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12月21日,張曉凌美術館在安徽省阜南縣開館,開館首展 “東方欲曉——中國當代美術名家作品邀請展” 同日啟幕。展覽匯聚了靳尚誼、李宗津、靳之林、周韶華、魯杰羅·薩維尼奧、陳家泠、安德烈·格朗齊、唐勇力、馮遠、劉健、田黎明、鄒明 、張曉凌、閆平、王克舉、吳為、楊曉陽、劉赦、王藝、孟祿丁、韓中人、蔡廣斌、顧黎明、孫立軍、耿少波、王非、劉剛、張方白、徐小東、徐晨陽、劉萬鳴、張冬卉、潘映熹、陶宏、燕東升、常磊、徐冬青、焦峰、馮令剛、馬俊營、丁陽(按年齡排序)等40多位藝術家的作品,包括中國畫、油畫、大漆藝術等,形式豐富多樣,風格絢麗多元,注重傳統與當代、東方與西方藝術的跨文化融合,生動體現了“藝術為人民”的辦館宗旨,呈現了一場精彩的文化盛宴。
中央美術學院原院長靳尚誼在展覽序言中寫道:“本次展覽以‘東方欲曉’為主題,一方面意味著以中國為代表的東方文化的覺醒;另一方面,它也標志著以東方價值為核心的當代藝術話語的崛起?!睆垥粤杳佬g館坐落在阜南民巷之中,其建筑集中式典雅和現代審美于一體,為阜南的文化藝術注入了新活力。
中共阜南縣委書記李云川表示,張曉凌美術館的建成為阜南增添了丹青墨韻,一批佳作落戶阜南,為當地人民提升文化藝術素養打開了一扇窗。
阜陽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白曉云表示,張曉凌是一位有信仰、有情懷、有擔當的美術理論家。張曉凌美術館的建立,既增進了全國藝術名家對阜陽市和阜南縣的了解,又增進了當地人民對文化藝術更深層次的認知。
中國文化藝術發展促進會主席楊曉陽談道,張曉凌致力于推動中國美術發展,在中國美術現代化、當代藝術批評和鑒賞、藝術活動策劃等方面落實其思考。
上海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黨組成員、專職副主席方坤表示,張曉凌在藝術創作、理論引領和人才培養等方面對上海的文化藝術作出了突出貢獻。張曉凌美術館的落成,是其反哺社會、反哺家鄉的真情舉動,是藝術為人民的具體體現。
上海市美術家協會主席、上海大學上海美術學院院長曾成鋼表示,張曉凌用他的學識、視野和學術思想,致力于思考和研究中國美術如何發展。張曉凌美術館的落成,為美術館、博物館的經營發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中央美術學院教授唐勇力認為,張曉凌美術館必然會成為阜南重要的文化基地。
安徽省美術家協會主席陳林談道,在藝術創作和實踐上,張曉凌給予他巨大影響。張曉凌美術館的落成,對阜南乃至安徽省的文藝發展都會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中國人民大學教授牛宏寶表示,張曉凌美術館的落成是續寫了藝術文脈。
本次展覽的策展人翟睿表示,將北京、上海等地優質的美術資源植入基層人民生活中,是美術館的重要使命,也是社會美育的有效方式。
張曉凌美術館是阜南縣首座美術館,肩負著藝術與文化發展新使命。開幕式后,嘉賓與參展藝術家共同參觀了被譽為“千里淮河第一閘”的王家壩閘,學習在歷年抗洪救災中無私奉獻的“王家壩精神”,并參觀了阜陽焦陂酒文化博覽園,開展貼近民營企業與人民生活的藝術實踐。
張曉凌長期深耕于美術理論研究的前沿陣地,憑借敏銳的藝術洞察力和深厚的學術造詣,撰寫了一系列具有深遠影響力的論文與著作,組織策劃了眾多重要美術展覽和學術活動,不斷探尋當代美術在時代浪潮中的發展方向。此次張曉凌美術館的落成,是其以藝術激活家鄉資源、改善家鄉風貌、促進家鄉發展的理想的實踐。張曉凌美術館于阜南這片充滿生活氣息與文化底蘊的土地開辦,以名家優秀的美術作品回饋阜南人民,是張曉凌美育理想植入基層縣域的重要實驗,是對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理念的生動詮釋,更是履行新時代美育號召的生動實踐。
次日,“東方欲曉——中國當代美術名家作品邀請展”研討會召開。眾多專家學者、藝術家齊聚一堂,探討當代美術的發展趨勢、藝術創作的新思路以及美術館如何更好地推動美術事業的繁榮發展等問題,為新時代美術創作與研究提供了有益參考和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