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某市紀委監委網站發布消息:該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局長李桃艷涉嫌嚴重違法,接受市監委監察調查。
值得一提的是,2022年1月,李桃艷接受當地媒體專訪時曾戴著一條LV絲巾,引起關注。根據相關電商公布的售價,李桃艷佩戴的同款LV絲巾當時零售價為2000元。
放在當前的反腐進程中,這原本是一條非常“普通”的反腐新聞。無論從級別,還是從具體崗位看,李桃艷的落馬都不至于引發太多關注。但是,曾經接受采訪時所戴的一條LV絲巾,讓她在輿論場上留下了痕跡。由此,這番被查也就多了一個傳播點。
李桃艷的落馬,究竟與之前讓她“出圈”的LV絲巾有無直接聯系,目前還不得而知。但人們天然容易將公職人員的一些穿戴細節與他們的品行乃至是否有貪腐聯系在一起。前些年,一些“表哥”“表叔”的落馬,就一再應驗了這種樸素的推測。
的確,正常情況下,官員在穿戴上若過于“露富”,很容易讓人對其收入狀況產生疑問,這也與社會素來對官員的職業要求有著差距。但需要指出的是,在當前的生活水平下,穿戴某個奢侈品牌,或戴名表,未必是官員的原罪,它更多只是人們對其品頭論足的一個線索罷了。
由此引申出的一個現實問題是,官員到底該如何穿戴?拿這件事來說,一條零售價為2000元的LV絲巾,其實很難說是李這樣的官員在合法收入范疇內“高不可攀”的消費品。退一步講,相比一位曾戴LV絲巾出鏡的局長被查,讓人驚呼“果然有問題”,一個更合理的情形其實應該是,穿戴LV的官員,也是可以經得起查的。
畢竟,靠穿戴來反腐,本身就并不靠譜。就像隨著前些年“表哥”“表叔”的落馬,近些年類似的反腐案例越來越少所示——穿戴問題是很容易“偽裝”的。而相對于官員在穿戴上刻意“低調”,乃至故意“放煙幕彈”,一個官員敢于光明正大地展露自己合理穿戴追求的社會,或才是更正常的。
無論如何,要真正遏制權力的異化,壓縮公職人員通過非法途徑獲取不應該屬于自己的奢侈品的空間,只能靠有效的權力監督。當權力的觸角無法亂伸,人們就不會過于敏感于官員的穿戴,公職人員或許也能獲得更大的“穿戴自由”。也就是說,如果李桃艷的落馬所給出的啟示,只是讓更多公職人員意識到不要在穿戴上露出“馬腳”,這很難說是真正正向的價值。
(摘自“紅星評論”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