辯論稿是一種用來闡述自己觀點、批駁對方觀點的議論性文體。它的主要作用是在辯論中通過合理的理由和充分的論證來支持己方觀點,并針對對方的觀點進行反駁,以達成共識。寫作辯論稿時,要注意:
1.確定自己的立場,清晰地構建觀點,然后根據論述重點,從不同角度提出分論點。觀點要旗幟鮮明,不要有半點含糊。
【示例】
我代表正方團隊,就本次辯題“當今時代文化傳承更重要”發表我的看法。在當今社會,文化傳承的重要性越來越凸顯。第一,文化傳承可以讓我們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文化根源,增強文化自信。文化是一個國家的靈魂,只有傳承好了文化,才能讓民族精神得到升華和提升。第二,文化傳承可以讓我們更好地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優秀傳統文化是民族的寶貴財富,只有傳承好了,才能進一步弘揚和發展。第三,文化傳承可以讓我們更好地認識世界,增強文化交流。文化具有多樣性,只有了解和尊重他人的文化,才能促進和諧發展。因此,我們認為當今時代文化傳承更重要。
(選自第一屆國際中學生儒學辯論大會《當今時代文化傳承/文化創新更重要》正方辯詞,有刪改)
選段從“為什么”的角度論述了“當今時代文化傳承更重要”的觀點,旗幟鮮明,條理清晰。
2.從多方面選擇典型可靠的事實和數據來支持自己的觀點,論據不能有漏洞;同時預見可能產生的反對意見,并準備證據加以反駁,讓對方難以辯駁。
【示例】
當前的人工智能對人類是否存在威脅呢?根據美國伊利諾大學的研究成果顯示,當前人工智能的最高點也僅僅相當于人類4歲的智商,就像蘋果手機中的語音助手Siri,你跟它聊天,它大部分時間都只會回答你“我不確定你在說什么”的人工智能技術一樣。我們真的認為這么一個相當于4歲小孩子智商的人工智能能完全取代人類?
(選自第一屆國際中學生儒學辯論大會《人工智能是/不是人類的威脅》反方辯詞,有刪改)
選段援引美國伊利諾大學的研究成果來證明“人工智能不是人類的威脅”的觀點,論據有權威性,具有說服力。
3.論述過程中可以采用道理論證、比喻論證等論證方法證明自己的觀點,以此強化說服力。
【示例】
我們的對手試圖用華麗的辭藻掩蓋真相,他們的話語,如同泡沫,一觸即破。而我們用堅實的理性證據論證論點,用理性邏輯編織論證,用理性思想點燃智慧的火花。我們的理性,如同鋼鐵,經得起烈火的考驗。
我們堅信,真理如同陽光,終將穿透迷霧,照亮每一個角落。我們堅信,理性如同清泉,終將洗凈塵埃,滋潤每一片心田。我們堅信,我們的理性,如同北斗,指引著我們走向勝利的彼岸。
(選自武漢市第六中學辯論賽《做人要有理性/自信》正方辯詞,有刪改)
選段論證觀點時運用了比喻論證,使觀點不僅富于“理性”,還通俗形象易懂;同時整體構成排比,加強了氣勢,語言有感染力,有穿透力。
4.在正面論述的基礎上,通過分析對方觀點的錯誤,從而凸顯自己觀點的正確。具體來說,可以提供反例和反證,采用對比論證或者假設論證(歸謬法)來證明對方觀點的錯誤。
【示例】
我們先來分析一下對方辯友論證的基本邏輯:大前提是出國留學利大于弊,高中畢業生出國留學是出國留學,所以高中畢業生出國留學利大于弊。這聽起來好像是一個很嚴密的三段論。那么,我們就根據這個邏輯思路再來構建一個三段論:跑步利大于弊,心臟病人跑步是跑步,所以心臟病人跑步利大于弊。這樣的結論顯然是站不住腳的。可見,對方辯友今天最根本的問題,就在于用一個抽象的形式邏輯去取代具體分析的辯證態度,用一個簡單的推理來掩蓋高中畢業生生理和心理的特定狀態,這樣一個只重邏輯不重現實的經驗哲學方法,恐怕也是弊大于利吧。
(選自全國大學生辯論賽《高中生出國留學利弊》反方辯詞,有刪改)
選段抓住對方論辯中不夠嚴密的演繹推理,然后通過類比,采用歸謬法,推出一個“心臟病人跑步利大于弊”的荒謬結論,證明對方的邏輯錯誤,從而有力地否定了對方的觀點。
5.在辯論結束時,要進行簡要的總結歸納,將自己這一方的主要觀點清晰完整地呈現出來,給讀者留下一個深刻的印象。
【示例】
作為正方,我們認為中華文化的浪漫更在于其“繁”。以下是我們的總結陳詞:
一、中華文化的浪漫體現在其豐富多樣的表現形式上。
二、中華文化的浪漫更在于其深厚的歷史底蘊和文化內涵。
三、中華文化在繁簡之間展現了其浪漫與實用性的矛盾與融合。
四、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中華文化的“繁”更有助于其在世界范圍內的傳播與影響。
綜上所述,我們認為中華文化的浪漫在“繁”……它既是中華文化傳統與現代的橋梁,也是中華文化自信與浪漫的體現。
(選自華語辯論世界杯《中華文化浪漫在繁/簡》正方辯論總結陳詞,有刪改)
選段從四個方面闡述了中華文化的浪漫,落腳在一個“繁”上,可謂是一錘定音。
總而言之,辯論稿是參與辯論活動的文字準備稿件,“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這個準備是非常重要的。寫作辯論稿前,我們要對辯題從內涵到外延進行全面充分的研究,占有大量材料,然后運用辯證思維、邏輯思維、批判思維等分析材料,在此基礎上對觀點進行充分論證。稿件寫好后,我們要站在對立雙方的角度對稿件涉及的概念、判斷和推理文字進行反復斟酌修改,避免留下材料漏洞、概念漏洞、判斷漏洞、推理漏洞等。只有準備充分,我們才可以及時發現并且有效應對對方在辯論過程中可能出現的漏洞并進行反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