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歷的年底畢竟最像年底,村鎮上不必說,就在天空中也顯出將到新年的氣象來。”春播夏耘,秋收冬藏,本期雜志出刊時正值新春佳節,萬家團圓,燈火燦爛,在此祝福所有關心、愛護、支持《牡丹》文學雜志發展的讀者、作者朋友們,新春吉祥!
每一篇作品,都是內心的一次流淌,是對世界的看法和表達,打給讀者的一束光。詩人說,在感官流行的年代,請將尊嚴穿戴整齊。作品自然是創作者的立身之本,是我們的尊嚴。本期陳峻峰的長篇散文《大河志》,野心勃勃,雄渾捭闔,當得一個“大”字。作者從故鄉出發,通過對一條河流尤其是新中國治淮歷程的回顧,展示一條大河與國家、民族、人民的關系,重現河流原始偉力。對人與水、人與自然、治理和生態、區域與整體、地方和國家、上游和下游、河流和我們等等,進行文學的考量和反思。王曉靜的短篇小說《心債》,寫一位老人堅守心中的道義,不遠千里為死去的兒子還債,一個男孩面臨失業的困境,對老人的錢有了覬覦之心,兩人的命運產生交織,展現了如金子般的誠信和良善。其他諸如梁開趙的小說,張好好的散文,都以溫情的筆觸反映人心人性的美好。
優秀的文藝凝神聚魂,洛陽的故事需要您講述。為深入挖掘洛陽歷史文化,傳播洛陽聲音,為重振洛陽輝煌凝聚強大精神力量,我刊自第1期開設“報告文學”專欄,緊跟火熱的時代形勢,與時代心聲同頻共振,唱響時代強音。期待更多的作家參與進來,不僅書寫洛陽厚重的人文歷史,也描摹新時代的洛陽巨變。
——本刊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