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8月,我有幸參加國家“春雨工程”文化和旅游志愿服務邊疆行活動。驅車近5000公里,我們來到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伊犁哈薩克自治州塔城地區和布克賽爾蒙古自治縣,實施“文化潤疆”計劃,助力邊疆民族地區文化和旅游高質量發展,促進各民族廣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
咋還不吃飯?
來到和布克賽爾蒙古自治縣,首先面對的是時差。盤錦市與這里的時差有3個多小時,到過盤錦市的蒙古族朋友額爾齊木形象地說:“在盤錦還沒有睡醒就喊你吃飯,來到和布克賽爾太陽總是高高的才餓了,會問咋還不吃飯?”
“和布克賽爾是蒙古語嗎?”
“是的。是以和布克河、賽爾山得名,‘和布克’意為‘梅花鹿’?!?/p>
“好有詩意的名字呀。”
“以前叫和豐縣,1954年改為和布克賽爾蒙古自治縣?!?/p>
這里職工每天上午10點上班,晚上20點下班,22點以后才開始夜生活,要持續到凌晨2點。
早上7點,天開始蒙蒙亮,我迫不及待地走出賽爾賓館去晨練。我發現馬路對過有一家音樂餐廳,幾名哈薩克族的青年男女嘻嘻哈哈地從里面走出來,他們用“和布克賽爾普通話”友好地與我打招呼。
“你們才結束?”我問。
“哈哈,朋友小聚,好久沒有這樣嗨了,也沒有這樣熬夜了,好開心!”一個年輕人答。
望著他們遠去的身影,我突然有一種莫名其妙的沖動——年輕真好。
胡楊林
據說,世界上90%的胡楊在中國,中國90%的胡楊在新疆。胡楊不僅是樹,更是美的符號,力的象征,生命的圖騰。生而千年不死,死而千年不倒,倒而千年不朽。
距和布克賽爾70多公里的鐵布肯烏散鄉有一片胡楊林,我們按照手機導航順利來到這片尚未開發成旅游景點的神秘地帶,大家興奮不已,迫不及待地去探秘、拍照。
聽說胡楊林邊的沙漠上有奇石,大家又全神貫注地去尋寶。
“我找到一塊!看,像不像一只鷹?”我拿起一塊奇石,興奮地給同伴看。
中午,陪同我們的蒙古族姑娘埃潤在林邊的空地支起帳篷,在樹蔭下擺好小方桌,拿出啤酒、礦泉水、西瓜、哈密瓜,還有馕。在新疆“寧可三日無肉,不可一日無馕”,歷史上伽師人就以打馕謀生著稱。埃潤打開音響,渾厚悠揚的歌聲便在胡楊林上空飄揚起來。此情此景,誰能不陶醉?
我對埃潤說:“生活在和布克賽爾真幸福,身邊有這么多的美景?!?/p>
埃潤喃喃地說:“確實很美,不過,這里還沒有對外開放,我也是第一次來玩?!?/p>
“你們平日里不出來游玩嗎?”我問。
“當然出來,不過新疆太大了,美景實在太多了?!?/p>
巖畫群
巖畫群位于和布克賽爾西南,約50分鐘車程,額爾齊木開車,我和劉杰、史維靜同行。
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當你置身于油畫般的草原,再復雜的思緒也會豁然開朗。
“額爾齊木,草原上開車可以任性地橫沖直撞嗎?在和布克賽爾不用考駕照吧?”我逗他。
他樂了,說:“哈哈,哪有那好事,和你們一樣,辦駕照嚴得很?!?/p>
巖畫是遠古先民刻在巖石和崖壁上的圖畫,也叫崖壁畫。巖畫均刻在大小不等的巖石上,有牛、羊、馬、駝、虎、豹、狼、鹿,以及射箭、狩獵、騎馬等內容,形象生動,惟妙惟肖。據說,和布克賽爾的巖畫從東到西綿延10多公里,是罕見的“巖畫長廊”。
我們的車停在一塊刻著“米其根烏必勒巖畫群”的黑色石碑前,一眼望去,草地上滿是大大小小的巖石,太震撼了,大家興奮地跑過去。
“快來看,這上面刻的是羊,好幾只呢?!?/p>
“這上面刻的是牛。”
史維靜一邊拍照,一邊興奮地喊:“我找到一個甲骨文的象形字‘車’!”
劉杰為我們與那塊刻著小鹿的巖畫石拍照留念。
走在巖畫群中,感覺自己是那么渺小,穿越時空,仿佛能聽到先民們在呼喚、在吶喊、在唱歌、在跳舞……那些鮮活的生命呀!他們用自己的方式記錄著最樸實的生活。
大巴扎
“巴扎”系維吾爾語,意為集市、農貿市場,它遍布新疆城鄉。
和布克賽爾的“巴扎”一點兒也不遜色于我們盤錦興隆臺的鉆井市場,可謂內容豐富琳瑯滿目。那天,我和趙世杰去購買土特產,南瓜子、葡萄干、奶酪、薄皮核桃等,新鮮水果自然是以哈密瓜、西瓜為主。
“可以郵寄嗎?”
“可以,不過郵費要自付。”
我選擇了4個“老漢瓜”,攤主熟練地打包,告訴我大約4天左右能郵到。
我和攤主加了微信,攤主說要等快遞取貨時才能確定郵費。一個小時后,攤主將郵費單發給我,說貨物已發往烏魯木齊。
第三天,家里人來電話,說東西收到了,不過“老漢瓜”壞了3個。我說,大熱的天壞幾個很正常,重要的是你們吃到了最正宗的新疆水果。
或許,這便是一個快樂的理由。
風假
新疆的風沙大。在和布克賽爾援疆的劉亞祉對我說,這里有一項特殊待遇,就是每當有沙塵暴的時候,政府要求人們盡量不出行,學校要放“風假”,我覺得挺新鮮。在和布克賽爾待了8天,我們也沒有遇見大風,倒是下了兩場小雨。額爾齊木風趣地說,和布克賽爾雨水少,一年就下三次,你們就帶來兩次,真是“春雨工程”的功勞呀。
返程途中,即將到達哈密的高速公路服務區時,我們被告知前方路段因大風不能通行要走下道。
“還是沒有躲過大風!”我在心里暗暗叫苦。我們不得不找下道趕往哈密。
總算順利,不過我們又得到消息,從哈密出疆,只能走高速公路,就是說我們必須要在哈密“下榻”了。據說,因為哈密是風口,黃沙堵住了部分路段。那么,明天能走嗎?歸心似箭的我們心里沒底。
我們遭遇的確實是沙塵暴,到了哈密,我們的車行至回民街就不敢開了,還好找到一家回民餐館。外面大風裹挾著黃沙鋪天蓋地,如果用天昏地暗來形容一點兒都不過分,很多商家都關了門。
第二天早6點,天還沒有亮,我們的車就來到高速公路口。高速公路恢復通行,我們懸著的心終于放了下來。想一想,那些連夜清障的工人,不禁為他們點贊。或許這就是緣分,讓我們在新疆多停留了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