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人大常委會助力“三攻堅一盤活”改革突破出實效
“三攻堅一盤活”改革突破,是激發現代化新重慶建設動力活力的關鍵舉措。
2023年底,重慶市委六屆四次全會聚焦深化機構改革、“三攻堅一盤活”改革突破,就深入推進國有企業、園區開發區、政企分離改革攻堅,全力推動國有資產盤活進行全面系統部署。
改革瞄準制約重慶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問題和難點。這其中,人大如何發揮制度和職能優勢,“攻”出效果,“盤”出活力?2024年以來,市人大常委會、各區縣(自治縣)人大常委會緊扣深化重點領域改革攻堅,把助力“三攻堅一盤活”改革突破作為年度工作重點,立足人大法定職能職責,助力“三攻堅一盤活”改革突破落地落實。
開出助力清單
助推改革突破落地落實
“三攻堅一盤活”改革突破是建設全面深化改革先行區的中心任務,是推動現代化新重慶建設行穩致遠的重大舉措。
“沖鋒號”吹響后,市人大常委會找準工作切口和靶向,瞄準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把助力“三攻堅一盤活”改革突破作為年度工作重點,經過多次研究討論并向市委報告,形成了《重慶市人大常委會助力“三攻堅一盤活”改革突破落地落實工作方案》。開出的助力“三攻堅一盤活”改革突破落地落實清單,包含16項內容,其中立法保障5項、監督落實9項、代表助力2項。
市人大財經委相關負責人介紹,這份清單立足人大法定職能職責,明確助推目標任務,一方面聚焦法治保障,力求做到立法項目“審議一批、預備一批、調研一批”,確保立法決策與改革發展決策相銜接。另一方面強化監督,力求通過強化國企改革工作監督,助力實現國企全面止損、風險有效化解、布局優化集中;力求通過強化園區開發區改革工作監督,促進園區開發區精干高效、產業招大引強、畝均效益大幅提升;力求通過強化政企分離改革工作監督,推動形成責權利明確的政企關系;力求通過強化國有資產盤活工作監督,推動形成規范運營、保值增值的管理體系。
此外,2024年市人大常委會還聽取和審議了政府關于園區開發區改革攻堅情況的報告、政府關于國企改革攻堅情況的報告等。同時,重慶市人大常委會與四川省人大常委會同步制定了關于川渝高竹新區行政管理事項的決定。
啃下“硬骨頭”
園區開發區改革提速
園區開發區,是現代化新重慶建設的主戰場。而園區開發區改革,是“三攻堅一盤活”改革突破中難啃的一塊“硬骨頭”,因此,推動園區開發區從“量大”轉向“質優”是破題的關鍵。
為認真落實市委要求,在打贏園區開發區改革攻堅戰中積極發揮全市人大的助推作用,2024年4月以來,市人大常委會采取與區縣人大常委會聯動的方式,聚焦園區開發區推進市場化運營、優化產業布局、推進“畝均論英雄”改革、提升招商質效等改革重點任務推進情況和核心績效指標完成情況,深入部分區縣實地調研,走訪各類企業20余家,組織召開市級部門、園區開發區、企業等方面座談會10余次,了解我市園區開發區改革攻堅工作推進情況。
通過調研,匯總各方面的意見,調研組形成了有關園區開發區改革的問題清單32項、工作建議清單44項。在調研報告中,調研組建議,應持續深化改革攻堅、不斷完善管理機制、大力推動轉型升級、著力加強發展保障等。
2024年7月,市六屆人大常委會第十次會議聽取和審議了《重慶市人民政府關于我市園區開發區改革攻堅情況的報告》,并提出了審議意見。
市政府高度重視審議意見研究處理工作,針對審議意見提出的4個方面14項問題,專題研究整改,制定整改清單,明確工作措施、責任單位、完成時限,實行每周調度、跟蹤督辦,統籌推進審議意見辦理落實。
比如:針對審議意見提出的關于“大力推動轉型升級”方面的建議,市政府持續優化產業布局,精準對接全市“33618”現代制造業集群體系,深入實施產業布局優化行動,引導各開發區明確主導產業,合理布局特色產業、未來產業。同時,迭代優化“畝均論英雄”改革政策體系、工作體系、評價體系,研究制定“畝均論英雄”改革政策措施2.0版本,完善資源要素優化配置、新建工業項目投資準入標準等配套政策措施。2024年1至9月,全市園區開發區規上制造業企業畝均稅收可比增速達14.2%。
而針對關于“著力加強發展保障”方面的建議,市政府進一步完善企業公平準入制度,持續開展破除地方保護、市場分割維護市場環境執法行動,全面清理園區開發區政策措施;優化升級“企業吹哨·部門報到”平臺,累計受理“吹哨事項”1.1萬件,滿意率達99.9%。
市政府相關部門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緊盯重點任務,持續攻堅突破,對標改革目標,拓展改革成果,聚焦發展質效,推動提檔升級,為我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找準“出血點”
國企改革向深層次邁進
當前國企改革最突出的問題和困難,主要體現在保障重點領域和服務關鍵環節的能力還不強;主責主業定位不清晰、資源分散布局,部分國企虧損企業戶數多;國有資產質量不高、盤活難度大等方面。
改革的首要任務就是治好國有企業“量大體弱”的病根,幫助國企“止損治虧”“瘦身健體”,找準“出血點”。
2024年9月,市六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一次會議聽取并審議了市政府關于國有企業改革攻堅情況的報告。政府的這份報告顯示,我市國有企業改革攻堅戰“止損治虧”、管理層級壓縮、法人戶數壓減、國有資產盤活、盤活資產回收資金等關鍵指標均超額完成年度任務,改革攻堅取得積極成效。
實際上,從2024年5月起,市人大常委會就組成調研組赴15個市屬重點國企、部分區縣開展調研,聽取了市級有關部門的情況匯報,通過調研,深入了解全市、市屬重點國企改革攻堅推進情況。此外,還邀請部分市人大代表、市人大財經監督專家,聚焦國企改革攻堅重點目標任務,對部分市屬重點國企開展調研。通過上下聯動的方式,委托部分區縣開展調研,形成了調研報告。
在調研中,市人大常委會找準切入口,圍繞市委六屆四次全會關于國企改革攻堅部署要求和“止損、瘦身、提質、增效”改革總體目標任務,強化國企改革工作監督,助力實現國企全面止損、風險有效化解、布局優化集中,通過強化國有資產盤活工作監督,推動形成規范運營、保值增值的管理體系。
在人大的監督下,我市國企改革攻堅取得了明顯成效:截至2024年8月底,國企改革攻堅8個核心績效指標中,市屬國企戰略性重組改革數已完成目標,市屬減虧國企占虧損國企戶數比例、市屬扭虧國企占虧損國企戶數比例達到階段性目標,融資平臺公司壓減數量也在有序推進。
接下來,市人大常委會將持續聽取審議國有資產管理情況報告、“小切口”專項子報告,完善國有資產管理重大事項通報報告機制。
多方發力
挖掘盤活潛力增強盤活質效
2024年以來,市人大財經委與市國資委密切溝通協調,督促其按時報送政企分離改革攻堅周報、月報、季報,同時選擇下屬企業多、改革任務重的市級部門開展專題調研,全面掌握政企分離改革攻堅進展情況。
2024年9月,市六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五次主任會議聽取了市政府關于政企分離改革攻堅情況的匯報,要求政府深入開展專業化整合,加快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扎實做好政企分離改革“后半篇”文章。
資產盤活是加強國有資產管理的重要內容。
為做好常委會聽取審議市政府關于國有資產盤活情況的報告有關工作,市人大常委會組成調研組,深入重慶市中醫藥學院、四川美術學院、重慶市兒童醫院及部分區縣開展實地調研,聽取政府有關部門關于國有資產盤活情況的匯報,深度了解10戶市屬重點國企、10家行政事業單位開展國有資產盤活情況,與15個區縣人大聯動調研國有資產盤活情況,督促政府部門持續推動資產盤活走深走實,不斷挖掘重大項目資產盤活潛力,多方發力增強盤活質效。
2024年11月,市六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二次會議聽取并審議了市政府關于國有資產盤活情況的報告。報告顯示,2024年以來,全市盤活存量資產、回收資金等核心指標均超額完成年度任務,國有資產盤活工作取得積極成效。市政府圍繞“激發資產效能、防范債務風險、助力改革攻堅、促進積極發展”的總體目標,聚焦國有企業、行政事業、國有土地等重點領域和重要資產,扎實推進資產盤活工作;同時,細化目標任務、層層壓實責任,制定了國有資產盤活總體工作方案及行政事業單位、國有企業、國有土地分類盤活工作方案,出臺了價格動態調整、財稅金融支持、考核評價等政策措施,加強統籌調度、全市聚力攻堅,較好完成了階段性目標任務。
對于進一步盤活國有資產,市人大常委會建議,市政府應對標市委關于盤活國有資產的部署要求,加大政府的統籌力度,強化部門協同、規范盤活方式,提升盤活質量和效益;加大閑置資產的處置力度,分類制定處置措施,著力解決歷史遺留問題和制度障礙;拓展資產盤活思路,打破市與區縣、部門之間、企事業單位之間的“壁壘”,推動閑置資產調劑、流動;完善資產盤活激勵和約束機制,按照“三個區分開來”,完善容錯機制,增強部門單位資產盤活的主動性、積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