬里”活動,利用移動路演車“送安全到基層”,宣傳安全文化,普及安全知識。推行創建安全文化示范基地,華潤電力、華潤置地、華潤燃氣等多家基層企業被評為全國安全文化示范企業。
我要安全重擔當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生命重于泰山”“要以‘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抓好安全生產”。近年來,華潤集團不斷健全完善安全生產責任體系,持續壓緊壓實安全生產責任鏈條,形成“人人有責、人人盡責”的安全生產工作良好局面。
建立健全安全生產責任體系,明確集團總部、業務單元總部、生產經營單位三級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包括基礎管理、文化建設、風險防控、事故報告、應急處置、考核獎懲等具體責任。健全完善全員安全生產責任制,逐級簽訂安全責任書,推行責任清單和任務清單機制,以“兩個清單”作為落實責任的重要抓手,推動各級人員照單履責。推行黨委成員“分片包干”機制,推動各級企業黨委成員親自帶隊開展安全檢查,強化黨組織對安全生產工作的領導作用。落實《中央企業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辦法》規定,明確各級企業董事長、總經理同為本單位安全生產第一責任人,配備集團安全生產總監,在華潤燃氣、建材科技、化學材料等高風險行業企業推行安全生產總監制度,進一步強化安全生產責任落實。

在企業層面,建立安全生產管理量化指標體系,在線監測業務單元各項安全指標情況,定期晾曬指標評價結果,督促各級企業壓緊壓實安全生產責任,加強安全生產過程管控,推動安全生產向事前預防轉型。制定安全生產年度考核與評價辦法,對于發生生產安全責任事故的業務單元進行考核扣分,倒逼企業落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建立約談通報機制,對于安全生產事故多發頻發、主體責任落實不到位的企業,加大約談通報力度,提高考核扣分標準,推動有關企業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在個人層面,狠抓重點崗位人員安全生產履職能力建設,組織開展安全生產知識和管理能力培訓認證,提升員工盡職履責意識和能力。建立安全生產事故事件記分管理機制,對事故涉及的部門、單位安全生產第一責任人實施記分管理,對于達到觸發分值標準的責任人給予行政處分和經濟處罰,推動各級人員履職盡責。
我要安全防風險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健全風險防范化解機制,堅持從源頭上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風險,真正把問題解決在萌芽之時、成災之前。”華潤集團始終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聚焦重點行業領域,開展安全生產專項整治,加大對安全生產資金、物資、技術、人員的投入保障力度,著力從源頭上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風險。
健全風險防范化解機制。建立企業分類分級管控機制,做到分類管理、分級管控、精準施策。建立危險源管理辦法,指導各級子企業根據本單位危險源的性質和危險程度,進行分類和分級管理,定期開展辨識和評估,落實風險監控、管理、應急等措施,確保風險可控在控。建立風險警示機制,對集團內部發生的事故進行曝光通報,警示教育全體員工;對集團外部發生的安全事故進行警示預警,提醒企業自查自糾,防患于未然。建立提級管理機制,對于經營規模迅速擴張、安全風險持續增高的三級單位,將安全管理工作視同為業務單元納入集團直管。建立重點項目安全管控和基層企業薄弱幫扶機制,集團總部每年篩選安全風險高、管理基礎薄弱項目和“老、小、邊、新”基層企業實施重點管控和幫扶。
防范化解重點風險。將主營業務涉及燃氣、建筑施工、礦山、?;⑾赖戎攸c行業領域的業務單元納入安全生產一類企業,強化安全風險管控,開展安全生產專項整治,堅決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風險。開展危險化學品安全風險集中治理,華潤啤酒、華潤電力、華潤五豐等業務單元實施技術改造提升,消除了23處液氨重大危險源。開展燃氣安全專項整治,“十四五”以來投資67億元,改造老舊埋地管道超5600公里,實現灰口鑄鐵管道清零,改造戶內設施1315萬余戶。開展礦山企業安全生產專項整治加快推進安全生產標準化礦山創建,推動實現9座礦山獲得國家級綠色礦山稱號、15座礦山獲得省級綠色礦山稱號、25座礦山創建二級安全生產標準化。組織開展消防安全集中除患攻堅大整治行動,各級企業發現并整改隱患超過3.8萬項。
我要安全除隱患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針對安全生產事故主要特點和突出問題,層層壓實責任,狠抓整改落實,強化風險防控,從根本上消除事故隱患,有效遏制重特大事故發生。”事故的發生是安全隱患量的積累結果,任何事故都有一個從產生隱患、醞釀發展再到偶然觸發的過程。近年來,華潤集團全面推動安全生產風險分級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雙重預防機制建設,強化隱患判定標準培訓,創新監督檢查形式和方法,加大監督檢查力度和頻次,隱患排查整治取得明顯成效。

人人查隱患。認真落實《國務院安委會辦公室關于學好用好重大事故隱患判定標準的通知》要求,舉辦重大事故隱患判定標準培訓,詳細講解重大事故隱患判定標準和國家相關法律法規要求,提升員工識別重大事故隱患的能力。不斷完善安全監督檢查方式,建立定期檢查、專項檢查、日常巡查和臨時檢查相結合的工作機制,著力推動各級企業安全檢查人人參與、事故隱患自查自糾。落實領導帶隊檢查機制,集團董事長、總經理等管理團隊成員帶隊深入基層單位開展檢查調研,各業務單元把安全檢查列入主要管理人員年度安全生產工作任務清單,嚴格落實“三管三必須”要求。
人人除隱患。各級企業堅持把重大風險隱患當成事故來對待,堅持把隱患排查治理挺在事故前面,成功消除一批重大風險隱患。華潤醫藥商業推進物流倉庫消防安全隱患整改,投入超1.65億元對111處倉庫消防設施進行改造,全面提升消防安全水平;華潤啤酒通過優化工藝過程、更新工藝設備等方法,提升管道輸送效能,降低用能負荷,減少生產過程用氨量,消除8個液氨重大危險源,有效降低了運營風險;華潤五豐開展氨制冷系統風險隱患專項治理,堅決克服人員安置、客戶影響、經營壓力等困難,關停運行40余年的南寧五豐氨制冷庫,從根本上消除了重大事故隱患。2023年,華潤集團各級企業投入安全資金26.43億元,累計發現消除各類安全問題隱患121.5萬項。
我要安全會應急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所有企業都必須認真履行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做到安全投入到位、安全培訓到位、基礎管理到位、應急救援到位,確保安全生產?!睉本仍前踩a的最后一道屏障。華潤集團不斷完善應急機制,提升風險防范、監測預警和應急響應水平,各級企業持續健全應急隊伍和資源,強化應急培訓演練,不斷提升應急處置能力。
完善應急機制。建立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體系,完善應急分級響應機制,為快速高效處置各類事故事件提供保障。建立風險監測預警機制,及時獲取掌握重大氣象災害信息并發布災害風險警示,確保各級企業第一時間采取防范應對措施,最大程度降低災害影響。各級企業積極探索建立智能化風險監測系統,不斷提升各類災害事故風險預警能力。
強化應急能力?;鶎討蹦芰κ菓獙ψ匀粸暮屯话l事件的重要保障。華潤集團各級企業持續健全應急隊伍,備齊備強應急裝備,強化應急培訓演練,積極參與搶險救災任務,有效處置各類突發事件。華潤燃氣以78個區域中心為基礎建立區域應急搶維中心,成立271個共計3673人的應急搶維隊伍;華潤建材科技下屬69座礦山均建立兼職礦山救援隊,并與鄰近的專職礦山救援隊簽訂應急救援協議;在應對鄭州“7·20”特大暴雨、甘肅“12·18”積石山地震、京津冀2023年7月特大暴雨等災害中,華潤健康、醫藥商業、燃氣、電力、萬家、飲料等業務單元基層企業在做好自身防災減災工作的同時,充分發揮醫療、能源、食品等資源優勢,積極參與地方救災與保供。
我要安全善改進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黨一步步走過來,很重要的一條就是不斷總結經驗、提高本領,不斷提高應對風險、迎接挑戰、化險為夷的能力水平?!比A潤集團始終不斷總結安全生產工作經驗,健全完善制度體系,積極探索實踐、勇于開拓創新、持續改進完善,著力提升安全管理能力和水平。
總結經驗促改進。每年召開領導班子會議、安委會會議、安全生產工作會議等,總結安全生產工作成效,分析問題與不足,研究對策措施。建立工作總結報告機制,各級企業按月度、季度、年度總結分析安全生產工作。建立經驗交流機制,推廣應用崗位明白卡、班組安全建設、網格化管理、精益管理、標準化建設等安全管理實踐。在內部網站設立經驗交流分享平臺,定期發布各級企業安全生產工作中的好經驗、好做法,促進相互取長補短、共同提升。建立生產安全事故調查分析制度,相關企業深入剖析事故原因,精準實施對策措施。
持續改進提效能。積極探索實踐,尋求更加高效的管理方式方法,著力提升防范化解安全風險的能力。建立安全生產管理要素化管理體系和配套的量化指標體系。通過量化指標動態監測業務單元安全管理情況,通過要素化管理體系審核發現企業安全管理存在的短板弱項,推動企業及時采取措施糾偏改善,通過PDCA循環實現持續提升。強化內外部對標交流,根據集團多元化特點,對照借鑒建筑、化工、食品等行業先進的安全管理理念和方法,不斷探索和嘗試新的方法和途徑,著力打造世界一流企業安全管理體系。
責任編輯:陶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