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是我國的多發病、常見病。數據顯示,我國糖尿病患者已超過1.4億。有研究發現,低碳飲食有助于穩定血糖,改善胰島素抵抗。糖尿病患者可以在規律用藥的基礎上,在醫師指導下嘗試。
飲食與糖尿病病情密切相關
糖尿病有1型和2型兩種分型,其中2型糖尿病較為常見,約占我國糖尿病患者人數的90%。1型糖尿病的發病,主要與自身免疫缺陷、遺傳因素等相關。2型糖尿病主要表現為胰島素抵抗和胰島素分泌相對不足。其誘因比較復雜,可能與遺傳、妊娠、肥胖、不良飲食習慣、缺乏體力活動多種因素相關。其中,飲食結構不合理、膳食能量攝入過多,是導致2型糖尿病的重要原因。
糖尿病是一種慢性、進展性疾病,患者的日常行為習慣和自我管理能力是影響病情的關鍵因素。除使用藥物外,進行運動、飲食等方面的管理,也是糖尿病的重要“治療措施”。糖尿病患者堅持熱量適當、結構合理、營養均衡的飲食習慣,有助于改善整體健康狀況,維持良好的血壓和血脂水平,穩定血糖,延緩病情進展,減少相關并發癥的發生。
低碳飲食有利于穩定糖尿病病情
根據《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對于我國健康成年人來說,碳水化合物應提供每日膳食總能量的50%~65%。人們日常飲食中的碳水化合物來源包括大米、小麥等谷物,土豆等根莖類蔬菜,水果和糖等。低碳飲食指減少飲食中碳水化合物的占比,同時增加蛋白質和脂肪的食物比例。這樣可以改變身體的能量代謝方式——從主要以葡萄糖供能轉為利用脂肪、酮體供能。低碳飲食模式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幫助“糖友”穩定病情:
1.控制血糖
有研究發現,相較于常規飲食模式,低碳飲食可降低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糖水平、餐后2小時血糖水平,減少血糖波動,降低糖化血紅蛋白水平。
2.改善胰島素抵抗
胰島素抵抗是糖尿病的重要發病機制。一些研究發現,低碳飲食可以改善糖尿病患者的胰島素敏感性,從而延緩病情進展。
3.控制體重
肥胖會導致胰島素抵抗,從而誘發、加重“糖友”的病情。對于肥胖、超重的“糖友”來說,及時減重有利于控制病情。有研究發現,低碳飲食可以在短期內顯著降低體重。在該研究中,超重、肥胖患者接受低碳飲食干預后,其體重、身體質量指數、腰臀比等指標,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患者執行低碳飲食的時間越長,相關指標下降得越明顯。
此外,低碳飲食還有助于降低糖尿病患者的血脂水平,輔助降低糖尿病相關并發癥風險。
低碳飲食該怎么吃?
1.根據醫師建議確定每日攝入量
一般認為,低碳飲食是指:碳水化合物提供的熱量占總食物能量的20%~35%,脂肪供能占比為15%~30%,蛋白質的供能占比為50%。具體來說,“糖友”可以在醫師、營養師的指導下,根據自己的健康狀況、體重、活動水平、是否需要減重等因素,計算每日所需的總熱量,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質的供能占比。患者應嚴格按照飲食計劃安排一日三餐。
比如,一位體重60公斤的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醫師為其確定的全天飲食總熱量為7200千焦(約1800千卡),碳水化合物供能占總熱量的30%,蛋白質占40%,脂肪占30%。按照比例,這位患者每日可食用碳水化合物135克。根據不同食物每百克所含碳水化合物的量,這位患者一天大約可以食用200克山藥,150克米飯,200克蘋果,150克芹菜,100克土豆,100克黃瓜,100克西紅柿。
2.優選血糖生成指數低的碳水化合物類食物
不同種類的碳水化合物類食物,血糖生成指數有高有低。建議患者優先選擇血糖生成指數低的碳水化合物類食物,避免餐后血糖發生劇烈波動。
(1)主食:相較于口感較好的精制主食,谷薯雜豆類食物的血糖生成指數較低,飽腹感強,而且富含維生素、礦物質。建議您盡量用這類食物代替部分精制主食食用。
(2)果蔬:血糖生成指數較低的蔬菜有菠菜、洋蔥、黃瓜、苦瓜、蓮藕、豆芽菜等;水果有櫻桃、草莓、柚子、獼猴桃、梨等。建議每日食用蔬菜500克,適量食用水果。
(3)零食:糕點、薯片等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零食,其中糖、油含量高,升糖指數高,不建議糖尿病患者食用。
3.低碳飲食的三餐分配
患者應合理安排一日三餐,定時定量食用。早餐提供的熱量應占全天食物總熱量的25%~30%,午餐占30%~40%,晚餐占30%~35%。
早餐應以蛋白質類食物為主,可以吃一個雞蛋,喝一杯牛奶泡麥片。一杯黑咖啡、少量堅果、一片全麥面包,搭配一個雞蛋,也是不錯的選擇。午餐可以適量攝入主食,搭配肉類和蔬菜。例如,可以選擇吃一小碗糙米飯,一塊雞胸肉或瘦牛肉,搭配蔬菜沙拉。晚餐應以肉類和蔬菜為主,減少主食攝入量。可以選擇烤雞胸肉、蒸魚或煮牛肉等,搭配適量少油炒制的蔬菜。
低碳飲食期間的注意事項
1.密切監測病情
低碳飲食期間,患者應定期測量血糖、血壓、體重等相關指標。如果飲食結構調整后,血糖發生明顯波動,或者出現不適癥狀,應及時就診咨詢,由醫師確定是否需要調整飲食方案。
2.控制飲食總熱量攝入
患者應嚴格控制每日攝入的總熱量,避免因為過量食用富含蛋白質、脂肪的食物,導致體重增加,影響血糖控制。
3.碳水化合物所占比例不宜太低
人體攝入的碳水化合物比例如果太低,機體會大量分解脂肪以產生能量,產生過多酮體,可能誘發酮癥酸中毒,嚴重時可能危及患者生命。《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指出,不建議糖尿病患者長期采用極低碳水化合物膳食。因此,糖尿病患者進行低碳飲食應講究適度原則,碳水化合物的供能比例不應低于總飲食熱量的26%。
多管齊下、控制病情
低碳飲食模式僅是一種輔助改善糖尿病病情的飲食管理手段,對于血糖的改善效果有限。要想有效控制病情,患者必須堅持進行藥物治療,同時適當運動。希望每一位“糖友”都能做好自我管理,保持病情穩定,保證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