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一特朗普正式就職新一任美國總統,預計實際關稅落地時點將比市場預期延后,短期A股也呈現出風險偏好的回升。接下來3月全國兩會前政策預期有望強化,因此可以考慮持股過節。
美國新總統上臺,特朗普在競選期間提到,上任第一天將采取包括結束俄烏沖突、加征關稅等在內的多項措施,某種程度導致市場在1月初快速下跌,存在一定避險情緒。
不過從實際情況看,中美關系出現階段緩和跡象,后續也存在好于市場預期的可能性。上周五中美實現雙邊通話,同意建立戰略溝通渠道,就兩國共同關心的重大問題保持經常性聯系。另據報道,特朗普計劃在就任后100天內訪問中國。
在正式就職的演說中,特朗普尤其強調大力驅逐非法移民、嚴格管理邊境等。但第一天他并未就關稅政策采取正式行動。
從國內情況看,當前宏觀經濟數據已經出現好轉,上周披露的12月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為2.9萬億元,同比由少增轉為多增9181億元。12月M1同比增速降幅延續收窄,一方面受益于地產銷售持續改善以及消費的好轉,另一方面,增發專項債資金下達也有所貢獻。
與此同時,年報預告的擾動也會在春節前結束。截至1月20日,地方兩會也均已召開,在31地GDP目標中,經濟大省多為5.5%,政策層面重點提及穩地產、擴基建、促消費等。接下來3月全國兩會前政策預期有望強化,因此可以考慮持股過節。
當前A股單日成交額基本還是維持在萬億元以上,市場熱度相對高位下,疊加產業趨勢催化,春季行情需要重視科技主線。
上周臺積電披露最新財報數據,四季度營收、毛利率均處于指引上沿。值得注意的是,臺積電提到AI相關需求強勁,2024年AI收入占比15%,預計2025年AI收入翻倍,2024年-2029年復合年均增速達45%,AI收入將成為HPC平臺增長的關鍵驅動力。
當前作為AI上游環節,半導體芯片產業鏈依然有較高景氣度。根據SIA的最新數據,2024年11月全球半導體銷售額達到578億美元,環比增長1.6%,同比增長20.7%。這是全球半導體市場連續第八個月實現月度增長,并創下歷史新高。
另一方面國產替代的緊迫性依然較強,1月15日美國聯邦公報官網發布公告稱,BIS宣布修訂出口管理法規(EAR),限制海外晶圓代工廠和先進封裝廠為中國企業代工和封裝基于16/14納米及以下制程且超過300億個或更多的晶體管數量限制的邏輯芯片。未來代工廠有望獲得更多的轉單需求,同時拉動上游半導體設備、材料需求,加速國產替代進程。
算力側,海外OpenAI最新宣布建立“星際之門計劃”,計劃未來四年內投資5000億美元,現在會立刻投資1000億美元,用于建設AI基礎設施,遠超市場預期。未來幾年國內外資本開支都在加速增長,大廠持續投入基礎設施建設,包括芯片、服務器、交換機、光模塊、銅連接等,它們都將深度受益于算力軍備競賽。
2025年CPO技術也會迎來滲透率顯著提升。CPO模式下交換芯片和光引擎距離縮短,能夠有效降低功耗,提高信號完整性、減少延遲。Yole Intelligence預測,2020年-2032年期間,CPO市場的復合年增長率有望達到65%。
目前CPO方案已有英偉達、博通等大廠推進,國內部分光模塊廠商也在積極和海外共同研發、推進產品創新,已有相關技術布局的廠商有望搶占市場份額,板塊投資可以關注包含光模塊、CPO以及AEC銅連接等核心標的的通信ETF。
最后AI應用側,人形機器人今年將會進入量產節奏。馬斯克表示特斯拉今年的目標是制造數千臺optimus人形機器人,2026年產量將可能增加10倍,生產5萬-10萬個人形機器人,然后在2027年再增加10倍。目前產業鏈仍處在早期發展階段,2025年-2026年有望迎來爆發式增長。
此外,馬斯克透露未來幾周內就可能更新optimus。此前optimus Gen2在2023年12月發布,實現了重量和肢體結構等方面的改進。今年一季度預計Gen3發布是大概率事件,硬件和性能也或將進一步提升,板塊催化有望延續。
(作者系某公募指數投資總監。文中基金僅為舉例分析,不作買賣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