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仁,廣東省名中醫,南方醫科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博士后指導教師、內科教研室主任、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中醫科主任醫師,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腎病重點學科帶頭人,第五、第七批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羅仁教授從事中醫、中西醫結合的醫療教學科研工作40余年,提出“腎炎從肝論治”“補腎三十法”的學術觀點,在腎病、風濕病、亞健康防治方面有獨到之處?,F擷取其治療慢性疲勞綜合征驗方小生六湯一則,以饗讀者。
慢性疲勞綜合征是指在排除其他疾病的情況下,連續6個月或以上出現以下癥狀中的4個癥狀,短期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下降、咽喉痛、肌肉疼痛、關節無紅腫性疼痛、新發頭痛、睡眠后精神萎靡、體力或腦力勞動后連續出現24小時以上身體不適。
組成:柴胡15克,黃芩15克,黨參30克,熟地黃20克,麥冬15克,山藥30克,丹皮15克,五味子10克,山茱萸20克,炙甘草5克。
用法:上藥浸泡2小時,武火煮開,文火再煮30分鐘,取汁;加水再煎25~30分鐘,取兩次藥液混勻,分早晚2次溫服。
功效:補腎調肝,益氣養陰。
主治:本方常用于治療失眠、慢性疲勞綜合征、更年期綜合征等虛損性疾病,證屬肝腎不足、氣陰兩虛證者。癥見疲勞乏力、夜臥不寧、胸脅苦滿、心悸氣短、腰膝酸軟、舌紅少苔、脈弦細等。
方解:此方遵小柴胡湯、生脈散、六味地黃湯三方之意和合而成。方中柴胡入肝膽經,疏肝解郁;熟地黃滋陰補腎、填精益髓;黨參補脾肺氣、生津。三者合用,補腎調肝,益氣養陰,重用為君。山藥氣陰雙補,平補三焦,山茱萸補益肝腎,收斂固澀,與熟地黃配伍,為“六味地黃湯”之意,麥冬甘寒養陰清熱,五味子酸溫斂陰,二者與黨參合用為“生脈散”之意,益氣生津,此四藥配伍為臣。佐以丹皮、黃芩,以清熱、涼血、燥濕,又黃芩與柴胡為“小柴胡湯”之意,可清解郁熱及虛熱。炙甘草益氣補脾、調和諸藥,為佐使。
加減運用:失眠多夢者,加生龍骨、生牡蠣、酸棗仁以斂精安神;小便頻數者,加金櫻子、益智仁以固精縮尿;畏寒肢冷者,加桂枝等以溫補腎陽。
(溫馨提示:以上方劑均應在醫師指導下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