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正德年間,有這么一段傳奇故事。這還得從大王莊的王財主說起。
這一天,王財主愁得坐立不安,只半天,就急得嘴上滿是燎泡。
到底是什么事讓王財主這么著急?
昨天晚上,王財主為十六歲的獨生兒子小王和十六歲的李姑娘舉辦婚禮,屋門院門道道掛紅結(jié)彩,三進院子燈火通明,大小廳堂親朋好友齊聚,敬酒聲祝賀聲此起彼伏。
結(jié)果今天一上午,不見新房開門,王財主樂不可支,喜滋滋地想,小兩口如此親熱,自己要抱上孫子還不是指日可待。
臨近中午,新人還未出門,王財主這時候才感覺有點不對勁,他讓婆娘去叩門,一邊敲一邊說吃午飯了。結(jié)果,還是遲遲無人應答。
王財主暗道一聲“不好”,哆哆嗦嗦悄悄貼近門縫細瞧,只看一眼就嚇得魂飛魄散。他兒子小王手腳綁著,嘴里塞著紅帕,坐在角落的凳上,李姑娘和一個拿刀的年輕男子在屋內(nèi)來回走動。
王財主嚇得差點一屁股坐到地上,雖然又急又怕,可他不愿報官,不敢聲張,怕的是自家臉面自此全無。再一個也不能硬闖,血濺當場,自家兒子性命攸關,斷不能慘死刀下。
就這么坐了小半天之后,王財主終于想到了一個人。只有這個人才能幫他解決眼下這個難題。
當天晚飯前,王財主悄悄請來的飛俠李到了。
飛俠李原名李飛夏,山西人,中等個子,二十出頭。他自小學武,因飛檐走壁的輕功、專盜貪官的篤志、敢刃惡人的狠勁、仗義扶弱的俠氣贏得了“飛俠李”這個江湖諢號。
對他來說,只有他不想要的東西,沒有他拿不到的物件。曾經(jīng)有一次他去貪官家里盜取黃金珠寶,不想被貪官發(fā)覺,拔劍欲加阻攔,飛俠李躲過一劍,手起刀落,對方登時身首異處。飛俠李縱身一躍,帶著一大包財物飛過圍墻,飄然而去。
說起來,王財主和飛俠李之前就認識。
那還是去年,兩個土匪綁了在河溝里和一幫小屁孩玩耍的小王,索要銀子三百兩。經(jīng)人介紹,王財主向飛俠李求救。飛俠李單身駕馬車,假意去談贖金,趁那兩個土匪疏忽,揮出右拳擊暈一個,飛出左腿踢昏一個,割斷了小王的綁繩,趁其他土匪尚不知情,拖著肥胖的小王要走。誰知小王不肯走,眼睛直愣愣地盯著墻角。
飛俠李死拉硬拽,總算把傻乎乎的小王弄上馬車,在匪徒嗷嗷叫喊殺出來之前,他早已駕著馬車一跑了之。
王財主按之前說好的拿出一百兩銀子為酬金。飛俠李毫不客氣地接了,然后躍上高墻,走了。
見王家滿屋紅彩,飛俠李笑著對王財主說:“老哥你大辦喜事,是請我來喝喜酒的嗎?”
“還是為了我那個不爭氣的兒子呀?!蓖踟斨鳑]忍住,哭了出來。
“啊?這不是成親了嗎?怎么又被綁了?”飛俠李頗為驚訝。
王財主摸著嘴上的燎泡,生氣地告訴飛俠李,一惡女以與小王成親為名,勾結(jié)一兇男,在新房綁了小王,像是索要銀子,估計是慣犯;他不是沒錢,實在是咽不下這口氣,只得再次求救于飛俠李。
飛俠李聞言勃然大怒,太平盛世竟有此等惡人,騙婚、綁人、索銀,世人最恨之事幾乎都占遍了。
俠氣在胸中起伏,豪氣于心間激蕩,他真欲立刻拔刀前去,但忍住了,問王財主讓他來做什么。
王財主抹去眼淚,急忙告訴飛俠李,只要能神不知鬼不覺地救出小王,把那一對男女綁了交給他,就送五百兩銀子作為酬金。
說話時,王財主心里在想,等那對男女被俘,非用又粗又長的牛皮鞭子把他們打個皮開肉綻不可,不如此無以解恨。
王財主的出價頗為誘惑,做的又是救人于魔手的俠義之事,飛俠李自然一口答應,但要求在他搭救小王、捆綁惡人的過程中,王財主不許扒門縫偷看,只能在堂屋等待,因為他不想讓外人看到自己獨特的武功身法。
這一點,王財主自然點頭同意。
當天半夜,月黑星暗。飛俠李長臂舒展,腳下使勁,幾下便上到新房屋頂,稍挪幾塊片瓦,貼近俯視,只見桌上一燈如豆,一個胖乎乎的男人手腳被綁,躺在紅紗床上,已經(jīng)睡著了,呼嚕聲震天響;有一女坐著,背對著床伏案睡覺;還有一個男的,在女的旁邊坐著,卻是面對著床,手里握著一把刀,似在看守,可好像太困了,頭時不時就點一下。飛俠李認出來了,床上的胖男人就是自己要救的小王,一條凳上的男女即為自己欲綁之惡人。他輕輕掀開三片瓦,探身進去,將隔段打結(jié)的繩子無聲無息地綁于屋架,垂放下去。
他正欲進一步動作,忽見女的醒來,轉(zhuǎn)身拿過男子手中的小刀,男的反身伏案而睡,不一會兒就打起了呼嚕。原來兩人輪流看守。
飛俠李順繩而下,于暗處躬身悄然行至男女邊上,一拳打暈女的,腳踩落在地上的刀子,迅速綁住睡夢中的男子,腳尖一勾,手接跳起的刀,插進腰間,又把的女的捆上。綁人的整個過程費時不過一瞬間,幾無聲響。
床上,小王依然鼾聲大作,睡得香甜。
飛俠李細細打量面前這對垂頭喪氣的男女,男的俊朗,女的漂亮,都是不滿二十歲的小青年,看著眉眼和善,臉上并無半點惡意,被綁時也無絲毫反抗,不像王財主所說的是江湖老手,他不免好奇,輕聲問:“你等如此年輕,為何要干騙婚綁人索銀的惡事?”
聞言,女的立刻雙眼流淚,張嘴欲哭,他急忙豎起一根手指放在嘴前,要求輕聲,不要吵醒床上的人。
女人這才低聲抽泣著說了事情的起因。
王財主兒子小王肥胖,是遠近聞名的半傻,十六歲了,鼻涕流到嘴邊不知道擦。媒婆跑細了腿,也不能為王財主尋來愿意做他兒媳婦的姑娘。那天,王財主忽然就看中了佃戶李林十六歲的閨女李姑娘,便命媒婆前去說合。
李林當然不愿意一朵花似的閨女嫁給胖傻的小王。媒婆奉命威逼,說如不答應,王財主就要收回出租的五畝田地。
李林全家上下五口全靠這些土地過活,沒了地只能餓肚子。被逼無奈的李林只得同意。
李林不知道,閨女雖然年紀不大,卻已經(jīng)和同村比她大三歲的吳郎情投意合。小河岸邊、楊柳樹下、地頭田間、瓜棚茅屋都留下兩人共同勞作和相互照顧的身影。
父親答應的親事,李姑娘自然一萬個不愿意,但拗不過父親,又怕一家人因此餓肚子。
飛俠李聽到這里,也覺得讓李姑娘嫁給小王實在是不般配,可不想成親私奔也行啊,何苦綁小王呢?小王一個傻子,自然什么事情都聽王財主的。
李姑娘說到這里哭個不停,吳郎也忍不住流下眼淚。他告訴飛俠李,昨天婚禮當晚,他按前一天與李姑娘說好的,趁辦酒席人多事雜,亂糟糟鬧哄哄,帶著一包吃食和一把小刀混入王財主家的院子,潛入新房藏好。
也不知過了多久,小王進來了,張開兩手傻笑著走向披著紅蓋頭坐在床邊的李姑娘。說時遲、那時快,吳郎飛快閃出,關門上栓,轉(zhuǎn)身按倒小王;李姑娘一掀蓋頭,一步過來,手一伸,紅帕子就塞進了小王張開欲叫的嘴里;兩人將小王的手腳綁了個結(jié)結(jié)實實;他們綁小王的目的不是為了銀子,而是要等王財主來和他們談判,并準許他們平安離開王家,去過自己的小日子。
這時,飛俠李聽到床上震天的呼嚕聲,轉(zhuǎn)身看了一眼小王嘴角流出的哈喇子,想起上次解救小王差點誤了大事的傻樣,不由得暗自思索,誰家漂亮的黃花閨女愿意嫁給這么一個人呢?王財主這不是以斷人活路為要挾,強逼民女做自己的兒媳嘛,剛才他在我面前倒是惡人先告狀了;不行,我不能按王財主的意思辦,我得救這兩個年輕人出去;但是,我和王財主已有救人綁人的約定,不與人議,自毀前約,不是俠士的風度。
飛俠李眼珠一轉(zhuǎn),說:“我有心搭救二位,但你們現(xiàn)在不能出聲,聽我安排。一切自有公論。”見兩人點頭,他這才攀繩而出。
飛俠李來到堂屋,喚醒打著瞌睡等在那里的王財主,說:“我已從屋頂俯視屋內(nèi)形勢,我確定擒住兇男惡女、救出小王不在話下?!?/p>
王財主兩眼放光,催促說:“那還不趕快?!?/p>
飛俠李說:“只是,我有兩個要求?!?/p>
在王財主的催問下,李飛俠繼續(xù)說:“據(jù)我觀察,這兩人定有其他罪行,正如你所說,他們是慣犯,我要帶走他們,送去報官,挖出他案,以解其他受害者的冤屈。你若同意,我立刻去綁。你若不許,我只能就此告別,酬金分文不取。”
王財主聽了飛俠李的要求,想到無法實施鞭打二人之舉,雖有不甘,但救小王心切,只得點頭同意。
“另一要求,我救出小王,但沒有把兩人交到你手上,只做了你要求事項的一半,你不能以我沒有全部完成而不給酬金。我拿一半,兩百五十兩。你若同意,我立刻去綁。你若不許,我只能就此告別,酬金分文不取?!?/p>
王財主一聽,立刻急了,小王還在兩個惡人手里,隨時有性命之虞,趕快一口答應。
飛俠李返回新房,告訴兩人,他這就帶他們走。
李姑娘和吳郎自是感激萬分。
飛俠李重新綁了兩人,只綁反背的兩手,看似死結(jié),實為活扣,又將小刀插入?yún)抢裳?,以短衫遮蓋,讓他們在走出王財主大門之前,臉上不得顯出絲毫喜色,如若王財主反悔,叫人攔阻,他一抖拉繩,綁繩即松,三人合力與王財主等人搏斗。
李姑娘和吳郎點頭應允。
一切安排停當,飛俠李打開房門,押著兩人走到堂屋,一把抓起八仙桌上裝銀子的布袋,告訴王財主,小王尚在熟睡。
王財主狠狠剜了一眼李姑娘和吳郎,隨即奔去新房。
三人一路穿過道道屋門院門,逶迤出村,望見天邊魚肚白已現(xiàn)。
在村口大路,飛俠李為兩人松了綁,把布袋交給吳郎,說:“你們趕快離開這里,用這點銀子買地建屋過日子,若擔心王財主欺負你們家人,也可把他們接去?!?/p>
吳郎當即拉李姑娘跪下磕頭,飛俠李趕緊把他倆扶起來。兩個年輕人淚流滿面,千恩萬謝地離開了。
飛俠李送走兩人,微笑著看向天邊。此時,天地間的暗紅霞光,正絲絲縷縷片片吞沒那里的黑暗,天馬上要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