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政府投資基金規模增長較大,省市級政府投資基金漸成主力,但同時基金內卷現象對社會資本造成一定擠出效應,基金過度關注招商引資,政策目標亦有所歪曲,盡職免責等考核機制有待進一步優化。
為解決這些問題,2025年1月7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促進政府投資基金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國辦發〔2025〕1號,下稱“《指導意見》”),共提出七個方面25條具體措施,旨在進一步規范政府投資基金的設立和運作,更好地發揮政府投資基金在支持產業發展和科技創新中的重要作用,標志著政府投資基金管理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
作為2025年國辦一號文,《指導意見》有以下政策亮點:一是明確分級管理權限,嚴控縣級新設基金。明確縣級嚴控新設基金,政府投資基金的管理權限將更為明確和清晰,形成更加管理規范的投資環境。二是明確基金政策目標,鼓勵取消返投比例。按照投資方向,政府投資基金主要分為產業投資類基金和創業投資類基金,兩類政府投資基金目標定位明確,而且要優化政府出資比例調整機制,鼓勵降低或取消返投比例。三是建立容錯機制,更好調動積極性。國有資本要求對每一筆國有資金“保值增值”,容錯率較低,業務人員的解釋成本較高。2024年以來,相關政策已明顯改善。
中信建投證券認為,《指導意見》的發布,對政府投資基金的規范運作、創業投資發展、耐心資本壯大以及防止對社會資本的擠出效應等方面均會產生積極影響。
首先,政府與市場的邊界更加清晰?!吨笇б庖姟吠ㄟ^明確基金設立標準、投資范圍、運作流程和退出機制等全流程的規范要求,構建更加科學高效的管理體系,為政府投資基金的運作提供標準化框架,將有助于減少基金設立的隨意性和盲目性,避免資金的低效配置和浪費,確保基金能夠精準投向符合政策導向和市場需求的領域。
政府投資基金是政府與市場共同發揮作用的關鍵點,找到國有資本委托代理成本與創新投資固有風險收益的平衡點,對于有效發揮政府投資基金的作用具有深遠意義。在政府資金的帶動下,創新投資有望“滿盤皆活”,一級股權投資市場回暖指日可待。
其次,耐心資本的隊伍不斷壯大。除了政府投資基金這類政府資金,還有“類政府”資金也對創業投資的發展起到關鍵作用,既央國企資金。2024年12月3日,國務院國資委、國家發展改革委聯合出臺政策推動中央企業創業投資基金高質量發展,對于央企資金的發力重點予以明確,也是投早、投小、投長期、投硬科技,同時明確“中央企業創業投資基金存續期最長可到15年,較一般股權投資基金延長近一倍?!?/p>
結合國資委和發改委近期聯合出臺政策措施,推動中央企業創業投資基金高質量發展的舉措,可以看出當前政策對創業投資和耐心資本的重視程度不斷提升,引導更多的資金流向創業投資領域,為初創企業和創新型企業提供必要的資金支持,促進創新創業生態的繁榮發展。
第三,投資者結構變化下投資偏好或有所轉變。隨著政府投資基金和國央企創業投資基金的發展壯大,其在創投行業中的話語權有望進一步抬升,一級股權投資市場的投資者結構或進一步發生改變。在這種改變下,政府與類政府資金的投資偏好或提升相關行業的風險溢價和估值水平,而政府與類政府資金的支持重點往往優先考慮政策支持方向,如新質生產力下的戰略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