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雖遙,追則能達;愿雖艱,持則可圓?!笔橇暯娇倳浽谛履曩R詞里的經典金句,激勵人們追夢奮斗、自強不息。
“夢雖遙”,世間所有的夢都和現實有一定距離,有的近在咫尺,有的遠在天邊,有的順風順水,有的困難重重。但“追則能達”,只要經過我們的不懈努力,艱苦奮斗,都能追夢成功,實現奮斗目標。
日有所思,夜有所夢。古往今來,人皆有夢,人人都會做夢,人人都在做夢。夢,就是人生的計劃、目標、理想。晉人陶淵明在《桃花源記》里描寫的夢,是安居樂業,豐衣足食;水稻專家袁隆平的“禾下乘涼夢”,是瞄準高產雜交水稻;微電子學家黃令儀鞠躬盡瘁,殫精竭慮,做的是“中國芯片夢”;天文學家南仁東孜孜矻矻,朝乾夕惕,做的是“中國天眼夢”;還有今天我們無數人為之奮斗的強國夢,更是在為自己也為后代而奮斗。
不論個人還是國家的夢,都要經歷三個階段:做夢、追夢、圓夢。這是三個緊密銜接的環節,環環相扣,缺一不可。用國學大師王國維的三境界論來說,做夢就好比“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要高瞻遠矚,志向堅定。追夢是“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也是最艱辛最關鍵的一環,需要付出艱苦的勞動,花費大量的時間精力,堅持和毅力最為重要。遺憾的是,許多人就是在這個環節止步了,走不下去了,偃旗息鼓了,追夢也就成了一句空話。圓夢是“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能走到這一步,好夢成真,美夢變現,才是真正的勝利者,為夢想畫了一個圓滿的句號。
做夢是起始階段。萬事開頭難,這個階段最重要的是,夢要做得科學、理性,可行性強,有實現可能,那么,以后的路徑就順暢了,就不會走彎路、做無用功,以后的每一步奮斗、每一點努力,都會離夢想更近,“追則能達”。反之,如果這個夢做得不對,不現實,弄不好就成了黃粱美夢、春秋大夢、白日夢、不可能實現的夢,就等于開了一個錯誤的頭,后邊的路就很難走下去,也不可能有個好的結果。因而,這個階段就是要提出一個高質量的又有實現可能的夢。
第二階段是追夢,也是最關鍵、最核心的階段。在這個階段,需要艱苦付出、拼搏奮斗,需要廢寢忘食、夜以繼日,需要臥薪嘗膽、埋頭苦干,不管遇到再大困難都不低頭,硬著頭皮往前沖,一路坎坷,一路奮斗。新中國剛成立時,一窮二白,百廢待興,我們有電燈電話夢、拖拉機夢、汽車夢、飛機夢、輪船夢;后來,我們又有火箭夢、導彈夢、衛星夢、高鐵夢、航天夢,經過幾代人的不懈奮斗,都已一一變成現實,夢想成真。今天,為了新的更大的夢想,我們還要繼續發揚艱苦奮斗精神,勠力同心,再創輝煌。
第三階段圓夢,是夢的收官、夢的實現,能走到這一步的人,都是英雄好漢、無畏勇士。磨難,困頓,挫折,失敗,不斷在大浪淘沙,優勝劣汰。追夢大軍的最后勝利屬于那些百折不撓、千錘百煉、意志堅定的人,他們愈挫愈勇、屢敗屢戰,笑到了最后,以成功者的姿態傲立世間,把夢想變為現實,收獲勝利的果實。
“夢雖遙,追則能達?!蔽覀兌际亲穳羧耍卦诜较蛘_,貴在堅持不懈,難在矢志不渝,贏在水滴石穿。愿你我能并肩前行,同舟共濟,在一個有夢的時代,勇于做夢,更善于追夢,并能夠圓夢,“我欲因之夢寥廓,芙蓉國里盡朝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