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疆和田“問勇路”如何傳承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最“堅硬”的藝術形式——鐵板浮雕如何詮釋中國共產黨人的偉大精神?又是怎樣的精神譜系故事被黨史專家形容為“逆天改命”?
2024年12月25日,以“學習精神譜系,傳承紅色基因——青少年精神譜系宣傳教育”為主題的第二屆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研究與傳播座談會在人民日報社召開。本次活動由《人民周刊》雜志社主辦,人民日報社副總編輯方江山會見與會專家學者。
中央檔案館原館長、國家檔案局原局長楊冬權,天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顏曉峰,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史學會學術委員會主任武力,李大釗曾孫女、北京首都開發控股(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李曉莉,常州大學紅色文化研究院(中共黨史黨建研究院)院長、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原館長朱成山,河南紅旗渠干部學院黨委副書記、常務副院長劉芳等出席座談。
人民日報出版社社長、《人民周刊》雜志社社長劉華新在致辭中說,人民日報出版社和《人民周刊》雜志社從2022年開始,堅持“兩創”方針,努力用有思想、有溫度、有品質的圖書產品、新聞報道和社會活動引領導向,大力傳播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先后推出了《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增刊;在《人民周刊》雜志開設“精神譜系大家談”專欄;與中國楹聯學會聯合開展“理想·初心——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楹聯書法全國巡展;出版了《東方欲曉:中國共產黨是如何誕生的》《中國革命的搖籃:井岡山紅色地標十講》《雷鋒精神》《記憶里的“兩彈一星”》《大國工匠》《鑄魂育人》等一批有影響力的圖書。下一步,將重點圍繞大思政課建設,引導廣大青少年深入學習中國共產黨人的偉大精神,深植紅色基因,樹立紅色理想。
楊冬權在發言中說,面向青少年進行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宣傳教育既是薄弱點,也是新的著力點,更是填補空白的創新點。要善于運用生動活潑的新形式進行宣傳,可以用檔案、文物、短視頻、展覽及宣講等,同中小學思政課結合起來,讓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走進青少年心中,扎根生長。
顏曉峰認為,本次座談會以“青少年精神譜系宣傳教育”為重點,將青少年作為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學習傳播的主要對象,抓住了當前和今后一段時期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普及關鍵。顏曉峰說,精神譜系宣傳教育要和文化強國戰略目標相結合,在不斷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豐富中國式現代化文化形態的大框架中找準定位,這樣才能有機融入新時代新征程文化強國宏偉目標之中,賦予精神譜系宣傳教育更廣闊的視野和更深厚內涵。
在顏曉峰擔任院長的天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1000多個全景展示、1萬多張全景圖,打造出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的數字化體驗展廳,被評為全國高校思政課虛擬仿真體驗教學中心。天津大學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研究中心副主任王磊介紹,通過“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概論”課程立項、面向全國高校舉辦大學生紅色全景資源創意展示大賽等,中心已建成全國最大的思政課紅色全景資源平臺。
武力認為,宣傳弘揚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史學會義不容辭的責任。他說,中國共產黨創造的紅色文化,是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馬克思主義理論融入中國國情,創造的一種新文化。中國共產黨之所以能,正是因為有一代代人不忘初心,堅守崇高信仰,奮斗不怕犧牲。“精神是永恒的。時代會變,條件會變,發展階段會變,但是精神不會過時。”他期待團結動員國內研究機構、各類社團、大中小學校等各方面力量,共同推進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的研究與傳播。
作為革命先驅李大釗后人,李曉莉對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內核的理解是:愛國愛民、救國救民、利國利民,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由中國共產黨在百年奮斗中鑄就。北京首都開發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作為擁有紅色基因、與新中國首都城市發展同步同行的國有企業,也在積極宣傳踐行。
在傳播弘揚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的過程中,常州大學紅色文化研究院耗時3年,聘請專業的團隊,走訪了多家紀念場館,錄制了講述大慶精神、延安精神、井岡山精神等10種精神的20集宣講視頻。“青少年是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教育對象的重中之重。”朱成山希望,宣講視頻可以在最大范圍內面向社會公眾傳播。
未來,河南紅旗渠干部學院將與人民日報出版社合作,推出一系列教輔教材。劉芳介紹,學院用6年時間搶救性開展紅旗渠修渠人口述史研究,采訪了70多位修渠人,形成了145篇人物口述史,圖書出版后將作為學院的重要教輔推出。她說,學院一直在用年輕人的語言促進青少年吸收紅色精神,“我們堅信,紅旗渠精神一定能在青少年群體中煥發出新的時代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