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工作亮點
(一)產能規模持續增長
大中型煤礦產能占比進一步提升,全年釋放煤炭產能615萬噸/年。
新增電力裝機133.81萬千瓦,完成燃煤機組改造258萬千瓦。
(二)供給總量持續增加
全年完成原煤產量6860.1萬噸、同比增長6.88%,完成發電量505億千瓦時左右,原煤產量和發電量均達到歷史新高。
累計供應長協電煤1686.6萬噸,履約率達101%。
七大火電廠存煤391.70萬噸、同比增長51.25%。
(三)保障能力持續增強
設置11個煤炭礦區(含3個國家級、8個省級),規劃后規模1.8億噸/年。
全市現有煤礦總規模11403萬噸/年,生產煤礦中90萬噸/年及以上規模的數量達到28處、規模5270萬噸/年,產能占比達65.79%,生產煤礦平均單井規模86.13萬噸/年。
全市電力總裝機達1474.38萬千瓦,其中,火電裝機1010萬千瓦。
(四)項目支撐持續強化
全年獲得各類上級獎補資金4.85億元。
大灣煤礦露采項目取得開工備案,楊山煤礦露采項目、貴州能源水城燃煤發電項目正式開工建設。
八八煤礦、馬依東一井露采項目礦區規劃獲批。
西南地區首個采用超超臨界二次再熱技術的盤江新光燃煤發電項目全面建成投運。
盤州500kV輸變電工程建成并網。
水城陡箐儲能電站(一期)建成并網,六盤水市儲能產業實現“零突破”。
水城區煤炭儲配中心項目率先在全省實現煤炭儲配功能。
(五)安全防范持續增強
緊緊圍繞“防風險、促發展”專項行動,重點提升災害防治、風險管控和安全保障“三個能力”,推動煤礦安全生產工作實現“四降兩遏制”。
2025年重點工作
(一)主要預期目標
新增釋放產能500萬噸/年以上,完成原煤產量7200萬噸。
新增電力裝機252萬千瓦,完成發電量540億千瓦時。
(二)聚焦煤炭板塊
圍繞“產、洗、運、配、銷”五個環節做足煤炭產業支撐,有效發揮六盤水市特殊煤種經濟效益,著力鞏固提升特色優勢產業。
(三)聚焦電力板塊
推動盤南、大灣電廠首臺機組并網發電,強化新能源項目建設,進一步擴大電力裝機規模,著力推動能源結構優化調整。
(四)聚焦煤層氣(煤礦瓦斯)板塊
加快推進煤層氣“增儲上產”,推動地面煤層氣產量突破1800萬立方米。
加大煤礦瓦斯精細化、規模化抽采利用,著力培育發展新興產業。
(五)聚焦科技賦能
扎實推進煤礦智能化三年提升行動,指導煤礦企業積極開展急傾斜煤層機械化開采、煤炭綠色智能開采、高效分選加工、生態保護與修復、煤與瓦斯共采等關鍵技術研究,全面推動煤礦頂板協同支護技術推廣,協同開展煤矸石填溝造地試點示范。
加強電網調峰儲能和智能化調度能力建設。
著力培育發展能源領域新質生產力。
(六)聚焦能源安全
加快煤炭保供中心建設,全力做好天然氣和電煤供應保障,著力增強供應保障能力。
(七)聚焦“防風險、促發展”
深化安全穩定防護體系改革,健全完善煤礦企業安全主體責任、安全監管責任和安全防護“三大體系”。
加大監管隊伍履職能力培訓,充分激活基層監管“神經末梢”,大幅提升煤礦本質安全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