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大證券:12月份金融數據呈現兩大亮點,一是政府端明顯發力,帶動新增社融規模強于市場預期;二是結構性改善,居民中長期貸款連續同比多增。向前看,2萬億元置換專項債發行工作已啟動,年初政府債有望持續支撐社融;居民端貸款趨勢能否持續有待進一步觀察,年后樓市“小陽春”或是重要觀測節點;M1同比增速持續回升,或預示著企業信心逐步企穩。
海通證券:回顧全年,2024年上半年社融同比增速震蕩回落,M1、M2增速也明顯走弱,主要受到實體部門融資需求偏弱、金融“擠水分”和防空轉、政府債發行節奏偏慢等的影響;同時,在“均衡投放”的要求下,供給端發力也較為“克制”。進入下半年,隨著宏觀政策連續發力,政府債發行也明顯提速,融資表現邊際好轉。不過,要進一步修復實體部門的融資需求,預計還需要更多政策支持。貨幣政策方面,接下來降準降息均可以期待,不過短期政策也需要在利率和匯率之間做好平衡。
長城證券:總體看,12月金融數據特征與11月較為一致,化債和地產帶來的邊際改善較為明顯。我們認為2025年國內需求與物價回升仍是實體經濟的重要關切,也是金融數據改善持續的關鍵。這需要自下而上的供給側改革、產業出清和更加廣泛的需求側刺激、加速去庫。對于需求側,除了消費補貼等短期舉措,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可能是提振有效需求更好的切入點,這也是市場對2025年宏觀政策的關注點。對于供給側,除了一些行業的并購重組,市場更加廣泛、自發的出清可能是更加高效的優化供給手段。2025年或需要國內貨幣、財政、產業政策協同發力,加大逆周期調節力度,降低實際利率。但我們理解更重要的或許是釋放市場的力量,提高后續資源配置效率,有助于長期降低宏觀杠桿率,減輕債務壓力。
東北證券:12月社融增速基本與預期持平,較前值有所改善。隨著利率下行,企業融資環境改善,以及后續財政政策的發力有望進一步改善。政府債券融資方面,更加積極的財政政策可繼續對社融形成支撐。居民短期信貸盡管同比新增略有下降,但中長期貸款同比仍在多增,12月的地產銷量仍趨于進一步改善。隨著后續政策繼續加碼穩住地產,居民貸款需求有望進一步改善。因而,從企業、居民和政府三部分來看,后續社融和信貸可能進一步改善。
開源證券:總體來看,化債成為影響12月金融數據的重要因素。一方面,信貸端大規模債務置換貸款導致企業貸款異常波動;另一方面政府債券集中發行對社融帶來正向拉動。向后看,2025年寬松的貨幣政策基調或將孕育低利率環境,財政擴張也有望助力寬信用、提振有效需求。隨著政策逐步落地或可期待金融指標的持續好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