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獨生女,生在大城市,風華正茂。她于千萬種職業中,選擇了常人很難選擇的一種,每天和污穢的下水道打交道。她一步一個腳印,秉承前輩時傳祥的“寧可一人臟,換來萬家凈”精神,用激昂的青春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不停追夢。她就是黨的十九大、二十大代表,北京市東城區環衛中心十所三八班班長李萌。
1989年8月出生的李萌是北京市人。2007年,職高畢業的她報名參軍,成為總參謀部某直屬隊的一名通信兵。一名新兵想要成為一名合格的通信兵,需要在短時間內熟記3000多個電話號碼,接線反應的時間不能超過3秒。為了盡快掌握這些基本功,性格不服輸的李萌刻苦訓練,別人都休息了她還在背記號碼。李萌講起話來京韻京腔,為達到規范化要求,她主動練好普通話。功夫不負有心人,不到3個月的時間,她就順利通過了考核,成為全連專業素質拔尖的新兵,并獲得嘉獎。在新兵集訓期間,從頂著烈日站軍姿到雨中踢正步,從沙礫上練匍匐到5公里武裝越野,訓練場上的李萌天天咬著牙給自己鼓勁:“別說大城市兵嬌氣,我不認這個賬,決不掉鏈子”。出公差搬面袋子,她扛起就走;幫廚切菜洗菜,她挽起袖口就干,雙手凍得通紅、身上弄得濕漉漉,也從不訴苦抱怨。她總在心里跟自己說:“當兵就是為鍛煉,怕苦怕累,還當什么兵?”
有勇氣的青春最美麗。2009年12月,李萌退役離開部隊。分配工作時,她選擇了環衛部門,成了一名抽糞工。在不少人看來,抽糞工是一個十分冷門的崗位,但是李萌解釋說,苦活兒、臟活兒總要有人去做,能夠憑自己的勞動掙錢,還能給別人帶來幸福,就是一件非常有價值的事。她被分配到北京市東城區環衛三段,淘糞勞模時傳祥生前所在的單位(后改名為環衛十所),做了一名淘糞工。

報到第二天,老所長王立東帶李萌參觀了位于龍潭湖公園里的時傳祥紀念館。看著一塊塊獎牌、一面面錦旗,聆聽著榮譽背后的感人故事,李萌被深深地觸動了,她告訴自己,一定要把時傳祥的精神傳承下去。聆聽王立東講述時傳祥故事,李萌聯想起單位會議室內,那掛滿整面墻的錦旗。“那都是群眾送來的,是感謝時傳祥所的前輩們的!”就像置身于部隊的榮譽室,李萌想到,這份工作是實實在在為群眾服務的,我得好好干,不辜負這個光榮的集體。
李萌的想法很真誠。可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她至今記得第一次跟師傅進行抽糞作業時,井蓋一開,刺鼻的氣味襲來,自己轉身就把早飯吐了個干凈。頭次上崗就被“打回原形”,李萌的情緒有點低落。師傅安慰她:“別急,什么事都得慢慢來。”李萌心里憋著一股勁兒。第二天上崗,為了防吐,她索性不吃早飯。幾十斤重的糞管在師傅手里乖巧聽話,到了自己手里卻不聽使喚。從手腳并用地抬糞管,到控制糞管在加壓狀態下的作業方向,經過不斷嘗試,兩個月后,李萌終于掌握了師傅所說的用巧勁。
每天清晨六點半,北京路上行人寥寥,步履匆匆。東城區永定門外街道管村社區一處糞井旁,區環境衛生服務中心時傳祥所三八女子抽糞班班長李萌跳下清運車,熟練地打開井蓋,把20多斤重的糞管放入井內。熱脹冷縮,冬天糞渣下沉,需要盡量將糞管往里伸。只見李萌一只腳踩在糞管上,雙手不停調整著管口方向。“這行干久了,熟能生巧。和醫生把脈問診似的,把糞管往井里這么一伸一抬,就知道里面的情況。”說話間,抽糞作業完畢。李萌利索地將糞管移出井口,重新放回清運車卡槽,地面沒濺上一滴糞水。天色漸漸亮了起來,李萌收車歸隊。每天下午要對轄區內的井蓋進行巡井,如果看到老百姓需要幫助的話,還會繼承時傳祥老前輩的優良作風,義務為百姓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自部隊退伍后,李萌將自己的奮斗目標定格在為人民群眾創造更加清潔、優美、舒適的城市環境衛生上,短短幾年時間就迅速從一名黨的好戰士成長為一名環衛戰線上的好青年。15年來,李萌以老一輩勞動模范時傳祥為榜樣,贏得社會各界的贊譽。2012年,李萌當選“北京榜樣”十大人物;2017年當選黨的十九大代表;2018年獲得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北京市三八紅旗手;2019年,她和愛人又站在了《榜樣4》節目舞臺上;2022年當選為黨的二十大代表。
每天天未亮,穿著橙黃色工作服的李萌就來到她管轄的糞井轄區內,按下啟動鍵,開啟忙碌的一天。李萌工作所在的時傳祥所負責286個公廁,594座糞井,全都分布在舊居民區里,道路狹窄,工作起來很不方便。每次作業時,抽滿糞的糞管將近70斤,李萌都要緊緊抱好,有時還得來回晃動,把糞井里的雜物、糞渣抽走。趕上糞管堵了,還要用手把雜物摳出來,如此繁重負荷下,很多時候累得她胳膊都抬不起來。但不管再苦再累,李萌始終記著第一次參觀時傳祥紀念館時的情景,在那里,她體會到一種平凡的偉大。學著前輩的樣子,她用心對待這份工作。她會小心地把居民晾曬在糞井上方的被子折起來,干完活再展開;常幫街坊修管線、搬東西……一年又一年,這份工作慢慢干成了事業,李萌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奉獻不求回報”為行動標桿,生動踐行著時傳祥精神。
工作中,李萌常被問起這樣一個問題:如何看待環衛工這份工作?她回答:“找對自己的位置,每個崗位都能出彩。踏踏實實干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就是為國家為人民做一些事。”我們生活在同一個社會中,由于社會分工不同,每個人都從事著不同的職業,雖然工作地點不同、工作環境不同、待遇報酬不同,但有一點是相同的,那就是我們都能在各自的崗位實現自我的價值,即使是最平凡的事也能做到不平凡。在她心里,無論時代如何變化,臟活、累活總要有人干。沒有人生來就能成就偉大事業,一分耕耘才有一分收獲。李萌說:“在我眼中,勞動最美。人也在勞動中創造自我并理解著勞動的美。”勞動創造美,勞動也創造幸福。“工作無貴賤,行業無尊卑,寧愿一人臟,換來萬家凈。”這是李萌銘記在心、落實于行的時傳祥精神。
李萌說:“作為新一代的環衛人,我們要牢記前輩走過的路,同時肩負著繼承勞模精神、讓更多人了解時傳祥精神的重任。”2016年,業務能力突出的李萌成為三八女子抽糞班成立以來最年輕的班長。遇到苦活累活,她依然像在部隊似的搶著干。碰到化糞池管道突發爆裂等緊急情況,她帶著隊伍一次次沖在最前面。除了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之外,李萌和三八女子抽糞班的隊員們總是在閑暇的時間主動幫助百姓做實事、做好事,有時幫助居民義務疏通下水道,有時清理無人認領的渣土。2012年“7·21”暴雨時,她們來到大街上,幫忙排干路面積水,還一直站在井蓋處提示行人車輛注意安全。而一到下雪天,她們就沖上街頭鏟雪除冰。
“看著自己生活的城市越來越清潔美麗,我感到很幸福”。李萌說:“我覺得我對環衛的熱愛不是一開始就有的,真正讓我喜歡環衛工作的是這幫阿姨和老師傅,大家都是互相幫助,非常熱情,而且環衛干活也跟部隊一樣,有了突發事件,或者居民需要幫助,大家一起上,熱火朝天地干。”李萌考慮責任段內居民情況,和大家溝通好抽糞作業時間。有的胡同老人多,她早晨就加快作業速度,不影響老人曬被子、做飯;有的胡同年輕人多、中小學生多,她就盡量避開上班上學高峰時段。平日里,李萌還利用休息時間,主動幫附近居民搬蜂窩煤、搭花架子、搬大白菜、砌臺階。漸漸地,這個開朗的北京女孩,得到大家的喜愛。后來,李萌再到各點位作業時,居民或是說一句“姑娘,辛苦了”,或是在夏天遞上一瓶冰水,或是在雨天送來一把傘。這些舉動,讓李萌感到很溫暖。

用青春澆灌夢想的人,時代也不會負她。卸下戎裝,她退役不褪色,初心不改,積極融入地方社會建設,用軍人本色繼續譜寫追夢人生新篇章,彰顯了有靈魂、有信仰、有品德的新時代退役軍人的灼灼風采,榮獲2023年度全國“最美退役軍人”稱號。李萌說,每一次榮譽的獲得,都代表群眾對她的認可。這份認可,她看得很重。
青春是什么?是芳華,是無畏,是勇氣,是磨煉,是堅守!義無反顧地選擇沖在臟、苦、累的勞動第一線,為的是讓這座城市的環境更加美好。參加工作以來,李萌不僅贏得了百姓的尊重,而且在一點一滴實現著自己用勞動托起中國夢的愿景。她說,作為一名環衛工人,要用勞動托起中國夢。李萌說:我覺得自己非常幸運,生在了一個好的時代。從學校畢業后選擇當兵我沒有選錯,從部隊回來加入環衛系統,我也沒有選錯。未來,我會繼續帶領大家發揚時傳祥精神,讓更多的人能看到我們新時代的環衛人在做的事情。
李萌說,黨的十八大以來,我看到了背街小巷治理帶來的顯著變化,我們的城市面貌、環境越來越好,這對環衛工人是一種激勵和鼓舞。像保潔工作這10年來變化最大,設備越來越先進了,光掃地不僅有各種大小車輛,如沖水車、灑水車、微型車,胡同里甚至用上了吸塵器。對于糞便抽運來說,已經是半機械化了,所以這10年來變化最多的是在服務上。這10年來,我們東城環衛人一刻都不敢停歇,不間斷地探索提高老百姓如廁體驗的方式方法。這些方方面面的變化,讓我們感受到,小小公廁的改善,能大大提升老百姓的幸福指數。
李萌認為,作為黨的十九大、二十大代表,是對環衛工人的認可,她是環衛人的一個代表,這個工作很有價值、很有意義。怎樣帶頭履好職、發揮好代表作用,這是一名老代表的光榮職責和應盡義務。作為一名普通勞動者,她也非常關注民生問題,把普通老百姓對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向往、對高品質生活的期待等基層的聲音帶到大會上。同時,在胡同工作時間長了,她和居民也交上了朋友,工作間隙會和他們聊聊天。面對普通老百姓、基層一線的普通職工,她會用更接地氣的語言、更容易接受的方式,把二十大精神傳達給基層的每一位老百姓。
參加完黨的二十大回到熟悉的工作崗位,李萌第一時間向身邊同事們聊起參會感受和見聞。“聽到我的介紹,總書記囑咐我要弘揚傳承好勞動精神。”帶著這份殷切的囑托,李萌向機關干部、基層各單位近400名職工,通過線上線下的形式傳達了黨的二十大精神,并對二十大報告作簡要解讀。 “總書記在報告中說,新時代的偉大成就是黨和人民一道拼出來、干出來、奮斗出來的。在會場聽到這句話時,我心里激動極了。我們黨一直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這是我們環衛人無上的榮譽、崇高的追求。”
“我們應該以老前輩時傳祥為楷模,踔厲奮發、勇毅前行、立足本職、愛崗敬業,爭做新時代時傳祥式的環衛人。”李萌說,如果在國家和人民需要的時候,我們能義無反顧地沖上去。因為我不僅是一名退役軍人,還是一名黨員,需要我們發揮作用的時候一定不要退縮。2023年夏天,受強降雨影響,北京房山、門頭溝等地遭受嚴重水害。為支持防汛救災,幫助受災群眾盡早渡過難關,東城環衛中心緊急集結一所、二所、三所、四所、五所和時傳祥所30名職工、15臺作業車,組成突擊隊趕赴門頭溝支援道路清理工作。自接到通知奔赴災區后,李萌手上的鐵鍬、身上披的雨衣就是她的全套工作用具,洪水退去滿是淤泥的馬路就是她的工作場所,災區的老百姓就是她的服務人群。李萌每到一個工作點位,沒有代步車、沒有休息時間,有的只是她飽滿的工作熱情、矯健的腳步,每天都頂著雨水,腳踏泥濘的馬路,疾走在每一個工作點位。她深知時間就是生命,她與時間賽跑,與災難抗爭,她始終牢記急難險重處必有橘黃色身影閃現,臨危應急中必有環衛人沖鋒在前的錚錚誓言,譜寫了一首新時代共產黨員抗洪搶險救災的壯麗樂章。
歲月靜好是福氣,而更令李萌感到幸福的,是城市的歲月凈好。每天早上我們都得洗把臉才能開始新的一天,城市也一樣,需要每日清掃才能神清氣爽。環衛工人的工作就是給城市“洗臉”。李萌用激昂的青春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不停追夢。李萌說:“我的夢想,是用我的雙手,讓更多的人享受到干干凈凈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