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孩子的體重和長高之間有什么聯系呢?馬上就到了長個兒的黃金季,如何讓小胖孩兒科學減重,還不影響長高呢?讓我們來一探究竟。
受傳統觀念的影響,不少家長總覺得孩子長得胖乎乎的才叫健康。殊不知,肥胖對孩子來說可真不是什么好事。不過,孩子到底是肥胖還是體格健康,有一套科學的判斷標準,可不是單看外表就能評判的。
兒童肥胖的評價標準
常見的判斷誤區有哪些?
覺得孩子看起來胖
這種判斷往往基于主觀感受,而沒有具體的標準。孩子的體形受遺傳、生長發育階段和營養狀況等多種因素影響,僅憑外觀判斷可能不夠準確。
和同齡的小伙伴比起來胖
與同齡人比較體形時需要考慮個體差異,每個孩子生長發育的速度都是不一樣的,簡單的比較無法準確地反映孩子的健康狀況,還有可能會產生誤導。
通過孩子肚子的大小進行判斷
有不少家長覺得孩子的肚子大就是胖,其實不是這樣的。孩子肚子的大小可能是由多種原因造成的,小年齡階段的孩子腹壁薄、腸脹氣、肝臟疾病等,都可能導致孩子肚子較大。
用成人的標準衡量
家長可能會用成人的肥胖標準來衡量孩子,但兒童有自己的生長發育階段,兒童肥胖的判定標準與成人不同,需要根據年齡和性別來具體判斷。
兒童肥胖的正確判斷方法
體質指數評價法
體質指數,即BMI(身體質量指數),是評估兒童肥胖的常用指標。
BMI指數=體質量(千克)÷身高的平方(米2)。
參照《中國學齡兒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篩查體重指數值分類標準》,對于兒童和青少年,BMI的評估通常使用BMI百分位數值表來進行。兒童和青少年肥胖指在同年齡同性別兒童青少年中,BMI大于等于第95百分位數;超重指在同年齡同性別兒童和青少年中,BMI處于第85百分位數與第95百分位數之間。
比較身高和體重的百分位數
以《0~18歲兒童青少年身高、體重百分位數值表》作為參照標準,先分別評出孩子身高以及體重對應的百分位數水平,再比較孩子身高百分位數和體重百分位數水平的高低,如果孩子體重的百分位數水平比身高的百分位數水平高出兩個檔次(標準表中一共有7個檔次,從低到高用數字表示,分別是3、10、25、50、75、90、97),那么孩子至少是超重了。
通過生長曲線的變化判斷
家長應定期追蹤孩子的身高、體重和BMI的變化情況。通過繪制生長曲線,可以觀察這些指標的發展趨勢。如果發現孩子體重增長速度明顯加快,需要特別注意這是否與身高的增長相匹配,盡早發現孩子的超重或肥胖等問題。
肥胖會影響長高嗎?
肥胖會對兒童的身高產生一定的影響。一方面,肥胖可能會影響兒童的骨骼發育,導致骨骼生長板過早閉合,從而限制了兒童最終的成年身高;另一方面,肥胖兒童可能會經歷更快的生長速度,導致身高發育潛能發揮不佳,影響最終的成年身高。具體來說,肥胖或超重會對身高產生以下這些不利影響:
● 體重增長通常與骨齡生長呈正相關關系。超重容易加速骨齡生長,當骨齡增長速度快于實際年齡增長時,可能會導致生長板提前閉合,這意味著兒童的生長期縮短,最終影響成年身高。
● 肥胖兒童可能面臨維生素A和維生素D等脂溶性維生素的缺乏或不足,同時也容易產生鈣營養不良的問題。而維生素A、維生素D和鈣是促進身高生長速度的重要因素,因此這也成了阻礙肥胖兒童身高生長的重要原因。
超重和肥胖可能會影響兒童的激素水平,增加性早熟的風險,這可能會進一步加速骨齡的增長,提前透支兒童的身高生長潛能。
如何身高體重兩手抓?
我們常說“管住嘴,邁開腿”是成年人減肥的不二法則,但是對于正處于生長發育階段的孩子來說,可就沒有這么簡單了。孩子減重的原則與成年人有著很大的差別,對于正處于生長發育階段的孩子來說,充足的營養是必不可少的,因此不能過分限制飲食。所以,身高體重兩手抓,一定要根據科學的方法,合理安排規劃孩子的飲食、運動等。
確定增長目標
不同年齡階段兒童的生長速度正常范圍是不同的,家長可以參考下表中的數值,確定孩子身高和體重的增長目標。即使是肥胖的孩子,只要沒有并發癥,一般不需要減重,只需要控制體重的增長值在正常范圍內的最低值,讓體重的增長速度低于身高的增長速度,孩子的體形便會慢慢恢復。
定期監測骨齡
肥胖兒童最好每半年監測一次骨齡,如果發現骨齡的發育速度過快,超過了實際年齡的增長速度,則需要進一步降低體重的增長速度,這樣才能增加身高的生長潛能。
合理的飲食
在食品的選擇上,有助于長高的食物主要包括肉、蛋、奶。容易長胖的食物主要指各種含糖類食物,包括主食、水果、油炸食品、西式快餐、甜食、含糖飲料等,肥胖的孩子需要適當控制這些食物的攝入量。
酸酸甜甜的水果非常受孩子喜愛,不僅口感好,而且還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但需要注意的是,水果中糖分含量較高,要適可而止。孩子吃水果的量不能影響每天肉、蛋、奶的進食量。水果吃多吃少也要看孩子的體重,3歲以上的孩子,每個月身高平均增長值是0.5厘米,體重的平均增長值是0.1千克,當發現體重長得多的時候,水果就要少吃一點。
除此之外,促進骨齡生長的食物,也應少給孩子吃。例如雞、鴨、魚、蝦、黃鱔等這些生長期比較短的食物,都對骨齡的生長有一定的促進作用,如果吃得太過頻繁,可能會對孩子的骨齡生長起到加速作用,建議每周吃一次,最多每周吃兩次。
適宜的運動
既要減重,又要長個,建議孩子選擇消耗脂肪的有氧運動和促進長高的抗阻運動,例如跳繩、跑步、打籃球等這類可以活動膝關節、促進鈣質沉積的運動。
運動時間可以根據運動強度進行調整。當運動強度降低時,可以適當增加運動的時間,反之則可以適當減少,不過每次最好可以維持在30分鐘以上。
除此之外,家長需要逐步培養起孩子對運動的興趣,循序漸進,比如從每天跑10分鐘開始,一步步進階,或者選擇一些親子互動性強的運動項目來調動孩子的興趣,比如跑步比賽、跳繩比賽。
充足的睡眠
夜間11點到凌晨1點,是一天當中生長激素分泌最旺盛的時段。生長激素一般會在深睡眠時分泌,孩子入睡后,一般1~2個小時后才會進入深睡眠。因此為了更好地促進身高生長,孩子應該在晚上10點前睡著。同時,睡前2小時不進食,也是保障夜間生長激素正常分泌的重要因素。熬夜會增加孩子進食的機會,對控制體重和促進長高產生不利影響。
心情愉悅
良好的情緒有利于長高。肥胖不是一天養成的,減重也不是幾天就可以促成的,控制體重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家長要幫助孩子積極面對肥胖的狀況。
孩子控制體重也需要全家人的配合,家長自身也要有積極的心態,才能更好地幫助孩子去實施控制體重的干預措施。當孩子因為肥胖而遭到歧視時,家長要維護與寬慰孩子,以免孩子產生焦慮情緒。
謠言粉碎機身高體重的這些坑勿入
小時候胖,長大了自然會瘦
兒童肥胖,本質上是能量失衡,能量攝入超過了能量支出,簡單來說,就是吃得相對多、動得相對少,這是長期飲食習慣和生活方式導致的結果。飲食習慣和生活方式一旦形成,是很難改變的,因此大部分小時候肥胖的孩子,如果沒有進行干預,肥胖的狀況通常會持續到成年后。
少吃點肉就能讓孩子瘦下來
孩子體形的變化,取決于身高和體重的增長速度。只有當孩子身高的增速逐漸高于體重的增速,在體形上他才能慢慢瘦下來。肉屬于蛋白質類食物,有利于促進身高的生長,但如果只是少吃肉,沒有控制容易增長體重的其他食物,也沒有加強運動,那么孩子體重增長的速度很難減慢,肥胖的狀況也就難以改善。
少吃主食就不會發胖
孩子每天所需的食物包括蛋白質類、碳水化合物類、維生素類三類。其中碳水化合物是孩子每天進行體力、腦力活動所需能量的主要來源,因此孩子每天都需要進食適量的主食。如果只是少吃主食,但是卻進食了過多的水果、含糖飲料,加上孩子運動量過少,那么孩子發生肥胖也是在所難免的。
孩子胖主要是遺傳所致
肥胖通常是由遺傳和環境這兩大因素導致的。其中遺傳基因是很難改變的,但是環境因素,比如飲食習慣和生活方式,是家長可以改變和控制的。
很多肥胖家庭聚集的遺傳表現,更多的還是導致肥胖的生活方式和飲食習慣的代際傳遞。如果一個家庭里,父母都比較肥胖,家長要盡早關注孩子的體重和身高,避免過度喂養和過度進食。
編輯|張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