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詩人杜甫為避安史之亂,輾轉來到同谷。因為窮困,杜甫只好去山上挖黃精充饑度日。
這一日,杜甫收獲頗豐,心里很高興,于是詩興大發,寫下了一首《黃精》詩,詩云:“長饞長饞白木柄,我生托予以為命。黃精無苗山雪盛,短衣數挽不掩脛。”
有一天,杜甫準備食用黃精,忽然聽見鄰家大嫂急促咳喘。杜甫知道鄰家大嫂孤苦一人、生活艱難,猜測其又生病了,忙讓妻子把剛煮熟的黃精送些給她吃。就這樣,杜甫每天都給大嫂送黃精食用。一晃幾個月,鄰家大嫂蒼白的面色漸漸紅潤起來,消瘦的體質也變得結實了,連肺癆病也大有好轉。杜甫見此景,心想:大嫂沒有吃任何藥,只是服食了黃精,莫非這黃精能治病?據史料記載,黃精是仙家服用的養生保健品,并不做藥用。為了驗證自己的想法,于是杜甫讓幾位有肺部疾病的老人也服食黃精。一段時間后,幾位老人的身體狀況均有了很大的改善,證實了黃精有益脾胃、潤心肺的效果。杜甫在《太平寺泉眼》中寫道:“三春濕黃精,一食生毛羽。”其又在《丈人山》里寫道:“掃除白發黃精在,君看他時冰雪容。”
后來,杜甫在任檢校工部員外郎時,便把黃精能治病入藥的經驗告訴御醫。御醫在編寫本草時,就收入了黃精,于是,黃精開始作為一味中藥記載下來。黃精味甘、性平,歸脾、肺、腎經,具有補氣養陰、健脾潤肺、益腎的功效。用于脾胃虛弱,體倦乏力,口干食少,肺虛燥咳,精血不足,內熱消渴等癥。現代藥理學研究證實,黃精具有降血壓、增強心肺功能、抗衰老、延年益壽的作用。此外,黃精對結核桿菌有一定的抑菌作用,對腺病毒和皰疹病毒也有抑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