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主席強調:“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學習和掌握其中的各種思想精華,對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很有益處。”一線帶兵人作為培養官兵的“先鋒官”“引路人”,要深刻領悟重要論述的內涵要義,善用優秀傳統文化鑄魂育人。
以家國情懷強化忠誠信仰。一線帶兵人要善于運用這一優勢,深入挖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精神富礦,不斷以家國情懷強化官兵忠誠信仰。厚植家國同構的思想基礎。要注重講政治與講傳統相結合,善于將“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等家國理念融入理想信念、忠誠信仰等教育,在闡釋優秀傳統文化關于個人、家庭和國家相互依存、彼此支撐的內在邏輯中,打牢官兵忠誠于黨、忠誠國家的思想基礎。夯實參軍報國的價值追求。要彰顯軍人職業的使命導向,通過倡導“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等擔當精神,明確每名官兵的奮斗和努力都關乎黨和國家事業的興衰成敗,進而使官兵清醒認識自身肩負的責任和奮斗的意義,夯實為黨盡心、為國效力的使命自覺。篤行服務人民的宗旨意識。要注重在歷史傳承中溯源為民初心,借鑒“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等奉獻情懷,弘揚古代先賢先人后己的崇高品德,引導官兵牢固確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意識和實踐導向。
從兵家典故汲取練兵勢能。一線帶兵人在謀抓備戰打仗主責主業的過程中,可以充分運用優秀傳統文化蘊藏的經典戰例、名將典故等鮮活歷史素材,剖析戰爭規律、研討制勝機理、總結抓訓經驗,凝聚起官兵練兵備戰的強大勢能。在戰斗精神方面,借鑒秦末巨鹿之戰、唐初虎牢關之戰等以少勝多經典戰例,剖析其中蘊含的不畏強敵、敢打敢拼、視死如歸的精神勇氣,明確頑強的戰斗精神是官兵最優秀的精神品質、是戰斗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實現對“一不怕苦、二不怕死”戰斗精神的具象化解讀。在戰斗能力方面,引用祖逖聞雞起舞、劉琨枕戈待旦等歷史典故,啟示官兵戰斗能力的生成取決于自我加壓的程度和刻苦訓練效度,進而引導官兵自覺投身軍事訓練火熱實踐,不斷提高履行使命任務的素質能力。在戰斗作風方面,介紹岳家軍、戚家軍等名師勁旅,闡明令行禁止、聽令景從的戰斗作風和紀律養成是一流軍隊的必備特質,是軍隊無往不勝的重要保證,不斷提高官兵對紀律規矩的認同感和接受度。
用君子修養培樹道德品行。一線帶兵人要善于找準立德樹人與君子修養之間的公約數和結合部,用君子風骨引領官兵,用君子標準培樹官兵。培樹博學進取的觀念。“業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毀于隨。”要加強科技強軍、人才強軍戰略貫徹落實,以高水平的理論素養、科技思維、操作技能支撐未來信息化智能化戰爭對軍事人才的需要。培樹誠信正直的秉性。“言必誠信,行必忠正。”在日常訓練工作中,鼓勵官兵在受領任務后全力以赴、竭盡所能,不達目的不罷休、不達目標不放松,以軍人高標準的誠信砥礪使命任務的必達。培樹慎獨慎微的品格。“慎微防萌,以斷其邪。”要教育官兵養成廉潔自律的品格,在各種誘惑和考驗面前保持頭腦清醒和意志堅定,不侵占一絲利益、不貪圖一點虛名,時刻以嚴格自律約束自身、要求自己,不斷展現革命軍人好樣子、維護人民軍隊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