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對基層教育時間有明確要求的法規性文件涉及各類條例、規定、辦法、規范等,以此為依據,就精準落位教育時間問題,提出以下思考建議。
一、通過合理計劃統住教育時間
《軍隊思想政治教育規定》(以下簡稱《規定》)明確,各級政治工作部門應當加強對思想政治教育時間的統籌管理;旅(團)級單位、基層單位自主安排思想政治教育的時間,分別不少于年度教育時間的20%、40%。教育計劃是組織實施思想政治教育四個步驟的首要環節,定實定細計劃是教育時間精準運行的有力保障。制定教育計劃是旅營連三級自上而下制定、自下而上反饋的過程。旅政治工作部應當根據上級有關部署要求和部隊實際,通常年初擬制年度思想政治教育總體方案;旅每月結合首長辦公會統籌工作、確定“兩表”;政治工作部擬制次月教育計劃,明確上級和旅本級組織的教育,包括當月組織的黨(團)課,經本級黨委審定后于當月月底前下發;基層營級單位結合實際細化完善,月底前將教育計劃報政治工作部門審核備案。教育計劃要統住三個要素:統類型,區分主題教育、基礎教育、經常性思想教育,明確相應教育類型;統內容,區分教育主題、授課內容和理論學習等,明確基本信息;統形式,區分“旅統一籌劃組織”“營連組織”“營連自主安排”等,明確各級分工,確保旅、營、連自主安排思想政治教育的時間符合規定要求。
二、建立以分鐘為基本單元的課時制度
當前旅級部隊經常處于動散狀態,工學矛盾突出、大塊時間缺乏時,可通過教育課時積累計算教育天數。科學劃定時長。研究表明,不考慮個體差異情況下,成年人注意力集中時間為40分鐘。在法規要求每天不少于7小時的框架內,劃分到課時、精確到分鐘,通常按照上午4課時、下午3課時安排,每課時40分鐘,節間休息10分鐘,力爭最好聽課效果。設置機動時間。考慮到基層上午操課前的衛生整理、操課后的午飯準備,下午操課前的起床狀態恢復,在上午前20分鐘、后20分鐘,下午前20分鐘,分別設置三個教育機動時間,用于視頻觀看、分享交流、配合活動等,狀態預熱、調動興趣、增強回味。合理調配內容。同一天內不同時段,官兵興趣點不同,所產生的熱情也不同,一般由上午至下午呈現參教熱情由高漲到低落的過程。基于這一點,把理論灌輸、臺上講課、教材學習等形式的內容靠前安排,把討論交流、開展活動、觀看視頻等形式的內容靠后安排,保證官兵始終以較好狀態接受教育。
三、據實確定補課時長
政治教育是全員的,沒有“旁觀者”“局外人”。一些單位明確,“按照‘誰組織、誰負責’的原則,抓好未參加教育人員補課”“營以上單位的集中授課要留存錄像,缺勤人員補課要原汁原味觀看”。對因遂行任務、值班執勤、休假住院等未參加集中教育的人員,要結合實際情況落實補課要求。當日缺課當日補。對當日擔負值班值勤、臨時公差勤務人員,利用晚上新聞后的時間,由政治指導員或指定干部組織補課,可根據當天教育內容靈活把握補課時間,通常不少于2課時;缺課人員超過1/3時組織集體補課,通常由授課人采取現場授課的方式組織,可通過慕課系統組織全旅補課,并全程錄像;因特殊情況二次缺課的,由所在營連擇機利用錄像補課。長期在外集中補。出差、休假、住院等在外人員,歸隊后由所在單位指定專人,對基礎教育和經常性思想教育組織要點提醒式補學補課,歸隊當周或次周內完成。重要內容全課補。對重要學習教育采取一課講多遍、觀看錄像等方式補學補課,不壓縮時長,不簡化內容;可由旅、營、連三級組織,不強制要求哪一級,但要確保補課質效。應時教育及時補。對時效性很強、感染力很足的課程,當天課后由所在單位政治指導員或指定干部選擇合適時間,以電話、視頻等方式對所有在外人員進行要點串講,做好教育引導和提醒提示。
四、合理整合、結合、融合提高教育單位時效
《規定》明確,業務性學習教育通常由相關業務部門結合訓練、管理等工作組織實施。梳理基層周期性落實的教育內容,既有戰備教育、“四反”教育、黨史學習教育等專項教育,也有經過審批后的安全保密、愛國衛生、心理健康等業務性教育。旅級機關應在相對穩定的時間框架下,進一步搞好整合、結合、融合,提高時間質效。整合內容。因任務沖突等原因,確有個別業務性學習教育需要占用思想政治教育時間,政治工作部門在統籌時,可以有機整合成一堂綜合課。實踐總結,應把網絡安全常識、手機使用管理、“四反”教育、網賭網貸“四合一”,組織“莫讓手機變手雷”綜合教育;把節日戰備、廉潔過節、嚴禁酒駕、官兵關系融合到一起,組織節前綜合教育。結合層級。政治教育圍繞人來做,針對不同群體開展不同教育會起到“時半功倍”的效果,分層分級組織教育不僅是方式方法的區分,更是時間利用率的提升。融合資源。政治教員要集優用好上級教育資源,同時注意吸收本單位的鮮活事例素材“二次備課”,縮短日常教育備課時間,提高備課質量。
五、以督導時間落實為杠桿提升教育質效
《規定》指出,組織實施思想政治教育應當結合單位實際、人員類型和任務特點,靈活運用方式方法。《以實際成效檢驗思想政治教育辦法(試行)》明確要求檢驗教育時間、人員、內容、制度落實。思想政治教育“四落實”中,時間落實排在第一位。考查在教育組織實施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時間保障不力是其中重要一項。旅級機關在規范落實教育時間過程中,應動態督導、常態檢查。查時間與人員的覆蓋率。教育抓得好不好,先看人頭齊不齊。沒有官兵會天生“自帶覺悟”“聽話托底”,可以免于教育。要像重視“戰損率”一樣重視教育的“參與度”“覆蓋率”。要以連為單位,落實課前查人、課后考勤、及時補課,政治機關應具備實時觀看各點位教育課堂的設施基礎,不定時查驗考勤、視頻抽點,防止人員“跑冒滴漏”,影響教育質效。查時間與內容的效費比。基層組織教育不能“隨便搞、多亂雜”,更不能“時間到、任務了”。旅級政治機關重在時間調控,按照基層自主安排教育時間比例要求和各類型教育時間基本劃分,分別計算教育時間,確保合理均衡;營連重在時間分配,充分考慮時間承載能力,重要內容多用時間精講,業務性教育精練時間說清,提高效費比。查時間與形式的契合度。政治教育以質效為要,脫離實際求形式、為了活動搞活動,到頭來只會“竹籃打水一場空”。通過推門聽課的方式,聽授課內容,看課堂狀態,問受教情況,定期查核教育形式的科學性和時間安排的合理性,既查少也查滿,真正讓時間利用更高效;營連要進一步端正認識,切忌脫離實際、貪多求大,推動教育時間精準落位、有的放矢。
六、加強教育硬件建設提升時間質效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好的教育設施能為組教施教提供強有力支撐,反之,當切換一頁PPT需要半分鐘時,必然造成時間流失、質效降低。要讓教育時間精準落位,必須在硬件設施建設上下功夫、用真勁。建設多媒體教室。依托營連俱樂部,購置高流明投影儀、大尺寸電動幕布、壁掛音箱、授課話筒等基本教學設施,建設具備實用性、美觀性、功能性、集成性的一體化、多媒體教室,實現授課、集會、文娛等功能。升級信息化系統。結合政治工作信息中心建設,接入具備攝錄功能的慕課系統,購置配套設備、改造會議系統,實現主會場、大俱樂部、營連教室、指導員之家、田徑場之間的互聯互通功能。使用現代化設備。視情為中校以上軍官配置“體會式”電子理論筆記,激發自主學習內生動力;著眼拓展思想政治教育開展形式,滿足新時代官兵“口味”,為基層官兵配備掌上學習終端,實現“視頻同步看、觀點同步學、好書同步閱”,提高教育時間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