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是萬物推陳出新的季節,早在《黃帝內經》中就有“春三月,此為發陳”的記載。因此在進入春季之后,人們需要利用之前積累的養分來促使生命煥發出新的活力。
護陽氣
春季萬物萌發,這個時候人體內的陽氣應該要順應自然,向外疏發。因此,春季養生應以養陽為主,確保陽氣不損。這個時期要多吃香菜、蔥、姜、蒜、韭菜、芥菜、紫蘇、香椿、蒜苗等助陽的食材,寒涼的食物要盡量少吃。另外,在天氣晴朗的時候要記得多帶孩子曬曬太陽,生發陽氣,有助于他的發育。
疏肝氣
護脾在春天尤為重要,這個時候更應該調節好自己的脾氣,保持開朗樂觀的心態。畢竟脾胃健,則五臟和諧。家長可以讓孩子適當多吃甘味的食物來補脾,例如芡實、蓮子、蜂蜜、紅薯、南瓜、栗子等,少吃酸味食物,如烏梅、山楂等。
值得注意的是,人們在春天里往往情緒起伏會比較大,孩子也不例外。當肝氣疏泄不足的時候,孩子也會比往日更加愛哭鬧些,所以家長要及時幫助他調節情緒,保持開朗樂觀的心態。
祛濕氣
到了春季,雖然天氣回暖,但是雨水較多,冷空氣依然活動頻繁,孩子也會因為濕氣的影響而變得食欲不振。所以當陽光充足的時候可以經常開窗通風來減少“外濕”,也可以適當多吃薏苡仁、山藥、鯽魚、赤小豆等食物來遠離“內濕”。
除此之外,適度的運動以及用艾葉煮水泡腳,都有助于把孩子體內的寒濕排出體外,還可以增強體質、促進新陳代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