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國財政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事業單位傳統的財務管理模式已經難以適應新時代的發展,迫切需要對傳統的財務管理做出變革,以科學化、精細化的財務管理模式賦能事業單位發展。財務管理科學化、精細化是事業單位財務管理轉型發展的重要方向,有助于提高事業單位財務管理效率、保證事業單位財務管理質量,有效降低事業單位財務風險。
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科學化、精細化的重要意義
提高事業單位財務管理效率 推進財務管理科學化、精細化建設,能夠彌補事業單位傳統財務管理的不足,推動事業單位財務管理轉型升級。這種新型的財務管理模式引入先進的精細化管理理念,全面落實科學化的管理制度,能夠剔除原本冗余的財務管理環節,優化調整財務管理工作流程,從而有助于提高事業單位財務管理效率,確保財務管理工作適應事業單位的改革發展。
保證事業單位財務管理質量 推進財務管理科學化、精細化建設,促使事業單位提高對財務管理的重視程度。應進一步細化財務管理崗位職責,配置高素質的財務工作人員,將財務管理工作全面覆蓋到事業單位各項經濟活動范圍內,進而保證財務管理工作質量。此外,財務管理科學化建設強調先進信息技術手段在財務管理中的有效應用,事業單位財務部門借助財務管理信息系統能夠高效率完成基礎性財務工作,從而使財務工作人員將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放在財務分析、財務預測、財務決策等高層次工作中,提高財務管理對事業單位發展的服務能力。
降低事業單位財務風險 以往的事業單位財務管理不重視財務風險防范,財務工作人員的風險意識淡薄。推進財務管理科學化、精細化建設,能夠突出強調財務風險防控對事業單位健康持續發展的重要性,提高事業單位財務風險防控水平。在新型的財務管理模式下,通過實施精細化、科學化的財務內部控制措施,強化對重大經濟項目、專項資金使用等關鍵環節的風險管控,能夠避免出現違規操作行為,有助于防范財務風險,提高事業單位財政資金利用率。
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科學化、精細化實施對策
事業單位傳統的財務管理存在著財務內控乏力、資金使用效率偏低、資產管理不規范、財務信息化建設滯后等問題,這些問題對事業單位的改革發展帶來不利影響。針對上述問題,事業單位應引入科學化、精細化理念引領財務管理變革,彌補財務管理不足,強化各項財務活動管控,帶動財務管理轉型升級。
實施精細化財務內控 在事業單位全面建設內部控制體系的背景下,應將財務內控建設作為重點,通過財務內控建設提高本單位財務管理精細化水平,杜絕財務管理漏洞。具體對策如下:其一,完善財務內控制度。事業單位要堅持以問題為導向,深入調研本單位財務內控執行情況,找出財務內控的薄弱環節,針對性地完善規章制度,包括會計核算制度、財務報告制度、資金管理制度、固定資產管理制度、財務監督制度、財務稽核制度等,使制度覆蓋事業單位各項經濟業務活動,聚力補強薄弱環節。其二,細化關鍵活動管控。事業單位要明確預算、收支、政府采購、資產管理等業務的管控細則,規范關鍵活動的業務操作流程,用制度管人、管事,確保各項關鍵活動都能夠做到有章可循、有據可依。其三,強化財務監督。事業單位應落實審計監督機制,對財務活動實施常態長效審計,將高頻、多發、易發財務風險點作為審查監督重點,從而堵塞財務漏洞。
事業單位審計部門還要持續跟蹤檢查財務管理實施情況,定期或不定期抽查財務管理階段性工作,以保證各項財務活動都在可監控范圍內,有效規避財務風險。
實施精細化預算管理 事業單位要構建起完善的預算管理體系,引入精細化管理理念,強化預算管理各個環節的把控,促使財政資金優化配置,提高資金利用率。具體對策如下:其一,健全預算管理制度。事業單位要在預算編制、預算執行、預算評價等環節制定相應的制度,明確各部門在預算管理中的職責,形成各部門相互協同聯動的管理體系,促使預算管理工作落實到位。其二,細化預算編制。事業單位要組建預算編制小組,提前部署預算編制工作,由預算編制小組根據下一年度工作目標和上一年度預算執行情況編制年度預算,以確保預算編制與事業單位實際情況相符。預算編制小組要做好深入調研工作,結合采用多種預算編制方法,準確測算預算項目,提高預算編制質量。預算編制小組還要細化各項預算內容,精準制定預算計劃,增強預算可執行性,避免出現超預算或無預算情況。其三,強化預算執行。在預算批復后,事業單位要嚴格執行預算,保證資金、人員各環節落實到位,做好預算執行反饋,及時溝通預算執行中出現的問題,未經允許不得擅自更改和超支預算。其四,實施預算績效管理。事業單位對預算編制、執行和完成情況實施追蹤問效,監督預算績效實現過程,定期考核和評價預算績效成果,配套實施獎優罰劣措施。
推行精細化資產管理 資產管理是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的重點,為提高財務管理精細化水平,事業單位要對資產管理落實精細化措施,保證本單位資產安全完整,提高資產利用率。具體對策如下:其一,落實資產管理責任。事業單位要明確資產管理范圍,根據相關規定對資產合理分類,明確各類資產的歸口管理部門,規范資產管理業務流程,落實資產管理責任制度,使各項資產都有相關人員負責。其二,建立資產臺賬。事業單位要對符合確認標準的資產及時建立臺賬,辦理資產入庫手續,確認資產分類。財務部門及其相關部門可以采用先進的射頻識別技術、二維碼技術輔助開展資產管理工作,對每一資產設置唯一對應的二維碼,借助二維碼可以隨時查詢資產相關信息,如資產購置時間、已使用年限、存放地點、折舊與殘值等信息,提高資產管理信息化水平。其三,做好資產清查盤點。事業單位要定期或不定期開展資產清查盤點,摸清家底,跟蹤監督資產價值變動,避免出現資產管理漏洞。其四,優化資產配置。事業單位要統籌調配現有資產,將閑置資產調整給有需要的部門,避免發生盲目、重復購置資產的情況。對已經發生損壞或失去使用價值的資產要按照相關制度規范化處置,不得擅自變賣、報廢資產。
創新科學化管理手段 事業單位要積極引入先進的信息技術創新財務管理手段,全面推進財務管理信息化建設,借助財務管理信息系統實現科學化、精細化財務管理。具體對策如下:其一,開發財務管理信息系統。事業單位應優選軟件開發公司建立起合作關系,讓軟件開發公司根據事業單位實際情況和管理需求開發設計財務管理信息系統,使財務管理信息系統包括會計核算、財務分析、財務預測、財務決策、財務信息共享等功能,輔助財務部門提高財務工作效率。在財務管理信息系統的支持下,財務工作人員要從重復的會計核算工作中抽身出來,將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投入于財務分析、預測、決策等工作中,助力事業單位長遠發展。其二,加強財務信息收集。財務部門可以采用大數據技術收集、整合本單位財務信息,保證原始財務信息的完整性,將原始財務信息錄入到系統中進行自動核算和分析,以提高財務信息質量。其三,加強財務人員培訓。事業單位要組織財務工作人員參加業務培訓,使財務人員樹立科學化、精細化管理理念,掌握信息化財務管理手段,確保財務人員可以熟練操作財務管理系統高效率完成財務工作,不斷提升財務管理水平。
科學化、精細化財務管理是事業單位財務管理不斷完善與發展的必然趨勢,對提高事業單位財務管理效率與質量有著重要意義。事業單位要結合本單位實際情況引入精細化管理理念,打造科學化、精細化財務管理模式,逐步強化事業單位財務管理薄弱環節,從而充分發揮出財務管理在事業單位改革發展中的積極作用。
(作者單位:天津市衛生健康促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