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末年初,股市開始2025年嶄新的征程,牛市思路延續的大體共識下,公募基金經理抓緊利用春節前的政策真空期調倉換股,從而備戰暗流涌動的春季行情。
當前基金四季報和上市公司年報尚未披露,不過透過上市公司更新前十大股東持股明細和近期調研,本刊還是發現了基金經理尤其是公募明星近期所思所想的端倪。一方面是上市公司公告中透露出的最新前十大流通股股東持股明細,通過對比其和三季度末時的持股數,可以判斷基金經理大體是減持還是增持了,包括姜曉麗減持了申通快遞,萬民遠和朱少醒減持了陽光諾和。
另一方面,通過從2024年10月底以來的基金調研記錄可以看出,明星基金經理在有意識地拓寬或微調自己的投資思路:2024年公募榜眼金梓才通過視頻會議調研華工科技,12月中旬嘉實基金兩大名將張金濤和譚麗親赴現場調研中國重汽。另外頭部公募景順長城更是精英盡出,頭三號主動權益基金經理均在調研榜上有名,其中楊銳文調研了德賽西威,鮑無可調研了綠聯科技,劉彥春調研了海康威視。
對于1月的政策真空期來說,投資者對于上市公司年報的關注度有望提升,其中不可忽略的一項是去年底十大流通股股東的變化情況。而在上市公司財報正式出爐前,部分公司通過公告的披露,已經提前劇透了流通股股東的變化情況。
Wind資訊顯示,2024年12月25日,申通快遞對外披露了關于回購股份事項前十名股東及前十名無限售條件股東持股情況的公告,其中天弘永利債券排在了第十位,基金經理姜曉麗持有大約1487.3439萬股。而在基金三季報時,該股是十大流通股中的頭號重倉,彼時被持有大約1748.45萬股,對比可見姜曉麗減持了申通快遞。
從該公司的二級市場走勢來看,該股去年全年漲幅約為30.04%。而從財務的基本面來看,第三季度,該公司營業收入達到334.90億元,同比增長14.16%,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6.52億元,同比增長195.18%。尤其在2024年的10月21日時,申通快遞就宣布全年提前71天業務量超過了2023年全年。
那么,在業績預期向好的前提下,姜曉麗的減持是否可以理解為見好就收或落袋為安呢?
對比申通快遞,在2025年元旦之后,同樣是因為回購股份發布公告,陽光諾和也披露了前十名股東和前十名無限售條件股東持股情況。作為醫藥生物產業鏈中的一家,其中3只公募基金榜上有名,它們分別是朱少醒的富國天惠精選成長、萬民遠的融通健康產業和池陳森的安信醫藥健康。對比2024年三季度時的持股,可以發現朱少醒的持倉從330萬股減少到300萬股,萬民遠的持倉從320萬股降低到了255萬股。相對知名度略低的池陳森,持倉更是從270.39萬股下降到大約171.80萬股。
從陽光諾和的走勢來看,作為科創板上市的醫藥生物公司,該股在2024年全年下跌約為46%。不過需要強調的是,該公司的業績還是著實抗打,2024年1-9月營業總收入為9.17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32.47%,凈利潤為2.08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21.40%,每股收益1.85元,凈資產收益率為19.74%,每股經營現金流量為0.9647元,銷售毛利率為52.15%。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陽光諾和在規范化治理方面走在了行業的前列,每年定期披露的ESG報告獲得了業內外的多項殊榮。從這層意義上看,朱少醒和萬民遠的“減持”是否不合時宜呢?
如果說通過回購曝光的明星動態只是冰山一角的話,通過上市公司調研相對能看到更多公募明星當前的所思所想,首先需要關注的是2024年新科“榜眼”金梓才。
不可否認其在過去一年的成績可謂輝煌,在管的7只基金有5只殺入2024年年終榜單的前十。進一步看這位十年老將的在管產品最佳任期回報,本刊發現他最早管理的財通價值動量混合一直持有到現在,所取得的任職回報達到驚人的340.78%。
從2024年11月初到現在的調研記錄來看,他于11月7日和另兩位同事通過視頻會議的方式調研了隸屬于電子設備和儀器領域的上市公司華工科技。本刊查閱了他在管基金的全部三季報,發現彼時華工科技并未出現在任何一只基金的重倉股名單之上。從調研后的市場表現來看,該公司迄今實現了將近1個點的增長。
進一步看Wind所披露的實錄,金梓才的問題同時涉及了產業和二級市場的兩個層面。例如在回答二級市場層面的“公司定增項目的時間節點是如何規劃的?”問題時,華工科技公司人士表示:“公司定增項目正在穩步有序推進中,2024年內完成了會計師事務所及募集資金投資項目更換,擬以2024年12月31日為基準日,于2025年4月底前向深圳證券交易所提交相關的申請材料,后期根據交易所受理、審核進度積極推進。”
而在回答產業層面的“目前新建平價光伏項目的度電成本如何?”時,華工科技方面人士表示:“新能源發電項目的度電成本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包括技術進步、規模化生產、市場需求、政策補貼以及發電廠的運營能力和原料成本等,目前新疆可再生能源發電項目光伏場區單瓦建設投資約1.6元-1.9元(直流側,不含土地費用)。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和規模化生產的推進,新能源發電的度電成本有望進一步降低。”
相比視頻調研,現場調研無疑會是更為有效的調研方式。2024年12月18日,頭部基金公司嘉實兩位“雙百”基金經理譚麗和張金濤攜手調研了中國重汽。(所謂雙百,指的是現任基金資產總規模突破100億元、在管基金最佳任期回報超過100%),此外兩人都是任職時間超過7年的中生代明星。
從兩人的能力圈覆蓋來看,張金濤曾負責海外投資策略和能源、原材料行業研究,譚麗最早是以大消費起家。不過,歷經多年的二級市場實戰后,兩人似乎都已成為均衡派的高手。
就同時在兩地上市的該股而言,本刊查閱了兩位名將所管全部產品的2024年基金三季報,發現彼時在所有基金的重倉股組合中,都沒有中國重汽的名字上榜。從該公司的基本面和二級市場走勢來看,先看走勢,A股的中國重汽在去年全年上漲了大約27.10%,一舉扭轉了此前連跌3年的局面,而港股的中國重汽走勢更勝一籌,2024年全年實現了大約49%的漲幅。再看公司的基本面業績,在2024年行業整體相對一般的情況下,中國重汽逆勢飄紅展示了其強悍的硬核實力,從公司的三季報來看,其在前三季度實現營收約335.87億元,同比增加9.18%;凈利潤約9.34億元,同比增加42.48%。在年報未出的前提下,從12月中旬公司相關會議透露的情況看,2024年中國重汽集團重卡出口預計13.5萬輛,同比增長4%;出口收入預計451億元,同比增長5%。
或許也是公司亮麗的基本面吸引了兩大名將,從披露的調研記錄來看,僅有的三個問題緊緊圍繞基本面:首先是“公司新能源重卡經營概況如何,以及怎樣看待其未來發展?”,中國重汽方面的回復是“2024年以來,新能源重卡在銷量規模和滲透率方面與去年同期相比呈現較快的提升。隨著國家“雙碳”政策以及以舊換新政策的驅動下,新能源重卡整體表現突出。截至11月底行業累計銷量達6.68萬輛,同比增長143%。2024年11月份,國內新能源重卡共計銷售1.01萬輛,同比增漲117%。目前,公司的新能源重卡保持著強勁的增長態勢,總體好于行業水平。未來,在技術的不斷進步和市場需求的持續增長情形下,新能源重卡將在更多領域實現替代,并推動整個重卡行業向更加綠色、高效、可持續的方向發展。”
其次是“截至目前,2024年公司的整體運營情況如何?”,對此中國重汽方面的回復是“根據第一商用車網數據,2024年1-11月份重卡市場累計銷售約81.8萬輛,同比去年降幅約5%。其中,11月份重卡市場銷售約6.9萬輛,環比上漲4%。目前,公司的總體產銷情況與去年同期相比依然保持增長態勢。同時,公司產品出口保持良好態勢,市場份額繼續處于國內重卡行業前列。11月份,公司國內重卡環比上漲呈現較好態勢且好于行業水平。”
最后才是“公司的出口情況如何?主要出口到哪些國家與地區?”,對此公司方面的回復是“公司的出口業務主要通過集團旗下的重汽國際公司予以實現,國際公司出海二十余年,已連續19年位居我國重卡行業出口第一,并在海外擁有良好的口碑和用戶基礎。公司產品已經出口至上百個國家和地區,主要出口區域在非洲、東南亞、中亞和中東等市場,同時在戰略新興市場實現不同程度的突破。未來,公司將持續借助重汽國際公司加大海外潛力市場和區域的開發拓展,創造新的增量,從而對公司的銷量形成強有力的支撐。”
(文中基金僅為舉例分析,不作買賣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