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11月16日晚,新疆塔克拉瑪干沙漠腹地,鉆井隊工人在宿舍旁的沙丘上尋找手機信號。湖北日報全媒記者柯皓攝
攝影師手記
2023年11月15日,新疆阿克蘇地區沙雅縣,中國石化“深地一號”工程躍進3-3XC井測試獲得高產油氣流,日產原油200噸,天然氣5萬立方米。該井完鉆井深達9432米,刷新亞洲最深井斜深和超深層鉆井水平位移兩項紀錄。當天我趕到了現場拍攝記錄了這個歷史時刻。這里位于世界第二大流動沙漠塔克拉瑪干沙漠的邊緣,為了更全面地記錄他們的艱苦生活,第二天我繼續往沙漠深處進發,來到了位于沙漠腹地的80102JH鉆井隊。16日傍晚,我在從工人宿舍去往鉆井平臺的路上,無意中看到了路旁的沙丘上有人在打電話,說了一半突然舉起手機轉著圈找信號。沙丘背后,鉆井平臺的燈光和浩瀚星空勾勒出鉆井工人的輪廓,我立刻用鏡頭捕捉下這個瞬間。

2023年1月10日,湖北省十堰市竹山縣雙臺鄉南口村養雞專業戶范恒奎在養雞場喂養鄖陽大雞。十堰市竹山縣融媒體中心特約通訊員陳昌榮攝
攝影師手記
范恒奎2018年回鄉創業,籌措500萬元興辦占地面積7000平方米的鄖陽大雞繁育基地,從事對國家地理標志產品“鄖陽大雞”的保種、育種、繁育、加工、銷售,現已發展成為擁有1萬多只鄖陽大雞的小型養雞場。范恒奎富裕不忘鄉親們,連續4年,每年無償提供2000多只一斤左右的小雞給本村困難農民,帶動本村32戶農民靠養雞致富。采訪當天,我一早來到竹山縣雙臺鄉南口村鄖陽大雞的養殖基地,用廣角鏡頭展現雞舍的布局和大雞的群居狀態,它們或踱步、或覓食、或騰飛,畫面生動自然。在拍攝時,我采用連拍模式,捕捉它們奔跑、振翅的瞬間,展現其矯健的身姿和活力。

2024年6月24日,無人機俯瞰內蒙古蒙西基地庫布其沙漠上200萬千瓦光伏治沙項目一角。湖北日報全媒記者梅濤攝
攝影師手記
圍繞環保與可持續發展主題,我的這組照片呈現了在浩瀚沙漠中,人類巧妙融合科技與自然,實現“光伏+”綜合產業模式。我希望通過這些影像展現中國的智慧與方案,以及環保領域無盡的可能與光明前景。“光伏+”模式,不僅極大提升了土地價值,更為鄉村振興點亮了綠色之光,體現了科技進步與環境保護的完美融合。

2024年8月19日,在湖北省十堰市白馬山天馬峰頂,波蘭人達瑞茲面對山谷間的云海練習洞簫。湖北日報全媒記者任勇攝
攝影師手記
2024年以來,隨著中國對外國人的過境免簽政策不斷優化,越來越多的外國人來中國旅行,其中更是誕生了網絡熱詞“city不city啊”。于是,我一直在尋找合適的選題,用影像講述外國人在中國的故事。我了解到在湖北十堰一座不太知名的山峰,竟然匯集了很多來自全球各地的外國人,他們不辭辛苦來到這里,跟隨中國師傅學習中國傳統文化。外國人不去武當山,而是“扎堆”在小眾山頂深度學習,這種反差引起了我的興趣。我兩次前往十堰天馬峰,每次徒步爬山2小時,在山上與外國人同吃同住,如此體驗了6日4晚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這次采訪經歷,讓我震驚的是外國人對于學習中國傳統文化的認真態度,他們中有的人甚至已經連續學習了近4年,每天仍然嚴格要求自己,并樂此不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