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久前,九龍坡區十九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次會議對2023年度區級預算執行和其他財政收支審計查出問題整改情況開展了滿意度測評。
相比以往,這次測評有些特別:一張滿意度測評表、26家測評對象,4名列席的區人大代表也作出評價并被計入最終結果。此外,所有的責任部門和單位還就審計查出問題整改情況作了口頭或書面報告。
不少責任部門和單位事后坦言,“真是捏了一把汗,人大監督剛性更足,傳導了壓力,更推動了工作。”
2024年以來,九龍坡區人大常委會緊緊圍繞事關全區改革發展穩定的重大問題及事關群眾切身利益的熱點問題,依法實施財經監督,聚焦審計查出問題整改“后半篇文章”精準發力,推動108項審計發現主要問題整改落實,制定完善工作制度22項、節約工程投資2588萬元。
監督疊加
學校食堂實行集中帶量采購
審計整改是有效發揮審計監督作用的重要一環,是審計監督的“最后一公里”。
近年來,九龍坡區人大常委會創立了“四方兩查三用”審計查出問題整改跟蹤監督工作機制,即打造“人大+審計+代表+專家”的四方協同聯動監督平臺,查整改是否到位、查問題是否再犯等,對重點問題的整改成果長效開展“回頭看”,積極推動審計查出問題標本兼治。
“我們在對往年部分重點問題整改情況開展再監督時發現,部分‘屢審屢犯’的問題還未從根本上扭轉,有部門怕‘丟面子’,對問題短板藏著掖著,也有單位馬虎了事當‘撞鐘和尚’。”九龍坡區人大常委會預算工委相關負責人介紹。
為進一步提升監督質效,九龍坡區人大常委會迭代升級監督方式,首次在督促整改工作中與區委巡察組共同調研,充分發揮各自職能優勢。
監督方式的變化,讓力量更集中、效果更明顯。如2023年度基礎教育政策落實暨專項資金審計,反映出一些學校食堂和小賣部經營中侵犯學生利益等問題,引起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九龍坡區人大常委會在調研中,就如何精準落實區委要求提出具體意見建議。在區人大常委會的有力推動下,區教委在全區學校推行米面油集中帶量采購,上線學校食堂和食堂財務成本兩個數字化監管平臺,全過程監管食材采購、配送、驗收等各環節。
九龍坡區財政局也被邀請參與調研,人大預算監督與財會監督同向發力,將監督成果充分運用到次年預算編制工作中。如針對預算編制不完整的問題,區財政局督促16家單位將可預見非稅收入1722萬元納入2025年預算“一上”編制;針對預算分配下達不及時的問題,2024年7月以來,區財政局已分配下達15.8億元,督促主管部門二次分配4.37億元、對未及時分配的8800萬元收回統籌。
追查更實
108個主要問題整改到位
“針對閑置地塊和邊坡環境整治后的管護不到位問題,是否整改到位?”
“我們加大了巡查與管護力度,已切實將問題整改。”
“這是我們暗訪的結果,照片中公園旁空地上四處散落的垃圾廢渣像城市的‘牛皮癬’。”
這一幕是在座談會上,九龍坡區人大常委會調研組就審計查出問題整改落實情況深入詢問的場景。座談前,調研組就有關問題整改情況進行了暗訪,查詳情、看不足,做到心里有數;座談時,對責任單位亮證據、擺事實、講道理,做到有理有據。
明察暗訪,是九龍坡區人大常委會推動問題整改到位的方式之一。
九龍坡區人大常委會全面優化“方案制定—問題交辦—整改標準—調研組織—分析研判”工作流程,將工作環節提前到審計報告形成階段。2024年8月,區人大常委會預算工委與區審計局研判審計報告初稿,推動審計報告去蕪存菁,更加充實事實骨架和內容血肉,為人大跟蹤監督抓關鍵、攻重點打下堅實基礎。
為進一步提升工作環節針對性,九龍坡區人大常委會預算工委與區審計局聯合召開工作部署會交辦整改任務,梳理各單位報告中出現的問題11條,答疑釋惑,助力各單位整改報告質量提升。在跟蹤監督工作開展期間,調研組共召開交辦會1次、調研座談會21次、實地核查1次、調閱卷宗資料584份。區審計局全程跟進人大調研,會同預算工委對整改報告、印證材料開展“過篩式”聯合審核,推動責任單位交真賬、交實賬。
“在參與人大預算工委組織的調研中,我就加強EPC工程項目管理提出了意見建議,被采納進跟蹤監督報告,讓我深切感受到人大監督與審計監督同頻共振的力量。”九龍坡區審計局項目主審張靜說。
據統計,截至目前,116項審計發現主要問題已整改108項,制定完善工作制度22項,如九龍坡區衛生健康委瞄準大型醫療設備采購風險點,選取超聲類和腔鏡類設備,在全市各區縣中率先探索醫療設備帶量采購,組織專家嚴格審查招標文件。
由點及面
專項資金管理更規范有效
人大代表和預算監督專家參與跟蹤監督、人大代表參與滿意度測評,其實都是九龍坡區人大常委會推進監督工作迭代的內容。
“他們既是有關問題的直接利益關聯者,也是廣大群眾的‘代言人’,整改是否有效,他們最有發言權。”九龍坡區人大常委會預算工委有關負責人介紹。
九龍坡區人大代表曹長琴曾在城市管理部門工作多年,在參與此次監督調研過程中,她就停車位規范設置、工程項目拆除、設施回收管理等工作提出了具體建議,并被采納吸收。在開展滿意度測評時,她鄭重作出了“滿意”的評價。“良言變實策更加具象化,這樣的方式鼓干勁兒、有成就感,也進一步明確了我在閉會期間的履職方向,后續我將持續關注審計查出問題整改的情況。”曹長琴說。
“我提出的加強對鎮街應急物資管理等10余條建議很多都得到了采納,人大審計跟蹤監督的實、細、深讓人非常感動。”預算監督專家李熙介紹。
監督并不止于個案的整改,九龍坡區人大常委會還把共性問題找出來,精準科學、實事求是地提出對策。
此次調研發現我市自然災害救災專項資金管理還需要進一步優化完善。九龍坡區人大常委會預算工委有關負責人介紹,中央和重慶均就自然災害救災專項資金出臺管理辦法,明確使用范圍,包括受災群眾生活救助、保管租賃裝備物資、現場交通后勤通信保障和應急處置、災情統計和應急監測等。在調研中,大家發現,有關部門在實際執行中,均將使用范圍界定在“受災群眾生活救助”,造成歷年來該筆中央和市級專項資金無法有效使用,而在其他區縣也存在類似情況。
針對問題,調研組已梳理形成關于優化完善自然災害救災資金管理的建議,呼吁市級相關部門及時修改完善有關專項資金管理辦法,切實用好專項資金。在市人大財經委和常委會預算工委召開2025年計劃和預算(草案)征求意見座談會時,九龍坡區人大常委會將相關問題進行反映,得到了較好反饋。
不僅如此,2024年12月27日,市財政局、市應急管理局還聯合印發了《重慶市自然災害救災資金管理實施細則(暫行)》,就航空消防補助資金、應急物資采購等均進一步明確,確保專項資金切實用在“刀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