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過去的這一年,A股走出了過去兩年的陰霾,迎來了久違的上漲。市場在年初跌宕起伏,又在5月中旬之后進入盤整,隨著2024年9月24日央行、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證監會召開發布會,傳遞出明確的積極預期,整個市場出現了快速的修復。2024年全年上證指數上漲12.67%,深證成指上漲9.34%,創業板指上漲13.23%。
新的一年,中國和世界都將迎來更大的機遇和挑戰。國際方面,需要關注的是1月份美國政府換屆的情況。美國新一屆政府上臺后,可能會對全球宏觀環境產生影響。特別是涉及關稅、國際貿易等方面的政策。
國內方面,自2024年9月24日以來,我們可以看到無論是財政還是其他領域,都出臺了許多積極的政策。但A股市場本質上仍然是以國內自身為主導的市場,我們需要特別關注國內政策的出臺、方向、執行力度以及最終效果。
準確判斷市場的底部是相對困難的事情,但是當優質的公司出現快速調整并進入有性價比的階段,是我們逐步提高組合集中度和進攻性的契機。本質而言,我們希望能選擇到優秀的公司,并伴隨其一起成長,因此會以更長遠的眼光來看待持倉的企業。
整體上我們仍然關注有“增量”的方向,一是技術進步帶來需求提升的方向;二是能走出去的方向,主要集中在新能源領域;三是國產替代、補短板的方向,尤其是以航空發動機、國產算力為主的高端制造業;四是有新增需求的方向,比如低空經濟和AI應用。
從基本面來看,許多成長板塊從去年三季度開始出現明顯變化。政策面上,新能源行業去年底開始出現了一系列政策變化的信號。政策環境逐漸開放,各方對供需問題的討論也更加務實。隨著政府持續釋放積極信號,市場將逐步實現從量變到質變的突破。
行業方面,無論是供給端的限制,還是產品價格及排產情況,新能源行業都已經開始出現趨勢性好轉,有觸底回升的跡象。產能限制的同時,產品價格開始上漲,排產出現淡季不淡的情況。
更為重要的是,部分頭部企業的海外基地已經開始逐步供貨并通過驗證,隨著海外高盈利產品的放量,這類出海企業是我們重點關注的對象。由于海外基地對于企業的運營管理、產品品質、專利、資金等方面要求更高,因此競爭格局也更好,也更符合現在國際局勢下屬地化生產的要求,這也是過去我們一直在定期報告里強調,會選擇具有出海能力、并且已經實施的企業的原因。
我們觀察到軍工行業也有觸底回升的跡象。綜合來看,軍工行業的未來方向可能集中在兩個方面:一是行業基本面的持續改善,特別是訂單的增長和技術需求的擴張;二是作戰方式的智能化轉型帶來的新機遇。這里面也需要去挖掘相應的投資機會。
我們自去年以來一直對AI保持高度關注,并在多次與投資者的公開交流中重點提及。AI方面重點關注兩個方向:首先,在硬件方面,我們更加關注國產替代的機會。未來全球兩極化可能會是主旋律,而國內AI硬件,尤其是基礎設施領域的硬件,將成為非常強勁的剛需。因此,國產硬件在這一領域可能會有比較好的投資機會,這是我們重點關注的方向之一。
第二就是AI應用,從2024年11月初開始,美股市場中的AI應用相關企業,股價漲幅非常大,比硬件企業大很多,并且不斷創新高。我認為有兩個維度需要觀察。第一,AI應用是否能顯著提升企業的經營效率、降低企業成本;第二,它是否能改變生產和作業方式,為整個行業帶來創新性的變革。
在時代的變革與潮涌中,我們更加需要回歸投資的本源,通過長期投資去分享上市公司創造的回報,并在此過程中不斷優化自身的策略,降低組合的波動,從而提升權益類產品的性價比,使其能夠在居民資產配置的歷史性變遷中,擔當起時代的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