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充分認識戰時紀檢監察工作的重要性,警惕可能存在的不正確執紀方式,進一步優化組織結構,聚焦重點工作,加強專業培訓,創新監督方式,更好地發揮戰時紀檢監察工作的質效。
一、戰時紀檢監察工作的重要性
(一)紀檢監察工作是樹好世界一流軍隊良好形象的重要措施。紀檢監察工作在戰時的表現直接影響軍隊的形象。建成世界一流軍隊,不僅體現在軍事裝備、指揮水平上,更體現在作風紀律上。一是展示正面形象。確保軍隊在戰時能以高度紀律性和嚴謹作風執行任務,嚴格遵守戰時條例和保持人道主義立場,展現令人信賴和尊敬的力量,維護人民軍隊的良好形象。二是提升國際認同感。紀檢監察工作能促使軍隊在戰時保持正義、克制和理性,避免濫用權力、破壞和平的行為,增強國際社會的信任感與支持度,為國家爭取更多的國際認可與外交空間。三是弘揚優良傳統。作風優良是我軍在長期斗爭中形成的寶貴精神財富,通過紀檢工作保證紀律嚴格執行,使部隊在戰時保持作風過硬、紀律嚴明的本色,為建成世界一流軍隊推出一張響亮的“名片”。
(二)紀檢監察工作是確保軍令政令通暢的有效手段。通過紀檢監察,杜絕軍令傳達的“中梗阻”現象,保障從上到下的指令快速執行,確保指揮鏈條的高效運作。一是強化命令的嚴肅性和一致性。在復雜多變的戰時環境中,紀檢監察通過嚴肅處理任何形式的違抗或延誤命令行為,樹立令行禁止的鐵律,不僅強化命令的權威性,使官兵在面對命令時嚴格遵守紀律,還能增強軍令在執行過程中的穩定性,避免因個人或局部因素導致命令被曲解弱化。二是提高各級指揮員的責任意識。紀檢監察工作通過問責機制,促使指揮員在命令傳達與執行中做到精準無誤,不推諉、不拖延,明確自身的職責范圍和責任底線。三是確保軍令政令直達基層神經末梢。戰時情況復雜,往往要求基層單位迅速反應,因此紀檢監察工作通過約束和監察,確保每一個官兵都能在第一時間收到并理解命令,避免信息傳達不及時或理解偏差,有效提高戰時部隊整體執行力。
(三)紀檢監察工作是維護內部團結和提升戰斗力的根本保障。紀檢監察能夠防范可能出現的腐敗行為,避免權力濫用對部隊內部的破壞,促進形成風清氣正的環境。一是提升官兵紀律意識。在戰時環境中,官兵面臨的任務和壓力更加復雜,任何紀律松懈或違反紀律的行為都會對整個部隊的行動造成嚴重影響,通過對違紀行為的及時、嚴肅處理,進一步強化官兵對軍紀的敬畏感和自覺性,確保令行禁止、紀律嚴明。二是促進公平公正氛圍。監督部隊的各項管理和獎懲措施,確保在人員晉升、任務分配、物資分配等方面做到公開透明,杜絕暗箱操作或徇私舞弊,營造公平公正的氛圍,激發士氣和戰斗力,避免因不公待遇引發的消極情緒。三是防止權力濫用。特別是對于各級指揮員,通過監察約束和監督權力,確保在戰時能夠嚴格依法依規行使職權,保證部隊各級向著打贏目標協同發力、同向發力。
二、戰時紀檢監察工作需警惕的主要問題
(一)警惕“蜻蜓點水式”執紀。“蜻蜓點水式”執紀指的是在執紀過程中走馬觀花,不深入不細致。這種不負責的監督執紀容易忽略重要問題。一是無法真實反映出部隊中存在的隱患。導致問題隱性化,如果執紀流于形式、問題未被揭露,可能在關鍵時刻爆發,對作戰任務產生重大影響。二是損害官兵的信任。官兵若發現執紀走過場,可能對紀檢部門失去信任,不愿主動反映問題。三是削弱執紀權威。監督不到位會影響紀律的約束力,使官兵對紀律規定不夠重視,破壞紀律嚴肅性。
(二)警惕“抓大放小式”執紀。“抓大放小式”執紀指只關注重大問題、忽略小問題的執紀方式,容易導致小問題拖大、大問題拖炸。一是小問題積累成隱患。戰時環境下,小問題可能迅速惡化成為大隱患,紀檢監察必須注重細節,從細枝末節處著手,透過現象發現問題本質。二是助長紀律松懈氛圍。忽視小問題容易讓官兵認為小錯誤不會受到處罰,導致紀律松懈、管理松弛、作風松散,影響作戰任務的執行。三是嚴重危害部隊安全。在戰場上,一個微不足道的失誤就可能招致滅頂之災,俄烏沖突中俄軍士兵未經允許使用手機發布視頻,被烏克蘭精準鎖定位置,造成了巨大的人員傷亡。細節的重要性可見一斑。
(三)警惕“欺軟怕硬式”執紀。“欺軟怕硬式”執紀指在執紀時對不同級別人員采取不一致的標準,導致執紀不公平。一是破壞部隊公平氛圍。執紀不公會讓官兵感到不滿,破壞部隊內部的團結穩定,激化內部矛盾,削弱戰斗力。二是損害紀檢監察的公信力。紀檢監察的權威和可信度來自公正執紀,任何偏袒都會損害其公信力,一支沒有信用的紀檢監察隊伍是發揮不出多大作用的。三是影響軍心士氣。若執紀不公,士兵可能因得不到公平對待而喪失戰斗積極性,甚至戰場倒戈。
(四)警惕“不講情理式”執紀。“不講情理式”執紀指執紀時完全不考慮實際情況,容易引起不必要的矛盾。一是激化內部矛盾。過度嚴格、“傻瓜”式、“慣性”式的執紀會導致嚴重內部矛盾,影響官兵情緒,還可能被敵方利用,作為分化我軍內部的有力武器。二是影響紀律執行效果。執紀中若完全忽視人性和情感,可能導致官兵對紀檢監察部門的抵觸、反感,加之戰場環境的復雜,很容易衍生出其他諸多問題。三是違背執紀的初衷。正確的執紀應體現情理法結合,考慮到實際情況不能一概而論,要將制度和現實情況有機結合,不能為了執紀而執紀,或者“指標式”執紀,背離執紀原則和方向,本末倒置,防止“打贏的催化劑”演變為“失敗的加速器”。
三、優化戰時紀檢監察工作的建議
(一)優化組織結構,明確責任分工。戰時紀檢監察工作,要突出任務特點,結合實際明晰責任劃分。一是黨委統領全局。各級黨委要提高思想認識,將戰時紀檢監察工作作為戰時政治工作的重點內容研究部署,明確具體內容,提出剛性要求,抓好剛性落實,將紀檢監察工作貫穿始終。二是紀委主動擔當作為。戰場局勢瞬息萬變,紀委要主動融入作戰體系,及時發現問題,做到跟蹤問責,快速響應,掃清障礙,排除隱患。三是各級聯動緊密。發揮紀檢監察機關牽頭拉總的監督作用,聯合各部門,加強協作,形成合力,建立戰時監察體系。
(二)聚焦工作重點,推動工作落實。戰時紀檢監察工作的重點是提升戰斗力,確保部隊能打仗、打勝仗,要扭住重點、抓住主干。一是加強戰時思想教育。要突出維護黨的紀律,開展戰時法規、黨紀軍紀教育,強化官兵紀律觀念。二是加大監察力度。監督各級黨組織是否堅決貫徹上級指示,是否有侵占、挪用等行為,有無違反保密規定等。三是從嚴執紀問責。要嚴厲打擊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和違規違紀現象,做到嚴肅查處,快查快辦,減少中間環節,提升工作效率,保證工作質量。
(三)加強專業培訓,增強執紀能力。紀檢監察隊伍必須專業化,才能讓黨委放心、部隊認可、官兵服氣。一是定期組織戰時紀檢培訓。通過模擬演練、案例分析等方式,提升紀檢監察隊伍的專業素養和道德修養,防止“裁判員”變為“運動員”。二是注重法律法規學習。強化紀檢監察隊伍的法紀意識,做到在執紀中依法行政,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避免濫用權力。三是提升綜合能力。要提升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升對問題線索的敏感度和分析能力,提升依靠法規制度高效開展監察工作的能力。
(四)創新監督方式,適應戰時變化。戰時紀檢監察工作是一個動態的過程,必須打破常規,不能因循守舊,要采取創新性對策措施。一是善于結合融合。作戰期間,部隊任務重、官兵壓力大、工作轉換迅速,必須結合任務、緊貼作戰開展監察工作。二是善于發動群眾。發揮好我軍優良傳統,及時公布監察舉報電話,激發官兵主人翁意識,提升官兵認可度。三是善于抓早抓小。堅持預防為先、教育先行,科學分析形勢、找準對策,實踐運用監督執紀“四種形態”,糾治戰時可能出現的亂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