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人的印象里,生孩子是個困難、漫長的過程,因此普遍認為生得“快”一點,能減少產婦的疼痛,有利于母嬰健康。但事實并非如此,您可能不知道,有一種產科急癥便是“孩子生得太快”所致。本文將帶您了解會給產婦和新生兒造成嚴重健康威脅的急產。
什么是急產?
正常分娩的情況下,從規律宮縮開始到胎兒、胎盤娩出為止,初產婦需16~18小時,甚至更長的時間;經產婦則需要6~10小時。急產指孕28周以上的初產婦宮口擴張速度大于5厘米/小時,經產婦宮口擴張速度大于10厘米/小時,宮口迅速開全,總產程小于3小時。簡單來說,急產指產婦從開始出現規律宮縮到娩出胎兒,分娩全程不超過3小時。
急產的危害
1.急產對于產婦的危害
對于初產婦來說,正常情況下,宮頸口從打開一指到十指全開,需要12個小時左右,經產婦需要8個小時左右。產婦有充分的時間等待宮頸逐漸變軟、變薄并充分擴張,以便胎兒順利通過。
但急產的產程過快,宮縮的力度過強、頻率過快,產婦的宮頸、陰道在這么短的時間得不到充分擴張,極容易發生宮頸、陰道、會陰撕裂傷。同時,急產時宮腔內壓力驟然升高,容易使羊水進入產婦的血液循環,增加發生羊水栓塞的風險。急產過程中子宮過度收縮,胎盤娩出后可能出現收縮乏力的情況,會大大增加產后大出血發生的可能性。
2.急產對于胎兒的危害
對于胎兒來說,宮縮過于劇烈,可能影響胎盤血液循環,提高胎兒窘迫、新生兒窒息的發生風險。同時,生產速度太快,胎兒短時間內承受宮內和外界的壓力變化,可能發生顱內出血。若胎兒迅速下降,胎兒肩部受產道擠壓,可能發生鎖骨骨折等問題。此外,如果來不及送醫,分娩發生在家中,消毒不到位可能導致母嬰感染。
高危人群可提前入院待產
既往順產過一次或多次者,尤其是與上一胎分娩間隔時間比較短的孕婦;有急產史的經產婦;子宮頸比較松,胎兒體重輕、頭圍較小的孕婦;孕晚期特別勞累,長時間乘車坐船,情緒起伏極大的孕婦;罹患貧血、甲亢、高血壓等疾病的孕婦。建議上述急產高危人群規律產檢,遵醫囑完善相關疾病的治療,可以提前入院待產,確保生產安全。
科學應對是關鍵
急產產婦會突然出現腰腹墜痛感,短時間內出現規律的下腹痛,羊膜破裂,伴隨強烈的排便感。此時,產婦及家人應保持鎮定,撥打120急救電話,同時在專業人員的指導下正確應對。
如果來不及趕往醫院,可根據120接線員的指導在家中分娩。產婦應平躺待產,以免羊水快速減少造成胎兒缺氧、窒息。可用枕頭或靠墊墊高臀部,在臀部下墊上無菌護理墊或干凈的毛巾,以防感染。分娩過程中,產婦應聽從專業指導正確發力,以免造成撕裂傷。
家屬應做好手部消毒,待胎兒肩部露出時,用手輕輕托住胎兒的頭部、身體,緩慢向外提拉,不可用力拖拽。胎兒娩出后,用潔凈的毛巾擦干凈寶寶身上的分泌物,及時清理口鼻。如果寶寶沒有哭聲,可輕拍其足底使其哭出聲。清潔身體后,用干凈的衣物包裹住寶寶,避免其失溫。盡量讓寶寶側躺,以免發生誤吸。請勿自行剪斷臍帶,應等救護車到達后,由醫護人員在無菌環境下操作,避免發生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