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人民政協成立75周年。一年來,市政協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人民政協工作的重要思想,在市委堅強領導和省政協精心指導下,始終堅持有利于推動市委市政府工作、有利于提樹政協形象的“兩個有利于”工作理念,聚焦市委、市政府交辦重點任務,健全政治協商工作機制,打造“一站雙聯”履職品牌,以一批批高質量履職成果源源不斷為民生福祉與經濟社會發展注入生機與活力。
緊跟“黨心所向”引領思想,政治之魂更加牢固。深化政治學習“第一議題”制度,不斷強化理論武裝,舉辦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集體學習8次,組織黨組會議、主席會議學習29次。扎實開展黨紀學習教育,持續引領機關干部、廣大委員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自覺做到“兩個維護”。嚴格執行重大事項請示報告制度,確保履職工作始終在市委領導下開展。
圍繞“共建邢襄”實干篤行,擔當之為更加突出。一手強化一線擔當作為,包聯推進“四城同創”重點任務,牽頭成立百泉生態保護研究促進會為泉水生態保護而呼吁,編纂文獻書籍為邢文化謀與促,舉辦首屆邢窯白瓷作品展為振興白瓷產業思與行;一手強化協商主責主業,全年舉辦各類協商議政活動17次,形成專報和建議案12件、調研考察報告8篇,緊扣實施工業立市、文化興市戰略,圍繞新能源產業高質量發展、弘揚扁鵲文化等中心工作開展了一系列協商調研、監督視察活動,為黨委、政府決策提供了重要參考。
突出“人民情懷”守正創新,制度之網更加完善。以“邢動驛站”為載體平臺,探索建立專委會聯系界別、委員聯系界別群眾機制,全力打造“一站雙聯”履職品牌,《人民日報》《人民政協報》分別進行了報道,李曉娟委員“邢動驛站”被省政協確定為自主改革試點。完善提案辦理四項機制、與市委巡察機構協作配合機制,全年辦結提案819件,其中2件被列入全國政協提案,得到國家有關部委重視采納。構建了“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社情民意信息工作網絡,關于創新“財政賬本”晾曬的建議得到省政府主要領導肯定批示。
強化“優勢所在”凝聚共識,團結之力更加廣泛。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成立75周年和政協邢臺市委員會成立70周年為契機,開展宣講報告會、書畫攝影展、主題征文等系列慶祝活動,舉辦“協商聚力,筑夢泉城”匯報演出,得到社會各界廣泛關注。持續推進政協理論進黨校,舉辦首次臺僑界國慶朗誦會,支持工商聯加強異地商會聯誼交流;開展“法律九進”宣講活動340余場,設立首席法律咨詢專家工作室,相關做法被省政協推廣。
堅持“職責所系”提質增效,履職之基更加扎實。堅持完善“黨建+履職”工作機制,修訂委員履職考核辦法,強化委員責任擔當,激發委員履職活力;制定“三員”管理辦法,選聘智庫專家42名,政協隊伍持續壯大;開展“四型市直機關”建設,連續3次入選市直單位亮點工作;嚴格落實全面從嚴治黨政治責任,積極支持派駐機關紀檢監察組開展工作,政治生態更加清明。
歲月如詩,泉水長流。市政協將持續掬民意之泉、涌創新之流、聚團結之力、潤民生之田,把“干字當頭”記在心底、見諸行動,綿綿用力,久久為功,讓政協工作的淙淙清泉匯聚成推動邢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磅礴浪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