稍微復(fù)雜一點的電器,都有快與慢的不同擋位,人腦也如此。《超高效:通過優(yōu)化大腦改變你的工作方式》一書的作者,身兼神經(jīng)科學(xué)研究員和眼科外科醫(yī)生的米圖·斯托羅尼,就把大腦的狀態(tài)分成了慢中快三個擋——一擋是無所事事的休息狀態(tài);二擋是高效工作狀態(tài);三擋是草木皆兵的緊張狀態(tài)。
我們的目標是:在工作中上二擋,在休息中上一擋,盡可能少上三擋。
一擋,相當于你慵懶地躺在長椅上,泛泛地看看周圍景色,完全放松。
這是一種休息狀態(tài),似乎還能清除大腦中的垃圾。一擋為創(chuàng)造性思維做好了準備,但是因為它不調(diào)用注意力,所以不會真的創(chuàng)造什么。
二擋的最重要特點就是注意力集中,最適合腦力勞動。比如,讀書、思考、想象、預(yù)測、分析,做什么都需要注意力。用拍照打比方,就是你聚焦在一點,把背景模糊化。
三擋,則是情況緊急或者外界刺激強烈,你感到壓力巨大, 整個思維被劫持,以至于不能自主地想事情,所以無法保持注意力,面對不熟悉的局面可能犯錯誤。
該怎么換擋呢?斯托羅尼介紹了很多方法。
先說外部環(huán)境。偏藍色或者說冷色調(diào)的燈光能提高警惕性,幫你升擋;而偏紅或者說溫暖柔和的光則有助于放松, 讓你降擋。所以,如果你感到自己過于散漫,想要集中注意力,就上冷色光;而如果你過于緊張需要放松一下,或者想提升一點創(chuàng)造力,溫暖柔和的光線會更合適。
另一個影響因素是聲音。普遍的規(guī)律是頻率越高、節(jié)奏越快、音量越大,越能升擋,反之則可以降擋。早上起來想要迅速清醒,可以聽聽新聞,早間新聞播報的語速都很快。有些作家喜歡去咖啡館寫作,可能就是因為家里太安靜了,他需要一定的背景噪音幫助升到二擋,從而提高注意力。
播放背景音樂是個好辦法。想要升擋可以用快節(jié)奏的曲子,而反過來,牙科診所和水療中心播放的都是舒緩的音樂,希望你平靜下來。不管是什么音樂,都不要有歌詞——因為歌詞會分走你的注意力。
另一個辦法是用身體調(diào)節(jié)。任何形式的體育運動都能升擋,而且運動強度越大、持續(xù)時間越長,升擋效果就越好。
升擋效果會在運動停止后持續(xù)一段時間。比如,你現(xiàn)在很懶散,想要集中精力工作,可以先出去適度運動半小時。有研究發(fā)現(xiàn),用手擠壓一個壓力球18 秒鐘,然后放松1 分鐘,如此重復(fù)幾遍,可以提高注意力得分。這樣說來握緊拳頭也能升擋。
降擋的方式則是緩慢呼吸。斯托羅尼推薦的方法是用5 秒吸氣,再用5 秒呼氣,10 秒一個循環(huán)。
身體感受溫度的突然變化, 不管是變冷還是變熱,都能升擋。你早上起來想要從一擋迅速進入二擋,可以沖一個澡。
最方便的換擋方法則是用眼神。盯住一個地方看,不管你之前是處在一擋還是三擋,都能把你迅速拉入二擋。盯著看自然就有注意力。要點是選一個特別細小的目標。據(jù)說網(wǎng)球運動員要想消除比賽的焦躁感,可以盯著一個網(wǎng)球看一會兒——但不是看整個網(wǎng)球,而是看網(wǎng)球上某處縫線的那個小圖案。
進入二擋區(qū)提高創(chuàng)造力的一個辦法是散步。走路這個動作會給你帶來一定的警覺,所以不會完全進入一擋;再者,散步不是跑步,不緊張,不會進入三擋。
而如果想從二擋進入一擋休息,最直接的辦法就是短暫地閉眼。
(摘自“得到App”,本刊有刪節(jié),魏克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