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攻擊性行為是一種常見且典型的社會行為,攻擊性行為既有身體侵犯,又有語言攻擊。在本項技能中,攻擊性行為主要是指身體侵犯,而對于言語攻擊,家長可以運用“忽視”技能,幫助孩子緩解不良情緒。
忽視技能口訣:
別人找麻煩;
既不聽,也不看;
把頭扭向另一邊。
培養目標:
知道如何正確地應對別人的攻擊性行為,學會自我保護;
有保護自己的意識;
能運用技能保護自己的安全。
技能口訣:
快快向后退兩步,
告訴對方別打人,
然后轉身趕快跑。
培養重點:
●快快向后退兩步
家長要讓孩子知道,當遇到攻擊性行為的時候,應該快點向后退,保護好自己不受到傷害,不要和動手的小朋友發生正面沖突。家長可以帶領孩子進行情景模擬,幫助孩子練習這些策略,使他在模擬中學會躲閃的技能,真有危險時能更加冷靜和有效地躲避攻擊行為。
● 告訴對方別打人
家長應教導孩子,在看到其他孩子試圖動手時,要勇敢地說“不”,通過語言警告或勸阻,這時候語調需堅定有力,才能具備威懾力。家長可以帶領孩子進行角色扮演游戲,在安全的環境下模擬可能發生的沖突場景,讓孩子在模擬中實踐如何用堅定的語氣表達自己的立場。通過這些方法,孩子不僅能學會如何保護自己,還能在心理上建立起自信和安全感。
● 然后轉身趕快跑
家長要告訴孩子:遇到危險的時候,要主動回避,快速離開現場,尋找安全的地方,比如向老師或家長求助。如果可能的話,讓孩子盡量記住攻擊者的特征,以便事后能夠準確描述,幫助解決后續的問題。此外,家長還應鼓勵孩子與同伴建立良好的關系,通過友好的互動減少潛在的沖突,培養孩子的社交技能和同理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