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教育部正式印發新修訂的《中小學生學籍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這是自2013年《辦法》印發以來的一次全新修訂?!掇k法》透露了哪些教育新變化?
特點一:突出“以生為本”
北京師范大學教育學部教授蘇君陽看到,《辦法》進一步簡化跨省轉學材料,實現跨省轉學“一網通辦”;規定死亡學生的學籍注銷時間由原來的10個工作日延長至60個工作日。
特點二:更加規范科學
更加規范、更加科學,是教育改革發展的關鍵詞。《辦法》中亦有體現。
蘇君陽介紹,《辦法》明確學籍要“人籍一致,籍隨人走”,在源頭上嚴把入口關,細化操作要求,確保學籍變動過程中信息更新的準確性,提升學籍變動管理質量?!掇k法》還明確了“緩學”概念,確定了其辦理流程與責任單位。為防止“緩學”制度被濫用,本次修訂還嚴格限制了“緩學”期限,一般不得超過一學年,期滿后,若學生仍不能就學,應重新提出申請,在此期間,“緩學”學生的學籍將暫緩注冊,以確保學籍管理的規范性與嚴肅性。
《辦法》將新生建籍的時間由原來規定的“入學后1個月內”調整為“入學后2個月內”,“這些調整都結合了基層實際,更加科學合理”。
特點三:推動數字化轉型
《辦法》推動跨省轉學“一網通辦”、推動各省份使用電子畢業證等舉措,將進一步提升群眾的獲得感。首都師范大學教育學院副教授蔡海龍認為,充分發揮全國統一學籍系統具有的“可跟蹤、可共享、可監控、可拓展”優勢,既有利于學生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開展學籍變更業務,也有利于國家對地方教育發展水平及學生受教育情況進行評估監測。
(摘自《中國教育報》林煥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