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春節檔,電影市場分化劇烈,一邊是《哪吒之魔童鬧海》高開瘋走、一騎絕塵,一邊是《射雕英雄傳:俠之大者》《蛟龍行動》等票房撲街。截至2月17日,據燈塔專業版數據,《哪吒之魔童鬧海》總票房(含點映及預售)超120.52億元人民幣,超越《獅子王》,成為全球影史票房榜第10名。
反映到資本市場,光線傳媒(300251)作為《哪吒之魔童鬧海》相關方股價暴漲,而博納影業(001330)則由于主推電影票房撲街而股價暴跌。
實際上,博納影業在春節前還有好幾條重磅的公告,一是業績預虧,二是大股東減持達1%,三是董事辭職,四是控股子公司向韓寒旗下影視公司短期借款。
上述信息的背景是博納影業近幾年的失落,尤其是2022年8月18日上市后,以年度計,至今就沒有盈利過。
.
《蛟龍行動》由知名導演林超賢親自操刀,之前,他已與博納影業合作,推出了《湄公河行動》《紅海行動》《長津湖》等一系列叫好又叫座的主旋律大片。
其中,2021年上映的《長津湖》,以57.75億元票房,此前高居中國電影票房榜榜首。(但在2月6日也已被《哪吒之魔童鬧海》打破)
正是有這些成功的主旋律商業大片力撐,即便是在電影行業普遍愁云慘淡的2020年和2021年,博納影業依然實現了穩定盈利。
《蛟龍行動》集結了黃軒、于適、張涵予、段奕宏等多位國內知名演員。
之前,面對春節檔的激烈競爭,作為主控主投方的博納影業,對《蛟龍行動》的票房前景信心滿滿。在公司看來,這是中國首部核潛艇題材的電影,用前所未有的規模和工藝,定義了全球核潛艇電影的新標準。為了影片拍攝,片方1:1打造了120米長的“龍鯨號”潛艇,僅這一拍攝模型,就耗資高達8000萬元。
博納影業老板、影片出品人于冬,此前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放言:未來5年內,都不會有這么大制作的電影,包括今天的好萊塢也沒有這樣的一個制作成本去做這樣一部超級大片。
據稱,《蛟龍行動》的投資是《紅海行動》的5倍,總投資10億元。
該片打動了于冬、博納影業和所有主創人員,卻沒能打動觀眾和院線經理們。
對于《蛟龍行動》的票房表現,于冬公開表示,是遭遇了有組織的“黑水”,他同時吁請院線能給影片更多的有效排片,爭取一個“公平”。
于冬還在朋友圈發文稱,中國電影需要《蛟龍行動》這樣的重工業電影……如果中國電影每年有十部這種體量的大片,電影才不會被觀眾拋棄。
盡管票房慘淡,于冬仍然表現硬氣,公開聲明《蛟龍行動》絕不撤檔。他寄希望于該片能夠長線放映,通過口碑的持續釋放,再次實現《紅海行動》的逆襲。
但如無奇跡出現,博納影業在此片上將面臨巨大的業績虧空。2025年如此開局,博納影業全年的經營壓力,可想而知。
而2022年至2024年,博納影業已經三連虧。
博納影業1月23日晚間發布業績預告,預計2024年歸母凈利虧損6.37億元—8.81億元,虧幅較上年進一步擴大。
財報顯示,2022年-2023年,博納影業實現營收20.12億元、16.08億元,凈虧損分別為0.72億元、5.53億元。
即使24年以業績預告的虧損下限6.37億元計算,這三年合計虧損也達12.62億元。
即便從單季度看,根據Choice數據,從22年一季度開始,博納歸母凈利潤盈利的季度只有22年一季度、23年三季度,24年一季度。(24年前三季度歸母凈利潤分別為0.06億元、-1.44億元、-2.16億元,根據業績預告推算,四季度也將虧損)
在發布業績預虧公告的同一天,博納影業還發布了股東的減持公告。公告顯示,西藏和合于2024年12月13日-2025年1月21日期間累計減持公司股份9,924,200股,達到公司總股本的0.7266%。此次減持后,西藏和合及天津橋斌合計持有公司股份9526萬股,占總股本的比例為6.9742%。
發布業績預虧、股東減持公告當天,還有一則董事辭職的公告。公告顯示,博納影業的董事高愈湘因個人原因,申請辭去公司非執行董事職務及董事會審計委員會、提名委員會委員職務,辭職后不再擔任公司及子公司任何職務。
在高愈湘之前,博納影業的副總裁陳慶奕因個人原因申請辭去副總裁一職;財務總監、董事會秘書何英申請辭去董事會秘書一職,但繼續擔任財務總監職務。
在上述公告之外,還有一則公告值得注意,業績預虧公告發布的次日,博納影業隨即宣布控股子公司浙江博納擬向韓寒旗下亭東影業緊急拆借4000萬元短期周轉金。借款利息按照單利年化3.1%的年利率根據借款期限天數計算,借款期限不超過六個月(自實際借款到賬之日起算)。
博納影業作為一家老牌電影公司,成立已經超過20年,是第一家登陸美國納斯達克的中國內地影視集團,不過后來因為市值表現太差,2016年從美股退市。此后,博納影業沖擊A股IPO,苦等五年后,終于在2022年成功回歸A股。
但這就像個分水嶺,上市前的博納風光無限,上市后的博納漸失光環。
票房不佳,業績連虧,上市以來,博納影業股價長期萎靡。2022年8月18日,博納影業以5.03元發行價成功回A上市,首日股價就大漲43.94%,股價最高一度達到15.23元/股。但之后,博納股價就開始走下坡路了,到2024年9月18日,博納影業股價最低一度跌至3.87元,此后受A股政策提振而大反彈,一度反彈至12月16日最高的8.88元,當日放巨量收出一根高位陰線。(見圖)
8.88的數字,和寒武紀777.77的數字一樣,都是極為工整的“豹子頂”。

有趣的是,博納8月18日上市,后連虧三年,這次又見8.88元的階段頂,博納和“8”這個寓意“發財”數字難道相克?
或許是黑色幽默吧!
受到《蛟龍行動》票房滑鐵盧影響,2025年2月5日春節節后第一個交易日,博納影業不意外地跌停,收盤報5.36元/股。另一邊《哪吒之魔童鬧海》的主投方光線傳媒,迎來了一個漂亮的20cm漲停。
2月6日,A股大市極佳的行情下,博納繼續大跌5.22%,收于5.08元,距離再次跌破發行價又不遠了。而另一邊,光線傳媒再漲18.01%。
2月7日至2月17日收盤這段時間內,博納影業股價小反彈后又再度回落,而光線傳媒則連續多個20cm漲停,市值沖上千億,刷新歷史新高,短期暴熱之后,在2月17日迎來巨幅放量的巨震。
博納影業的儲備項目中,諜戰/年代電影《克什米爾公主號》、大型史詩電影《四渡》是重頭戲,已分別于2024年12月和今年1月開機,這兩部作品都是博納影業熟悉的大投入主旋律商業大片。
連虧三年,加上25年開局不利,博納影業已經不容有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