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過后,百草回芽,萬物復蘇,總讓人想起田野上常見的小蒜。
小蒜俗名小根蒜、獨頭蒜,是石蒜科蔥屬多年生草本植物。
在廚房,小蒜是變幻無窮的美味,可炒食、煮湯、腌制,每一種做法都能讓人垂涎三尺。炒,它與肉、蛋等食材搭配,口感鮮美,營養豐富;煮,它能賦予湯品獨特的香氣和味道,令人回味無窮;腌,加上鹽、糖、醋等,酸甜可口,能開胃消食。
然而,它的魅力遠不止于此。它不僅是餐桌上的美味佳肴,更是藥食同源的珍品。中醫認為,小蒜性溫,味苦、辛,歸心、肺、胃、大腸經。具有通陽散結、行氣導滯之功效,常用于治療胸痹心痛、脘腹痞滿脹痛、瀉痢后重等病癥。藥王孫思邈強調“薤白,心病宜食之”,可見其藥用價值。明代醫藥學家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記載:“薤散結、蒜消癥之驗也。”
現代研究表明,小蒜富含粗蛋白、粗脂肪、膳食纖維、維生素、氨基酸等成分,還含有皂苷類、生物堿類、揮發油類、多糖類等多種具有生物活性的化學物質,具有抑菌、抗腫瘤、抗血栓、抗氧化、降血脂、抑制動脈粥樣硬化、解痙平喘等作用。
(據99健康網)