炊煙裊裊,鄉里的清晨透著幾縷慵懶。日子一天天流走,卻是想著秋日遲來了。盼望著,盼望著,秋天的步伐終是近了。
秋,雨薄。
抬眸而視,窗檐下,雨點嘀嗒落下,敲打著大地。許是燥了些,但你可別惱。秋雨像個小孩子,一來就是好幾天,帶了幾分依戀,好像從不吝嗇似的:看,秋雨像發絲,像花針,密密地織成一張薄網籠罩在天際,好不清涼。但它并不勻稱,時緩時促,時疏時烈,墜落在地上,濺起水珠,恰似盛放的煙花。抬首,輕輕感受秋雨撫摸臉頰的涼意;觸摸,細細感受秋雨落于手心的溫度;思忖,暗暗念及秋雨贈予天地的坦然。我心想:冉冉秋華,雨謂薄。
秋,聲薄。
豎起耳朵,走入半畝庭院,聆聽秋聲一曲。風聲乍起,初聽微微,漸而加深,未曾裹挾春聲的輕絮,褪去了夏聲的強烈,更沒有冬日的呼嘯,透著靜寂的韻味。露水滴落,發出微響,枯黃落葉婆娑而起,聽一聲窸窣。掛滿枝頭的桂花飄飄然落下,編織著秋天特有的細碎聲,未聽得喧囂,亦未聽得浮躁,仿佛世間的聲響都交織在這薄聞的秋聲里。一曲秋聲,我心想:蕭蕭清秋,聲謂薄。
秋,意薄。
敞開心扉,鄉土氣韻與秋意撞了個滿懷,山腰間的橘子樹棵棵掛滿了果實。往田野走,穗穗稻谷,笑彎了腰;圓圓柿子,羞紅了臉。片片楓葉情舟,悠悠駛入秋意深處。戶戶人家豐收,走在小路上,隨處可見農夫掬一捧果實在手,忙碌中洋溢著滿足的笑容。我心想:暖暖秋色,意謂薄。
秋天的一切都是輕薄的,我愛這別有韻味的季節。
點評
小作者以秋的特征入題,仿照朱自清《春》、老舍《濟南的秋天》、張秀亞《秋日小札》等文,并運用比喻、排比、心理描寫等手法,繪制出雨薄之秋、聲薄之秋、意薄之秋,將秋天獨有的美展現出來,情感細膩,寓意深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