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區里的小動物模型深受孩子們的喜愛,為小動物搭房子成了孩子們自主游戲里的“熱門項目”。孩子們把各種各樣的動物放到了一個大大的房子里住著,并為它們安排了喝水的水池,因為看過動物紀錄片的小朋友們知道,小動物們都需要喝水。突然,傳來了孩子們的爭論聲:“大老虎和小豬可不能在一起喝水,老虎會把小豬吃掉的!”“那怎么辦呀,小豬喝不到水會渴的。”
抓住教育契機,引發孩子主動思考
我們敏銳地捕捉到了這一教育契機,立刻引導孩子們深入思考,并積極開動腦筋想辦法解決問題。“怎么才能讓小動物們既喝到水,又能安全相處呢?”
老師的提問如同一顆石子投入平靜的湖面,激起了孩子們思維的漣漪。他們紛紛提出了自己的想法。潘潘說:“讓它們排隊喝水吧。”桐桐說:“等大老虎睡著了,再讓小豬去喝水吧。”道一說:“把小豬保護起來,不就行了!”他伸出雙手,做出保護的動作。忽然,晨晨大聲說道:“給每個小動物都搭一個家,每個家里都放一個水池不就行了!”這個想法得到了所有小朋友的熱烈回應和肯定。
肯定孩子的想法,鼓勵孩子大膽操作
在得到老師的肯定后,孩子們立刻行動起來。數數和晨晨招呼著說:“快把小豬和大老虎它們分開吧!”然后小朋友們小心翼翼地拿出了小豬,將小羊、小牛、小馬等愛吃草的動物和小豬安排在一起。晨晨用紙磚搭建起了圍墻,還特意在圍墻內放置了草坪,又放了一個長方形的藍色玻璃積木當作水池,這樣小豬和這些愛吃草的小動物們有了專屬的家。
接著,他們又想到小烏龜和海豹都生活在水里,所以它倆被安排在了一起。用一個大大的紙板當“水池”,又建起了圍欄,讓小烏龜和海豹能夠在里面安全自由地游泳。而對于體形高大的長頸鹿,孩子們特意為它搭建了一個高高的房子:他們找來長長的積木做支柱,用彩虹玻璃片積木做裝飾。這樣,高高的房子、高高的門,確保長頸鹿能夠舒適地生活。
最后,大老虎、狼和花豹這些愛吃肉的動物,孩子們則將它們放在了一起,形成了一個“肉食動物聯盟”。就在潘潘要搭建的時候,晨晨說:“等等,大老虎它們離小羊、小豬太近了,它們要撲進去就麻煩了。”潘潘想了想,馬上同意了,趕緊把大老虎們的家放得遠遠的,還特意用長積木制作了高高的圍墻。
鼓勵分享,為孩子喝彩
大老虎們的房子搭建完畢,孩子們卻有了新的困擾:“水池不夠用了。”面對這一新的挑戰,孩子們并沒有氣餒,思考了一番之后,他們去尋找能夠代替水池的材料了。孩子們想到先在建筑區的空地上用彩虹玻璃片積木和紙板搭建一個水庫,然后建一個能通往每個小動物房間的水管。于是,一個個的紙杯連在一起成了水管,每個小動物喝水的問題也就解決了。
在分享環節,孩子們講述著自己的想法與做法,臉上洋溢著自豪和喜悅,小手還一直比畫著,仿佛真的在講述一個偉大的工程,他們為自己的機智感到無比驕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