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郭久麟先生是我非常尊敬的一位教授。第一次見到他時,就感覺先生是一位很純粹的知識分子,甚至還有些“學究氣”;從他身上所顯示的幾十年如一日的對文學事業的癡迷,讓我看到了老一輩優秀知識分子的影子——這個印象十分重要,當新的東西每天在我們身邊奔涌而出時,舊的便越來越顯得珍貴和稀罕。郭久麟先生屬于我們這個時代那種非常珍貴和稀罕的人物,其本質是他的處世、修養和學問,以及他對文學事業圣徒般追求的精神之珍貴。
當代中國人很少有自己的自傳,大致原因是:怕!怕“自吹”,怕自責,怕別人日后剝皮式地批判你的自傳。寫自傳,等于把披在自己身上的外衣剝掉,然后光溜溜亮給大家看。這本身就需要足夠的勇氣和自控力,需要這個人品質和修養的定力與毅力,靈魂和肉體的真純與純粹。僅此一點,我就很敬佩郭久麟先生,因為我看了他的自傳,十分感動,其中一點就是他敢于寫出自己的成績和成就,也敢于亮出自己的失敗和錯誤,并且敢于解剖自己。這需要勇氣,更需要坦率和真誠!這也是一個人能不能真正寫自傳的關鍵所在——至少我這么認為。
自傳必須確保基本的客觀真實和作者內心能夠對這種“真實”負有道義責任。因為自傳并不是單純給自己看的,更多的是奉獻給廣大讀者的,所以立傳者必須有道義上的責任,否則就不能起到教化和教育他人的目的。
郭久麟先生對自己為什么寫自傳有很好的思想準備和精神定位,這在我看來十分重要,因為許多人不敢為自己立傳,或者立了也立不好傳,就是在思想準備和精神定位上出了毛病。可作為教授、學者和傳記作家的郭先生,清醒地提前意識到了這樣的問題,所以他為自己立傳顯示出足夠的自信和坦然。
我在和郭久麟先生有限的接觸中感覺到,他是一個很純粹、很正派、很善良的中國知識分子的典型代表,我甚至覺得他心目中沒有“壞人”,因為他的心態總是陽光的。我一直把他當作傳記文學作家和學者,所以,從他對傳記文學的創作與研究的定位可以看出他寫自傳的心態。他說:“傳記文學寫作使我的心靈日益接近偉大的靈魂和生命,傳記文學研究乃是我超越平淡生活和平庸生命的美好事業。”能把自己喜歡的職業當作“接近偉大的靈魂和生命”的“美好事業”者,自身也一定是崇高靈魂和偉大生命的出發地。
郭久麟先生對自己的自傳如此評價,它“是我生命的對象化,是我人生、事業、追求、心靈和情感的回憶、追念、歸納、總結、再現和超越,是我的人生和心靈的真實、生動而藝術的呈現,是我的自我價值的濃縮提煉和最后實現。我的自傳也是對我的父母、前輩、老師給予我的愛撫、哺育、培養、教育的緬懷和感激;對我的親朋好友給予我的幫助、支持、關懷的回憶和答謝,對他們的形象、氣質、性格和心靈的展示和再現”。這就使這部自傳帶有了史詩性的、人生百科全書式的特點。
在郭久麟自傳的前半部分,有大量對祖輩和同輩的親人的敘述,這部分內容十分重要。通常,中國人特別是現在的人只知自己、不知上代的情況很普遍,能有家譜的更是十分稀少。家譜本身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傳承的功能和意義特別重大,可以讓人厘清“你是誰”“你來自何處”“你將走向何處”等人生重要問題。如果再對其進行細致的文字敘述,那么這樣的家譜就多了精神意義。從郭先生的自傳中,我們可以看到他那作為重慶開埠之初最早的外貿商人的曾祖父、聰穎能干的祖母、在科學技術方面做出了重要貢獻的幾位叔父以及正直堅毅且好學不倦的父親與慈祥善良的母親,從而讓我們看到了郭氏家族的優良傳承,以及郭久麟自身修養的源流……
自傳的主體部分是郭久麟文學朝圣的豐富人生。郭久麟先生走過的人生和仍在進行著的人生內容,幾乎都與“文學”聯系在一起。他從小熱愛文學,在中學受到語文老師的特別關照和培養,在大學五年里總是第一個起床、第一個到教室看書學習;大學畢業時,他渴望并主動爭取到新疆工作,“文革”中沒有寫任何人的大字報,一直埋頭看書寫作。在自傳中,他寫出了自己五十年的教學、創作與研究生涯;寫了如何歷經三年多的艱苦采訪創作出《羅世文傳》,并促使黨組織為羅世文夫人王一葦平反昭雪,為張露萍烈士恢復名譽;寫他為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寫傳的經歷,我還為這部傳記寫了序言;寫了是如何經過五年多的研究從而完成他的心血之作《中國二十世紀傳記文學史》;寫了《文學創作靈感論》的靈感又是如何經過長久孕育而降臨的……郭久麟以大量豐富而精彩的故事情節和細節,表現了他在時代浪濤中的搏擊,既寫出了他有時快被“淹死”的驚心動魄,也寫出了他在浪尖“戲水”的幸福快樂,寫出了他的文學朝圣之旅的艱辛和成功。總體來說,他的人生代表了一代人,展現了那一代人拼搏奮進、忠誠善良的美好品質和精神風采,也有我們同行人的“時代影子”。作者為自己寫傳的意義何在呢?我認為,郭久麟先生通過描寫自己幾十年來的拼搏歷程,展現了他是怎樣在時代熔爐的錘煉、民族傳統的哺育,以及各級組織的關懷、指導和前輩、同輩的支持、幫助下,經過自己的奮斗成長起來的;也展現了他又是怎樣以自己的創作、研究及教學來報答時代和人民的。這樣,郭久麟先生的自傳就具有了豐厚的時代內涵和典型意義。
我覺得還必須肯定:郭久麟先生的自傳,不僅是他本人的人生百科全書,也是當代中國文學人“時代印痕”的百科全書。他在自傳中寫了他的大、中、小學的老師,讀大學時杰出的同學,所供職的四川外國語大學里關系密切的同事和學生,重慶作家協會的作家、重慶教育界的教授學者;還寫了重慶乃至全國的文壇前輩(如臧克家、沙汀、賀敬之、柯巖、雁翼、梁上泉等) 和文朋詩友,甚至還寫了藝術界、出版界、翻譯界、企業界的眾多杰出人物;更寫了中國傳記文學界、報告文學界的眾多專家學者(如石楠、萬伯翱、趙白生、楊正潤、桑逢康、全展、王成軍等),構成了中國文化界的群星圖。這又賦予了自傳史詩性的宏博內涵和磅礴氣象。
更為可貴的是,郭久麟先生具有高度的愛國熱情和民族情懷,并有意識地把自己作為時代前進和發展的見證人和書寫者,在自傳“最后的樂章”中,通過他的親眼所見、親耳所聞、親身感受和親身閱歷,“來歌頌我們中華民族自古以來的優良品德和風格;歌頌和表現我們偉大祖國所走過的曲折而輝煌的道路,所取得的不朽的歷史功勛”。
所有這些,就使這部自傳成為一部意境高遠、內容豐沛,又非純粹個人化的自傳,而是一部通過自傳傳主本人,來為我們偉大民族和偉大時代進行“立傳”的自傳!這就使這部自傳帶上了史詩的韻味和氣象,具有高度的思想價值、厚重的時代內涵和深邃的美學意蘊!
同時郭久麟這部自傳也是“中國式自傳”的一個模本、一個范本,因為它在選材方向、自傳角度和敘述手法上,都有很珍貴的文學創作和理論指導的文本意義。
把自傳取名為《文學朝圣之旅》,可見郭先生一生是把自己作為“文學的圣徒”來定位的。我覺得這也讓我們看到了他對文學的崇拜之情與敬仰之心。
我在郭久麟所著《袁隆平傳》序言中曾說:“郭久麟先生是當代中國傳記作家中的老資格、先行者,是中國當代集傳記文學創作與研究于一身的為數不多的幾位有影響、有成就的專家之一。”這部百萬字的自傳的創作與出版,是他在古稀之后的新成就,也是他對當代傳記文學創作,特別是自傳創作所做的新貢獻!相信會受到文學界和廣大讀者的重視和喜愛。
郭久麟先生的人生仍在繼續,他仍在以自己的行動“自傳”著生命的軌跡,這是十分有意義的、十分陽光的、十分堅定和成就豐厚的“文學圣徒”的人生旅程……
祝先生健康幸福,再創佳作。
(何建明,中國作家協會原副主席、中國報告文學學會原會長、中國著名報告文學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