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不到8點,68歲的廣州南站地區志愿服務隊隊長唐偉已經坐了1個小時的公交車,到達位于廣州南站西廣場的石壁街青年之家,開始一天的志愿服務工作。
和記者匆忙打了個招呼,唐偉便打開電腦,打印志愿者簽到二維碼,準備簽到名單,給今天上崗的志愿者分崗,并對年輕志愿者進行崗前培訓和安全教育。
一連串準備工作結束,9點左右,唐偉戴上志愿者袖章、帶上服務隊證件、穿上紅馬甲,準備好這標配的“三件套”,拿起對講機,和志愿者們一起走上崗位。
“請問在哪里搭出租車?”剛走到乘車大廳,一名中年男子匆匆跑來詢問。“前面左邊拐進去藍色雨棚那兒。”唐偉快速回答。
廣州南站的每個角落唐偉都了然于心。她已經在這里服務超過13個年頭,是志愿服務隊里年紀最大的一名“銀發”志愿者,人們親切地稱呼她為“唐姨”。
“做志愿服務真的會停不下來,幫助到別人,我心里感到真正的快樂。”唐偉第一次與志愿服務結緣是參與小區街道組織的志愿活動,了解到廣州南站有個志愿服務隊,已經退休的唐偉就報名加入了。
廣州南站是全國最繁忙、客流量最大的交通樞紐之一,每天南來北往的旅客經常會遇到各種問題,2010年成立至今的廣州南站地區志愿服務隊是幫助旅客解決困難的重要力量。
“志愿工作說來簡單,就4個字——咨詢服務,但涵蓋內容非常廣,扶老攜幼、行李搬運、尋找走失之類的事情,只要有人求助,我們都會盡力幫忙,服務到最后一步。”唐偉說。
說話間,記者跟著唐偉在乘車大廳繞了好幾圈。“我之前在廣場巡邏的時候,從西到東,整個繞廣州南站一圈,一天巡邏好多圈,每天得走2萬多步。”唐偉說。那時,她每天都是如此,但并不覺得累,“幫助別人有一種由衷的快樂,我堅持做志愿服務這么久,就是因為真心熱愛”。
志愿服務,不求回報。“剛坐上高鐵,真謝謝你們呀,想給你們做個錦旗。”唐偉手機收到一條來自小薇媽媽的感謝消息。經過志愿者的努力,她在廣州南站走散的孩子很快被找到了。“別客氣,孩子找到了我們就放心了。”唐偉回復完信息后告訴記者:“很多旅客都很客氣,想給我們買水、送特產表示感謝,我們都婉拒了。”
如今,唐偉不僅粵語交談流利,還能熟練使用翻譯軟件與外國旅客交流,指引高鐵換乘路線快速清晰,推薦的游玩路線“不踩雷”,贏得國內外旅客的稱贊。
“年紀不是問題!只要有需要,我盡己所能,繼續做下去!發揮余熱投身到志愿服務中幫助別人,也豐富了自己。”唐偉用實際行動證明,老年人是社會寶貴的財富,能夠服務社會、幫助他人,老有所為也大有可為。
(人民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