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手練筆
那天,雨一直淅淅瀝瀝地下著。晚上放學時,竟變成了傾盆大雨。
外婆和我踏著濕滑的路,穿過擁擠的人群,終于到了回家的最后一個路口。平時這條路就非常擁擠,今天下雨,這條路更是堵得水泄不通。耳邊時不時傳來汽車的鳴笛聲和駛過時濺起水花的聲音。我對外婆說:“外婆,我們去走地鐵站吧!”外婆說:“繞地鐵站太遠了,外婆走不動。”“那我走下面,您走上面。”我說道?!澳阋粋€人走會不會迷路呀?”外婆不放心地問。雖然我有點忐忑,但還是硬著頭皮說:“沒問題的!”
我順著扶梯,來到了地鐵站。這條路我已經走過無數遍,但因為第一次一個人走,熟悉的場景突然變得好陌生,一時間竟有些搞不清方向了。那些廣告牌、工作人員、機器好像都在注視著我。我心里惴惴不安,不由得加快腳步。經過仔細辨別,我終于辨清了回家的方向。當我乘著出站的扶梯徐徐上升,看到焦急等候的外婆時,我懸著的心瞬間落地了。我小跑著趕到外婆面前安慰道:“外婆,我來啦!”
那一刻,我清楚地感受到——我長大了!以后,我會在這樣一次次的小事中茁壯成長,成為更強大、更獨立的自己。
總評
黃溢哲同學選取了“放學路上與外婆短暫分開”的事例,通過環境、心理等細節描寫,生動地寫出了“那一刻”的情形,從日常小事展現“長大”的意義。壽雨欣同學通過敘述“與出差幾日的父母從離別到相聚”的經歷,以時間為線索,將“我”的心理活動貫穿全文,文末的總結更是精準點題,發人深思。
【作者系浙江紹興市柯橋區實驗小學五·5班學生,指導并置評:周桑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