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平均停電時間不超過5分鐘,供電可靠率99.999%,達到國際領先水平;中壓線路環網率、可轉供電率、自愈率均達到100%;搭建16個以電鴻物聯為基礎的數字臺區,形成設備數據互聯互通、運維端邊協同的高可靠性供電區域電力鴻蒙生態……
近日,貴州電網建成遵義會議會址核心圈高可靠性示范區(簡稱“示范區”),其緊扣新型電力系統特征,聚焦打造“堅強智能配電網”目標,為解決中心城區供電保障形成了一套可復制、可推廣的新經驗。
科技賦能 設備監測“電鴻”化
“示范區面積約0.65平方公里,地處遵義市老城區,遵義會議會址紀念館、偉大轉折劇場等一批重要紅色旅游資源聚集于此。長期以來,示范區內存在供電負荷密度大、網架結構基礎弱、設備運維效率低等問題,促使我們融入電鴻物聯系統,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貴州電網遵義供電局規劃發展部總經理王浪說。
在遵義會議會址紀念館內,10千伏城民I回002會議會址智能開關箱隨著二次保護裝置分合閘試驗正確,于2024年11月25日正式投入運行。與傳統開關箱不同的是,智能開關箱經“電鴻”化改造,集成電纜端頭在線測溫、在線局部放電測試、水浸監測等10余項功能,實現數據自動采集。
采集的數據“運往”哪?位于貴州電網遵義供電局營配指揮中心內的“示范區看板”,巨大的顯示屏分區展示著風險預警、智慧保供電、停電監測、低壓重過載等設備實時信息,作業員可“一鍵點擊”該看板,精準定位到某個配變臺區或低壓用戶。
“該系統可實現數據的在線監測、匯總、分析,從而實現低壓業務透明化管理?!辟F州電網遵義供電局城區分局總經理李明虎介紹,透明化管理后,示范區內的配網運維方式發生了根本性轉變:以前巡視一遍要3個人手持各種設備,逐項采集數據巡視1天,如今只需1人,就可瞬間遠程巡視示范區內16個智能臺區的環境溫度、設備溫度、電流、電壓、開關實時狀態等信息,故障查找更加精準,運維效率得到極大提升。
此外,貴州電網遵義供電局對遵義會議會址周邊區域的47個臺區進行低壓數據采集全覆蓋改造,對1476塊電能表增加“變-分-戶”關系自動識別功能,以設備地理、物理“雙透明”實現低壓運維透明化管理。
網架升級 夯實電網強根基
深冬時節,遵義市鳳凰南路風景如畫,道路兩側的百余棵梧桐樹枝干掛滿了金燦燦的樹葉。這條貫穿示范區的“金色大道”,一側連接著國家森林公園鳳凰山,另一側連接著紅軍街,車輛和行人往來不絕。
“梧桐樹高達幾米,樹枝常常穿越配網線路,樹障對供電穩定性造成影響。在示范區建設過程中,我們對10千伏城高線和10千伏城賓線進行了入地改造?!辟F州電網遵義供電局規劃發展部副總經理李應林說。
電網改造升級不止于此。貴州電網遵義供電局針對配網自愈率和可轉供電率低的問題,優化示范區內4條10千伏線路負荷分配并增強聯絡,實現任意線路單次故障最大影響范圍不超過5臺配變,且所有分支線路末端均可轉供,同時在全省首批實現主配網協同自愈功能,在發生變電站全站失壓情況下可實現配網線路快速自動轉供;針對上級電源點不夠優化的問題,將110千伏城中變電站3臺主變運行方式調整為分列運行,有效杜絕因上級電源點故障導致示范區停電事件的發生。
此外,貴州電網遵義供電局針對示范區負荷集中、檢修影響范圍廣的問題,通過敷設旁路電纜,采用“旁路電纜+環網轉供電”的方式,實現用戶側檢修“零感知”,同時提級開展綜合檢修管理,實現計劃停電零時戶數。
服務優質 供電保障“零”故障
鳳凰山下,湘江河畔,每當夜幕降臨,華燈初上,偉大轉折劇場在光影的映襯下熠熠生輝。劇場內,讓人熱血沸騰、潸然淚下的紅軍故事正在上演。
該劇場運營管理部負責人羅遠波說:“演出運用大量的現代舞美創新技術,全過程采用程序自動控制,穩定的電力保障至關重要。若在演出過程中出現閃停,則會使程序亂碼造成舞臺和燈光無法復位,影響演出?!?/p>
為此,貴州電網遵義供電局為該劇場建設了10千伏雙回路線路,同時在劇場演出期間開展不間斷值守。羅遠波說:“劇場自2024年1月15日首演以來,觀眾絡繹不絕,截至目前沒有發生任何供電故障?!?/p>
在示范區的中心位置,遵義會議會址紀念館靜靜佇立,每天來此參觀的游客同樣絡繹不絕,單日最高游客量超7萬人次。館內兩臺400千瓦的中央空調源源不斷地輸送著暖和的熱氣,保持恒定溫度。
“我們為紀念館建設了兩臺容量為1000千伏安的配變,并配備UPS雙電源切換裝置,有效保障供電穩定。同時在保供電期間,主動開展應急值守,積極解決供電問題,2024年以來已累計開展保供電工作超百次,做到供電保障‘零’故障?!辟F州電網遵義供電局城區分局“申友強服務隊”隊長申友強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