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義縣,這座歷史悠久的遼西古城,正煥發出勃勃生機。近年來,義縣立足當好新時代“遼沈戰役”錦州攻堅戰“首戰先鋒”的目標定位,在錦州全力推進區域中心建設的宏大背景下,緊握“改”與“變”帶來的時代機遇,向產業要動力,鑄就發展引擎;向創新要活力,提升縣域實力;向改革要推力,優化營商環境,傾力構建全產業鏈發展體系,以產業興引領縣域強。
項目建設跑出發展加速度
寒冬時節,朔風凜冽,義縣豐安煤焦綜合利用一體化項目建設現場卻是一片火熱景象。作業車輛頻繁穿梭,工人們緊張而又有條不紊地忙碌著。施工方在保障工程質量與安全的基礎上,緊扣時間節點,全力推動施工進程穩步向前。眼下,義縣處處涌動著項目建設熱潮,一個個含金含綠、創新驅動、智能引領的大項目壓茬推進,釋放著向“新”求變、蓄能未來的強烈信號。
項目建設是推動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硬支撐”,也是擴投資、穩增長、促發展的“主抓手”。2024年,義縣牢固樹立“項目為王、招商為要、落地為大、服務為本”的工作理念,緊緊抓住項目建設這個“牛鼻子”,開展項目建設百日攻堅行動,精準施策發力。全年開復工項目180個,其中億元以上項目25個,以項目建設“加速跑”積蓄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新動能。
招商引資是項目建設的源頭活水。近年來,義縣積極創新招商方式,采取“走出去、請進來”策略,組建專業的招商團隊,奔赴全國各地開展招商活動。在招商過程中,義縣注重選優引強,圍繞主導產業,瞄準行業龍頭企業和高新技術企業,著力引進一批投資規模大、科技含量高、帶動能力強的優質項目。
產業驅動鑄就發展強引擎
一個“新”字,一個“綠”字,是義縣產業經濟發展的特色,也是義縣將資源優勢、區位優勢、政策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的鮮明底色。
走進義縣小粒花生產業交易中心項目建設工地,大型車輛往來穿梭,百余名作業人員正堅守崗位,奮戰施工一線,全力以赴抓進度、保質量、搶工期,確保項目按計劃有序推進。
項目負責人談德宏介紹,建成后的義縣花生交易中心,將采用“大產業+新主體+新平臺”的創新模式,打造集小粒花生交易、倉儲物流、初深加工、新品研發孵化、品牌建設等多功能于一體的產業鏈,實現“雙百”目標,即花生年交易量超100萬噸,花生年交易額突破100億元,成為東北最大的花生交易樞紐。
義縣地處遼西走廊,“六山一水三分田”,是聞名遐邇的農業大縣。目前,義縣花生種植面積超33萬畝,產量逾10.05萬噸,已構建起種植、加工、流通有機融合的特色農業主導產業,“好花生,在義縣”的品牌口號叫響全國。
園區是產業項目的主陣地與經濟發展的主戰場。義縣堅定不移走工業強縣之路,以錦州七里河經濟開發區西山再生資源產業園為依托,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培育新質生產力,產業發展呈現出鮮明的向“綠”態勢。
2024年5月,義縣成功舉辦2024遼寧·義縣循環經濟產業招商推介會。會上,義縣循環經濟產業發展專家智庫正式成立,8個循環經濟產業重點項目成功落地,簽約金額高達50.5億元。
同時,義縣深入實施前瞻性的“12283”工業發展計劃,通過優化資源配置、強化產業鏈整合,推動產業向規模化、集約化、綠色化的高級形態轉型。
多措并舉打造發展優生態
縣域經濟發展離不開優質營商環境的助力。
2024年年初,義縣制訂并推出《2024年義縣營商環境建設行動方案》,全力推動惠企政策“直達快享”。義縣累計梳理出9項“免申即享”政策,已兌現補貼資金170.52萬元。同時,錄制了4期《營商環境大家說》節目,針對營商環境“萬件清理”問題展開有效整改,辦結率高達96.2%。
不久前,遼寧俏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申辦生產許可證時遭遇困境。因其產品處于新興領域,缺乏相應的分類及審查方案,導致無法辦理生產許可證。義縣市場部門得知情況后,積極探尋解決方案,秉持“無事不擾、有求必應”的助企服務理念,專門成立工作組深入企業展開專項調研。最終,該公司的蛋白肽(火麻肽)產品順利取得生產許可證。
此外,義縣還建立健全項目管家制度。為全縣104家重點企業配備項目管家,企業滿意率達100%;大力推進政務服務改革,設置7個無差別綜合窗口和6個重點領域窗口;積極建設誠信政府,完善行政決策執行機制,開展涉特殊主體執行專項行動……義縣以“保姆式”“店小二”的服務理念,為投資方提供從項目立項至竣工投產的“一站式”全流程優質服務。
政策禮包誠意滿滿,服務保障堅實有力。正是這份珍視和呵護,讓義縣憑借卓越的“軟實力”筑牢了經濟發展“硬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