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年10 月7 日,維克托·安布羅斯與加里·魯夫昆因為在微小RNA(microRNA)領域的工作貢獻獲得了2024 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事實上,他們也是20 世紀90 年代中“唯二”的專注研究微小RNA 的學者,當時,學界對這種過于冷門的研究鮮少興趣,認為“意義不大”。
然而生命科學就是這樣微妙而神奇。20世紀60 年代,人們發現一種特殊物質,將其命名為轉錄因子,它可以控制遺傳信息的開合流動,制造不同的細胞蛋白質。在安布羅斯和魯夫昆之前,大多數科學家認為,已經弄明白了基因調控的主要原理,甚至默認為這是唯一的法則。
但科學家們還是天真了,遺傳學遠比預想的更復雜。安布羅斯和魯夫昆驚喜地發現,基因調控有第二條路,并且同樣意義重大。普通人很難想象,這個結論最初是在一類線蟲身上發現。它體型小,身長只約1 毫米,毫不起眼,但大型復雜動物該有的神經細胞和肌肉細胞,它也有。而就是這個小東西助推了微小RNA 的發現。
有意思的是,這已經是線蟲第四次獲得諾貝爾獎了,說它是功臣毫不為過。
我們生存的世界里,線蟲廣泛寄生在動植物當中,也遍布于土壤、淡水、海洋中。從普通人的衛生視角,線蟲絕對不是什么惹人喜愛的家伙,它會帶來感染和疾病。
但對它的研究,衍生出醫學、生物學價值,這也讓我們看到,這個古老而原始的生物,和如今復雜的動物及人類,竟有如此深的淵源。
(攸寧摘自“南風窗”微信公眾號,業余的Sylvia 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