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 要:培育中小學學術型校長,是培養教育家型校長的必經之路。杭州市富陽區通過分類比較明晰中小學學術型校長角色行為,在此基礎上提煉出中小學學術型校長需具備有思想、循規律、勤研究、善實踐等四個核心特質,并以此為培育目標和方向,采用“以學校頂層設計為藍圖,助推中小學校長‘辦學思想’提煉”“以學校課程改革為根基,增強中小學校長‘遵循規律’的本領”“以學校課題研究為引領,提升中小學校長‘教育研究’的能力”“以校本研修為抓手,推進中小學校長‘學校實踐’的行動”等四條實踐路徑,同時以構建學術合作機制、完善學術治理機制、創新學術研究機制為保障,助推中小學學術型校長的成長。
關鍵詞:學術型校長;中小學教育;區域教育
培育中小學學術型校長,是培養教育家型校長的必經之路,也是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深切呼喚。學術不僅是校長個人專業素養的體現,也是校長理解教育、探索教育規律、推動教育改革的重要基礎。然而,目前關于中小學學術型校長培育的研究(無論是理論研究還是實踐研究)還比較欠缺。杭州市富陽區是一個縣級行政區,其基礎教育水平還較薄弱,正面臨著教育改革的重要挑戰,迫切需要中小學校長提升學術水平,帶領教師不斷地學習、思考和實踐?;谶@樣的思考,富陽區積極營造區域學術氛圍,著力探索中小學學術型校長的培育策略。
一、中小學學術型校長的角色行為
面對學校日常繁重的行政事務,不同的中小學校長會因對校長角色定位、角色功能的認知差異而表現出不同的角色行為。要培育中小學學術型校長,就要了解中小學學術型校長的角色行為。
筆者在分析關于中小學學術型校長的文獻、研究中小學學術型校長的意涵的基礎上,對富陽區近年來中小學校長的角色行為進行了梳理,將其角色行為分為行政型、事務型、保守型、社會活動型和學術型等五種類型,并從工作態度、工作內容、工作方法和工作目標等四個維度進行分析(如表1所示)。
借助表1,我們可以直觀比較中小學學術型校長與其他類型校長之間的差異,從而對中小學學術型校長的角色行為有一個整體把握。每種類型中小學校長的存在都有一定的合理性,也有其現實的社會基礎。不同類型的中小學校長對學校的發展能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
關于中小學學術型校長的角色行為,項紅專等提出:“學術型校長能夠營造學術氛圍,提升學術品位,努力建設高品質學校;擁有系統的教育理論和豐富的實踐經驗,能夠進行積極的反思、探索、創新,凝練自成體系的辦學思想并取得顯著辦學成效;對教育充滿無限熱愛,關愛學生和教師,為人真誠謙遜,具有強烈社會責任感等?!保?]李海林指出學術型校長要以學術引領能力見長,要能把“自己對教育教學的研究成果,轉換成學校教育教學方面的工作實施方案、標準、流程、模板、工具,使老師們的教育教學工作更科學、更方便、更有成效,從而使治下的學校,以專業性強、精細化程度高著稱”[2]。教育改革背景下中小學學術型校長的培育,契合了專業化校長隊伍建設的要求,以及當前學校內涵發展的需求,標志著校長角色功能新的轉向??傊行W學術型校長,需以學生全面發展、教師專業提升、學校特色建設為工作目標,秉持遵循規律,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理想與現實相結合的嚴謹工作態度,運用學習型組織管理模式,以共同愿景統籌推進工作,完成學校頂層設計、教育科研、課程改革、隊伍建設、學生發展、學校特色建設等各項具體工作內容。
二、中小學學術型校長的核心特質
筆者研究了杭州市學軍小學原校長楊一青、北京市十一學校原校長李希貴等一些卓有建樹的校長辦學思想與實踐,同時與富陽區的中小學知名校長進行了交流,梳理他們身上的共性特征,由此提煉出中小學學術型校長需具備的四個核心特質,為區域中小學學術型校長的培育確定目標和方向。
(一)有思想是中小學學術型校長的本色
具有堅持教育主見的意識與實踐教育理想的態度,是中小學學術型校長區別于其他類型校長的一大標志。中小學學術型校長要有理性精神、不迷信權威、不盲從經驗、不人云亦云等。獨立的思想也是學術型校長的核心品質[3],學術型校長要善于思考,能經常追問“培養什么樣的人、如何培養人以及為誰培養人”等問題,結合學校的實際提出自己獨到、系統的教育思想和辦學理念,并將其貫穿于日常的管理工作中。
(二)循規律是中小學學術型校長的底色
規律的根本特征在于客觀性,它不以人們的意志而轉移。教育,面向一個個鮮活的生命個體,應傳遞生命的氣息、順應生命的本質、尊重生命的綻放。中小學學術型校長,要能夠準確運用教育教學規律、學生發展規律、學校管理規律設置并實施課程,科學評價教育教學活動,建立健全學校各項規章制度,實施科學管理、民主管理,以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
(三)勤研究是中小學學術型校長的亮色
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如果你想使教育工作給教師帶來歡樂,使每天的上課不致變成單調乏味的義務,那就請你把每個教師引上研究的幸福之路吧?!保?]以學術引領力見長的中小學學術型校長,應該積極帶頭開展教育科研工作,著力打造科研型學校,推進“科研興校”戰略,指導全校教師有效開展課題研究。同時,要善于反思、總結與表達,能將自身的管理實踐、教育理解、理論積淀、教育思想,以及學校的校園文化、辦學實績等進行提煉,并加以推廣。
(四)善實踐是中小學學術型校長的特色
“下水方知水深淺”,探索真理要靠實踐。居里夫人曾說過:“人類需要善于實踐的人,這種人能由他們的工作取得最大利益?!保?]中小學學術型校長要深刻認識到實踐的重要性,不能只會泛泛而談,而是要積極投身于教育教學實踐,深入課堂上課,做教學改革的實踐者、探索者、引路人,還要將理論和實踐相結合,切實制訂學校中長期發展規劃,通過樹品牌、創特色實現教育質量和辦學效益的最優化。
三、中小學學術型校長培育的實踐路徑
中小學學術型校長必須具備有思想、循規律、勤研究、善實踐四個核心特質,這是富陽區基于區域實際確定的中小學學術型校長培育的目標和方向。要達成這一目標和方向,一方面需要校長自身樹立專業發展目標意識,具有自我提升的愿望和迫切感,有規劃、自覺地進行閱讀、思考等,另一方面也需要教育相關部門引領校長以學校為基地開展學術實踐活動,幫助他們將所學所思所想轉為教育教學實踐,并在實踐中得到系統化、科學化的提升?;谥行W學術型校長的四個核心特質,富陽區提出了以下四條實踐路徑。
(一)以學校頂層設計為藍圖,助推中小學校長“辦學思想”提煉
頂層設計是學校發展的藍圖,新時代學校的高質量發展離不開科學的頂層設計。富陽區主要通過四條路徑帶領中小學校長進行學校頂層設計:一是教育行政部門要求學校制訂、論證三年發展規劃,并對發展規劃的實施和成效進行階段性與終結性考核、評估,以此來加強學校頂層設計;二是教育行政部門、教研部門與專家合力,指導部分學校創建“浙江省現代化學?!保源藖泶龠M學校頂層設計的改進和完善;三是邀請杭州師范大學富陽基礎教育研究院和教育媒體的專家帶領部分優秀校長圍繞學校頂層設計進行主題研討,并分校分批完善學校頂層設計;四是對新建學校提出特別要求,要求新建學校建設的一項首要工作就是做好頂層設計。學校頂層設計需要重點完成提煉學校辦學理念、描繪學校發展愿景、勾勒學校育人目標三件事,這有助于提升中小學校長的整體戰略和理性思維能力,使他們成為“有思想”之人。
(二)以學校課程改革為根基,增強中小學校長“遵循規律”的本領
學校課程建設的質量是學校是否遵循教育規律的集中體現,只有遵循教育教學規律、學生發展規律、學校管理規律的課程才是科學、合理的。因此,富陽區教育相關部門以學校課程建設為根基,引領中小學校長“循規律”。其具體做法是通過四條路徑引領中小學校長推進學校課程改革。一是要求學校制訂課程開發與實施整體方案,在認真落實國家課程、地方課程的基礎上,邀請專家指導學校開發特色課程,這些課程必須強化五育并舉,凸顯課程的特色化和選擇性。二是借助教研員“紅旗崗精準服務”項目,促進學校課堂教學有效轉型。如富陽區環山中學在教研員的引領下改革傳統課堂,打造了素養導向的“四學課堂”,通過打造預學、合學、領學、研學等不同形式的課堂活動促進學生主動學習。三是推進作業改革,成立學科作業研究小組,以校本研修項目為抓手,分階段分重點開展課堂作業、課后作業等各類作業的設計及使用的研討,并開展各學科作業設計比賽。四是夯實學業評價,積極推進“以數據驅動的學業評價改革”“小學生綜合評價改革”等項目,同時要求學校組建核心團隊,在區教育發展研究中心提供的《學科分項等級評價指南》基礎上,探索形成本校特色的學科分項等級評價方案與策略。
(三)以學校課題研究為引領,提升中小學校長“教育研究”的能力
課題研究是引領學校內涵發展的重要抓手。富陽區提倡“雁陣式”課題研究模式,即:校長立足宏觀,領銜學校主課題頂層設計;教研組把準中觀,負責次課題縱深拓展;一線教師聚焦微觀,開展能夠落地課堂的小課題研究。同時,富陽區采取一系列措施鼓勵中小學校長參與課題研究,提升其教育研究的意識和能力,并將學校課題研究情況作為學校內涵發展和校長個人專業發展評價的重要指標之一。一方面,富陽區教科研部門對各中小學校長的課題研究已有成果進行統計及需求調查,對課題研究方面存在問題和不足的校長提供一對一幫扶服務,在區級教育科研立項課題評審中開設“校長領導力專項課題系列”,以此鼓勵校長積極開展課題研究。另一方面,富陽區教育部門針對不同崗位、不同層次的中小學校長開展培訓,并提出不同的課題研究要求。如要求教學副校長提出教學管理主張并進行系統闡述,要求正職校長完成課題立項、開題論證、過程匯報、結題論證相關工作,要求校長任職資格培訓班的學員有學校管理類區級立項課題并力爭獲得市級、省級立項,要求名校長培訓班的學員有市級、省級立項課題并根據需要隨時進行面對面匯報等。
(四)以校本研修為抓手,推進中小學校長“學校實踐”的行動
學校的教學改革需通過全體教師的實踐活動才能有效實施。校本研修以教師的教學實踐為關注點和載體,引領教師在實踐中進行研討與學習,通過解決教學實踐中的問題來提升專業素養,進而促進學校發展。校長是校本研修的第一責任人,因此加強校本研修不僅可以提升教師的教學實踐力,而且可以助推校長落實“學校實踐”的行動。近幾年,富陽區在推進校本研修工作方面主要采取了以下行動:一是強化理念認同,利用區級學術節、暑期校長讀書會等平臺,強調校本研修的重要性,并創造各種機會,讓校長深度參與,從而讓其深刻認識到作為校本研修第一責任人的職責和義務;二是構建了“協同式管理”新模式,即區級、片級、校級三級管理機構子系統協同和教研、科研、培訓三種管理指導子系統協同,力爭校本研修管理效益最大化;三是實行全過程管理,即以學年為單位、以項目制管理為形式對校本研修實行全過程管理,包括研修項目申報、論證、過程指導、考核評優、表彰獎勵、經驗推介等,以有效保障校本研修的質量和效益;四是加強專業指導,特別是指導校本研修課程的結構化設計,即通過專題培訓、課程邏輯梳理、項目論證等活動,幫助學校提升課程結構化設計的水平。
四、中小學學術型校長培育的保障機制
中小學學術型校長的培育是一項系統工程,不僅需要校長自身持續努力,也需要整個區域聚勢助力。富陽區在實踐中通過三大機制建設保障中小學學術型校長的培育。
一是構建學術合作機制,提升政府部門的學術保障力。富陽區政府與上海師范大學、浙江師范大學、杭州師范大學等高校開展合作辦學,以師徒結對、名校長(名師)工作室建設等方式為優秀校長的成長搭建平臺。同時,成立“富陽教育鄉賢聯誼會”,聘請著名鄉賢擔任富陽區教育發展顧問,組建以鄉賢名字命名的名校長(名師)工作室、鄉賢領銜的名校協作共同體等,推動富陽區中小學校長成長,以及富陽區教育的高質量發展。此外,制訂《杭州市富陽區高層次教育人才獎勵辦法》,對高層次教育人才進行獎勵,并為他們的進修學習提供政策支持和經費保障。
二是完善學術治理機制,提升教育系統的學術氛圍營造力。首先,富陽區教育局編制并發布了《杭州市富陽區“十四五”教育改革發展規劃》《高水平推進富陽教育工作思路》等文件,指出全區教育將以學術為基、行政助力,從學術層面對區域教育工作進行系統思考。其次,富陽區教育局圍繞教育工作重點項目,要求教育行政人員通過項目領銜承擔課題研究任務,開展教育行政人員“走進課堂”等活動,提升教育行政人員的學術能力。再次,富陽區教育局構建中小學學術型校長培養任用體系,有意識地把一些有較強管理能力的省特級教師優先推向校長崗位,實施精準培養。最后,富陽區教育局每年開展一次歷時2~3個月的“富春情·教育夢”學術節活動,邀請專家、學者等用先進教育理念引領學校的學術研究,為各基層學校展示學術研究成果搭建平臺[6]。
三是創新學術研究機制,提升教研隊伍的學術支撐力。富陽區教育發展研究中心是區域學術發展的重要專業支撐部門。基層學校的頂層設計、課程改革、課題研究、校本研修等,都需要教研員的引領和指導。近年來,富陽區教育發展研究中心全力推進新時代教研綜合改革,全方位加強教研員學術能力建設:通過完善教研員選聘機制、教研員師徒結對機制,建立“項目領銜”研究機制、教研員帶班上課機制;通過推進教研員專業素養“六項修煉”,著力培養具有持續發展力、教育研究力、課程領導力、教研策劃力、教學評價力和團隊管理力等六種能力的現代教研員;通過加強與高校的戰略合作,創建大學教授、教研員、一線教師項目合作模式,借助現代教育研修共同體,不斷提升教研員的學術能力;通過積極推進教研轉型,提出從個體化、經驗型向協同式、實證型教研轉型的研究工作,促進教研員隊伍的學術提升[7]。
總之,中小學學術型校長的培育是我國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中小學學術型校長的培育,需以有思想、循規律、勤研究、善實踐四個核心特質的培養為目標和方向,杭州市富陽區以學校頂層設計為藍圖、以學校課程改革為根基、以學校課題研究為引領、以校本研修為抓手,在中小學學術型校長培育的區域層面率先進行了嘗試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參考文獻:
[1][3]項紅專,唐瓊一,黃芳.學術型校長:理據、意涵與培養策略[J].中小學教師培訓,2022(9):18-21.
[2]李海林.校長職責與校長類型[J].上海教育,2021(33):66.
[4]趙玉英,張典兵.教育學新論[M].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2012:381.
[5]胡緒明.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案例與課程設計[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21:292.
[6][7]何文明.營造優良學術氛圍" " 提升區域教育質量:浙江省杭州市富陽區打造四位一體學術氛圍體系的探索[J].教學月刊·中學版(教學管理),2023(1/2):3-7.
*本文系浙江省教育科學2024年度規劃課題“五維共治:助推區域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校地共建機制創新研究”(課題編號:2024SC024)的階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