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DeepSeek的持續爆火,A股相關科技概念股也備受市場資金追捧。2月5日以來,拓維信息(002261)一舉走出6連板,股價區間漲幅超過77%,在多個熱門題材的加持下,短期內的股價表現給市場帶來極大的想象空間。
盡管股價走勢強勁,但是拓維信息的業績表現卻并不樂觀,雖然2023年實現扭虧,2024年又預計將虧損1億元-1.5億元。2015年,拓維信息就已經歷過股價暴漲暴跌的過山車行情,如今10年過去,新一輪的炒作之下,歷史又是否將會重演?
春節后開市以來,DeepSeek、華為昇騰等題材概念火爆,刺激拓維信息股價大幅走高,自2月5日起連續走出6個漲停,并仍在持續刷新階段新高。
拓維信息的主營業務包括教育服務、軟件云服務和移動游戲三個板塊,但卻身兼人工智能、5G、華為、算力租賃、機器人、東數西算等多達二三十個熱門概念,因此每當科技股發生異動,拓維信息往往都會有所表現。
去年9月至10月期間,拓維信息也曾出現一波凌厲的上漲行情,10月底一度最高上漲至28.7元/股,但隨后很快又出現明顯回調,直到近期再一次出現暴漲。在走出六連板之后,拓維信息上漲勢頭依然不減,持續刷新去年10月底以來的新高。當前股價較去年8月的階段低點相比,已經足足翻了兩倍有余。(見圖一)

不難發現,本輪拓維信息的炒作邏輯主要是圍繞“華為概念”,其股價的波動與華為概念整體走勢接近同步。
2月4日,華為官微表示DeepSeek-R1、DeepSeek-V3、DeepSeek-V2、Ja?nus-Pro正式上線昇騰社區,支持一鍵獲取DeepSeek系列模型。2月7日,拓維信息在官微發文稱,作為華為昇騰戰略合作伙伴,公司“兆瀚”系列AI服務器及相關產品已全面完成與DeepSeek-R1/V3系列大模型的深度適配,將為客戶全面接入DeepSeek。此外,2月5日,華為公布2024年全年的銷售收入已恢復到美國制裁前的收入水平,這一消息也成為A股市場熱炒華為概念股的催化劑。
盡管有華為概念加持,但拓維信息的業績卻不容樂觀。雖然營業收入持續增長,但卻難以走出利潤巨虧的陰影。(見圖二、圖三)


由于2015年高溢價收購的多家子公司計提巨額商譽減值,拓維信息2018年巨虧13.67億,此后至2021年雖實現扭虧,但2022年又再次因商譽減值爆虧10.13億元。2023年短暫扭虧之后,2024年又預計將發生大幅虧損。
1月18日,拓維信息發布的業績預告顯示,預計2024年實現歸母凈利潤虧損1億至1.5億,預計實現扣非凈利潤虧損1.05億至1.55億,較上年同期由盈大幅轉虧。
拓維信息對此給出的理由是,因業務發展需要,銀行借款規模增加、技術人員儲備增加導致費用增加,以及項目運營情況未達預期計提商譽、無形資產等減值準備導致公司凈利潤虧損。其中,由于游戲業務經營業績未達預期,計提商譽、無形資產減值4000萬-5000萬,存貨計提跌價準備3000萬-4000萬。
自2017年起,拓維信息與華為的合作關系逐漸加深,華為既是拓維信息的供應商,又是其重要客戶。拓維信息借助華為的芯片和系統為華為打造服務器、PC主板及軟件云服務,但核心技術和議價權都不在自己手中。在華為的技術和產品主導下,拓維信息的自主性顯得相對薄弱,缺乏真正的創新動力,研發支出也是逐年下滑,2024年前三季度僅占營收的4.71%,而2020年這一比例為14.32%。公司銷售毛利率也呈現逐年下滑的趨勢,從2016年的64.54%下降至2023年的20.52%,2024年前三季度更是進一步下降至15.94%,盈利能力越發令人擔憂。在此情況下,深度綁定華為的選擇或許將成為一把雙刃劍。
拓維信息股價上演“過山車行情”已不是首次。2015年,公司曾因重組概念的利好,股價在一個月內飆升3倍,達到70元的歷史高點,但隨后也很快跌去幾乎全部漲幅,并陷入長期的低迷。
時隔多年,拓維信息又一次迎來股價暴漲,雖然原因不同,但主要仍是來自散戶和游資的炒作。
數據顯示,2024年上半年末,拓維信息有股東25萬戶,平均持股數約5000股,而從2024年10月開始,公司股價快速上漲的同時,股東戶數大幅上升,平均持股數大幅下降,顯然是源于大量散戶的涌入。(見圖四)此外,從近期披露的龍虎榜數據來看,知名游資和量化基金也均榜上有名。東財數據顯示,在近一個月以來該股龍虎榜成交金額前十名榜單中,章盟主的常用席位國泰君安證券上海海陽西路的排名僅次于深股通專用席位,以8.51億元的總成交金額居于第二位。

2月7日,國泰君安證券上海海陽西路以2.25億元的買入額出現在拓維信息龍虎榜買方榜首,占該股當日總成交額的比例為4.02%,2月11日上述席位又出現在龍虎榜賣方第一位,賣出金額為2.72億元,粗略測算僅三個交易日大約盈利4700余萬元。2月12日,該席位再次出現在拓維信息龍虎榜買方第一位,并且買入金額高達3.55億元,占該股當日總成交額的比例達5.02%。
另一方面,機構投資者對于拓維信息的參與則顯得較為冷淡。2024年中報顯示,有111家基金持有拓維信息共計4,475.72萬股,占流通股比3.62%;而到了2024年年末,僅余7家基金仍有持倉,共計386.02萬股,占流通股比0.31%。同時,從拓維信息的公開資料來看,近年公司接受機構調研的次數也極為有限。顯然機構投資者并未對其進行深入的研究或增持。
盡管拓維信息短期內股價出現爆發式增長,但公司基本面缺乏支撐也是不爭的事實。這一次,當短線炒作資金撤退之后,拓維信息又能否避免重蹈股價崩塌的覆轍?這是擺在公司面前的一個重要課題,也是為每一個投資者再次敲響警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