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古到今,養生一直是個熱門話題。為了延年益壽,服用仙丹者有之,篤信辟谷者有之,癡迷保健品者有之,不一而足。
何謂正確的養生之術?就是基于科學的養生之道。在筆者看來,科學養生且行之有效的,非南京大學的鄭集教授莫屬。
鄭集教授畢生研究與養生相關的老年學、生物化學與營養學,他自己在養生方面更是身體力行,卓有成效。他出生于1900年,卒于2010年,享年110歲,有“中國最長壽教授”之稱,這是科學養生最具說服力的證明。我們可從飲食、起居與退休生活等方面,探討他老人家樸素的養生之道。
身為營養學家的鄭教授,用餐原則很簡單:葷素雜食,以素食為主。少吃油炸食物,少吃腌制食物和過辣、過甜、過咸的食物。按時吃飯,每餐只吃八分飽,每天吃一兩個水果,上午和下午各飲淡茶或開水兩杯,偶爾喝杯咖啡。嚴戒煙,少喝酒。市面上的保健品數不勝數,無不標榜能增強免疫力和延年益壽,鄭教授卻從來不信、不買、不服用。
百歲高齡的鄭教授,早上起床后,做床上操20分鐘;起床后排便、梳洗、喝開水,做保健操20分鐘。他上午到學校工作4小時,午餐后睡1~2小時,下午在家工作;晚飯后靜坐或散步半小時,洗腳或泡腳,最遲晚上九點睡覺。鄭教授堅持體力勞動和體育鍛煉,認為“年紀大了千萬不要怕動,不間斷的運動可以使人血脈流通、器官調和”。
鄭教授認為養生最重要的是思想要開明、態度要樂觀、情緒要穩定。他說:“老人首先就要不怕老。在我看來,退休后有個寄托,而不是無所事事,對健康長壽很有幫助。”一般人退休后以休息為主,鄭教授卻是退而不休,他說:“找到自己喜歡的工作,并且把它做到底,是人生一件幸事。”他在耄耋之年還研究衰老的生化機制,他做到了活到老、學到老、奉獻到老。
鄭教授總結自己的養生之道,可謂大道至簡:“堅持合理營養、平衡膳食、適量運動、勤于思考、樹立信心,不被病魔嚇倒,這樣就能坦然地長命百歲。”
近年來我國老齡化趨勢越來越明顯,而肌少癥作為一種老年綜合征,與各種不良健康后果相關,會引起患者運動功能失調,并導致跌倒、骨折風險增加,甚至喪失獨立生活能力或需要長期照料,增加死亡風險。本節目詳細介紹了老年人如何正確鍛煉肌肉、如何把握運動的強度、鍛煉期間如何補充營養等問題,通過慢病管理、營養治療、科學運動,可以減少營養不良發生,降低肌少、衰弱、跌倒發生的風險,維護內在功能,促進急性病康復,提高生活質量,促進健康長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